李玲艷
(鳳慶縣植保植檢站,云南 鳳慶 675900)
茶小綠葉蟬(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半翅目,葉蟬科(Cicadellidae),俗稱浮塵子、葉跳蟲等,是鳳慶縣茶園上影響產量的主要害蟲,以成蟲、若蟲刺吸茶樹嫩梢汁液,消耗養分與水分,雌蟲產卵于嫩梢組織內,使芽生長受阻,危害后使受害芽葉葉緣變黃枯焦,葉脈發紅,生長停滯硬化,甚至脫落,夏秋茶受害嚴重,受害的芽葉制茶易碎、味澀,品質差[1]。金龜子綠僵菌是一種廣譜殺蟲真菌,主要進行無性繁殖,由昆蟲體壁侵染不同昆蟲,在昆蟲體內細胞間生長繁殖,產生大量蟲菌體,同時可產生殺蟲毒素,抑制昆蟲免疫、加速殺蟲[2]。金龜子綠僵菌具有對人、畜、農作物無毒,無殘毒等優點。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能夠侵染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雙翅目等多種害蟲。為探明綠僵菌CQMa421對茶小綠葉蟬的防治效果,開展了綠僵菌CQMa421對茶小綠葉蟬的田間防治試驗。
試驗于2018年6月在鳳慶縣安石村實施(該村有耕地面積7 hm2,茶地面積437.3 hm2,以林、果、茶產業為主,2015年開始率先在全村茶園上禁止使用化學農藥),試驗地位于東經99°87′91″,北緯24°62′76″,海拔1862 m。試驗區土壤微酸性,肥力中等,茶葉品種清水3號。試驗用藥選在夏茶期間,小綠葉蟬中等偏重發生,試驗地在試驗用藥前后1個月均未進行其它藥劑防治。
試驗藥劑: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CQMa 421可分散油懸浮劑(以下簡稱綠僵菌421懸浮劑),由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對照藥劑:25 g·L-1聯苯菊酯乳油(山東湯普樂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自備。
噴霧器:背負式電動靜電噴霧器,型號為3JWB-16A,霧滴中徑≤120 μm,操作壓力0.15~0.4 Mpa,用藥量240 L·hm-2。
試驗各處理見表1。每處理3次重復,共15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40 m2,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處理間留有2 m作為保護行(保護行用綠僵菌421懸浮劑噴霧),防止相互干擾。

表1 試驗處理
茶小綠葉蟬:綠僵菌421懸浮劑在百葉蟲量3~5頭時開始防治;化學處理在百葉蟲量10頭以上開始防治。
噴霧施藥技術:采用2次稀釋法配制藥液,先將綠僵菌421懸浮劑加水混勻進行初次稀釋,按40 mL懸浮劑加水40 mL至刻度線搖勻,搖勻標準為瓶壁無墨綠色物質附著;然后再將搖勻后的藥液根據要求加水進行2次稀釋。配制好藥液后對目標作物進行常規噴霧。
1.5.1 調查方法
在晴天晨露未干時或陰天全天都可進行調查,每個小區調查5個點,采取5點取樣法,每個點隨機調查20個芽梢(1芽2葉)上受害等級。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7 d、14 d、21 d分別調查蟲口數,共調查4次。
記錄100芽梢(1芽2葉)被蟲危害等級。以分級方法代替計數,分級方法如下:0級:芽葉正常生長;1級:受害芽葉呈現濕潤狀斑,晴天午間暫時出現凋萎;2級:紅脈期,葉脈、葉緣變暗紅,迎著陽光清楚易見;3級:焦邊期,葉脈、葉緣紅色轉深,并向葉片中部擴展,葉尖、葉緣逐漸卷曲,“焦頭”“焦邊”,芽葉生長停滯;4級:枯焦期,焦狀向全葉擴張,直至全葉枯焦,以至脫落,如同火燒[3-4]。
對作物的直接影響:整個試驗期間觀察試驗區茶葉是否出現黃葉、灼傷、枯斑等現象,有無藥害發生,對茶葉生長是否有促生作用。
對其他生物的影響:試驗期間,施藥人員有無中毒現象及其他不適感,是否對蜘蛛、蜜蜂等益蟲造成危害。
1.5.2 藥效評價
防治效果按下式計算:
受害指數=∑(各級受害芽葉數×各級級數)/(調查總芽葉數×最高級級值)
防治效果(%)=[1-(空白對照區藥前受害指數×藥劑處理區藥后受害指數)/(空白對照區藥后受害指數×藥劑處理區藥前受害指數)]×100
1.5.3 產量測定
每個處理固定5個點,每個點取2 m2進行測產(記錄采摘時間、次數,鮮重),每處理分5次采摘茶葉均自然晾干后稱重,算出該處理產量。
由表2可知,綠僵菌421懸浮劑高(處理1)、中(處理2)、低(處理3)劑量處理21 d防效分別為87.87%、69.85%、52.57%,高劑量處理顯著高于其他2個劑量的處理,化學農藥聯苯菊酯(處理4)防效在藥后14 d達最高值,為89.18%,21 d防效略有回低,為85.29%。
由表3可知,綠僵菌421懸浮劑防治(處理1、處理2、處理3)和化學藥劑防治(處理4)純收益分別比處理5(CK)增加33840元·hm-2、15300元·hm-2、8610元·hm-2、16335元·hm-2,由此說明,4個處理防治茶小綠葉蟬均可促進增產、增值和增收,其中,以應用1800 mL·hm-2的80億孢子·mL-1綠僵菌421懸浮劑的處理綜合經濟效益最好。

表3 綠僵菌421懸浮劑防治茶小綠葉蟬田間防效試驗茶產量和效益
通過表2和表3發現,對茶小綠葉蟬的防效與茶產量成正比,防效越好,產量越高,效果也越好。
對作物的直接影響:整個試驗期間試驗區均無藥害發生,對茶葉促進生長方面無明顯表現。施藥后7 d、14 d、21 d分別觀察試驗茶園各處理的茶葉生長情況,各小區茶葉生長狀況良好,供試藥劑在推薦使用量范圍內對茶葉生長無不良影響,未產生藥害。
對其他生物的影響:試驗期間,施藥人員無中毒現象及其他不適感,藥劑對施藥人員較為安全,也未發現對蜘蛛、蜜蜂等益蟲造成危害。
2019—2020年,在鳳慶縣茶園上使用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421油懸浮劑1800 mL·hm-2防治茶園面積800 hm2。筆者持續調查結果表明,該藥劑防治茶小綠葉蟬效果穩定。
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CQMa 421油懸浮劑對目標害蟲茶小綠葉蟬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為化學農藥的替代藥劑在茶園防治茶小綠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