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超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等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特別在春季、冬季是流感的高發期。流感病毒危害主要體現在發病突然、死亡率較高、影響面廣等特點,并且流感病毒變異迅速,已經被衛生部門列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但是多數人的意識里都認為流感是小病,從而忽略了流感帶來的危害性。然而縱觀人類歷史,小小的流感病毒幾度掀起軒然大波,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流感一旦暴發不僅會威脅個人的生命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同時也會給醫院帶來沉重的負擔。
在流感防控期間,醫院為了加強防控的力度,杜絕醫患在診療過程中出現感染的風險,主要是通過加強預檢分診,同時在醫院入口處設置普通通道和特殊通道,要求患者進入防控通道前需按要求填寫紙質版的“流行病學調查問卷”,最后由醫院統一收回并保存。這樣防控的好處是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如實填寫問卷,并可追溯。但是在醫院現場預檢分診,出現患者聚集、排長隊等候填寫等情況,給防控帶來一定的風險。所以,醫院為了降低人員密集和交叉感染的風險,醫院防控管理部門提出是否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與移動互聯網助力預檢分診,實現掃碼快速通行。
隨著國家要求各醫療機構必須提前制定流感季節救治應對預案,醫院作為人員流動最為復雜、傳播風險更高的場所,聯防聯控工作要既要考慮安全,又要考慮便捷。為了降低人員密集和交叉感染的風險,只有通過信息化手段助力流感防控實現掃碼通行,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需要考慮既要方便患者,又要方便醫務工作者。為了解決患者使用移動端上報的信息能夠與醫院內部業務信息系統實現無縫連接,從而實現快速上報、精準防控的效果。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只有在醫院現有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基于“健康碼”的掃碼通行系統,從而能夠快速識別來院人員身份和健康狀況,實現便捷通行。
如圖1 所示,系統采用三層架構設計,分為應用層、接口層、封裝層,各層按需提供服務。

圖1 系統總體架構
用戶端使用微信掃碼訪問掃碼通系統的智慧服務,通過移動醫療數據支撐平臺與醫院內部業務系統進行交互實現信息互通與共享,從而實現健康信息快速上報,達到精準防控的目的。
用戶端:為了能夠實現患者就診信息互通與共享,掃碼通系統建設以醫院現有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移動醫療服務平臺與醫院內部業務系統進行實時交互達到數據共享,系統會根據患者的診療卡號與身份證號自動獲取對應的個人基本信息,無需患者手工填寫個人的基本信息,只需要填寫個人健康有關的內容,從而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保證填寫數據的準確性。并且掃碼通行系統與醫院微信公眾號進行無縫對接,只要患者使用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就能夠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消息鏈接完成健康上報。同時,為了保障醫院職工能夠高效、便捷的通行,在掃碼通系統中單獨開發一個模塊用于存儲職工相關的信息,只要提前維護好職工個人的信息和健康信息,職工只需要掃碼,無需填寫任何內容,系統能夠自動顯示結果碼,在確保職工身份的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實現即掃通行。
醫生端:當患者進入就診環節時,為了讓醫生能夠快速獲取到患者的個人健康信息,醫院內部業務HIS 系統通過WebService 調用醫院移動醫療服務平臺,與掃碼通系統進行交互,從而能夠快速獲取到患者填寫的健康信息。
醫院管理端:能夠實現基本信息管理、信用管理、就醫反饋等,并且醫院流感防控人員可以選擇通過外網或內網進入管理主頁實現健康信息的管理,并且系統提供異常提醒、查詢、統計和打印等功能,從而使醫院的聯防聯控工作變得更加及時、有效。
掃碼通行的服務流程,如圖2 所示,用戶通過掃碼申請通行“健康碼”時,首先需按要求填報個人健康信息,由掃碼通系統生成個人“健康碼”并顯示在手機端,如果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符合通行要求時“健康碼”顯示“綠碼”,否則顯示“紅碼”。

圖2 掃碼通行的服務流程
當用戶在醫院通行時可向查驗人員出示“健康碼”,而防控人員需要驗證“健康碼”真偽和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時,直接通過掃描設備掃描二維碼, 即可向掃碼通系統發起身份認證并能夠獲取對應的健康信息。醫院通過使用掃碼通系統能夠快速確認來院人員的身份(患者、職工、探親者等),并能夠快速獲取通行人員的健康狀態,做到快速分流,實現安全、便捷、高效地通行,從而極大減輕了醫院流感防控的壓力。
掃碼通系統能夠為不同類別的用戶設置不同的服務流程,當用戶掃描通行二維碼時,系統根據用戶掃碼填寫的個人信息,自動檢測用戶的身份(包括患者、職工、探親者等),從而實現快速、便捷、安全的通行。
用戶掃描醫院通行二維碼后,掃碼通識別到用戶身份是患者或探親者后,系統自動進入快速排查流程。如果用戶是首次掃碼,系統自動跳轉到問卷填寫界面,只有用戶按要求填寫完成后,才能顯示對應的“健康碼”;如果用戶非首次掃碼,系統根據用戶已提交的個人健康信息自動顯示對應的“健康碼”。
職工掃描醫院通行二維碼后,掃碼通識別到用戶身份是職工后,系統自動跳過排查流程(包含職工、辦事員),掃碼通系統自動讀取移動醫療服務平臺上職工個人的信息和健康信息,直接顯示對應的“健康碼”。
用戶使用掃碼通系統時無需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或下載其它客戶端,只需要通過微信掃描醫院入口處的通行二維碼,即可顯示綠碼或紅碼的健康狀態。同時,基于醫院95%以上的預約患者都是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掛號,通過掃碼通系統與醫院微信公眾號實現對接,系統調用微信公眾號的消息推送接口,實現每天早上7 點自動推送填寫調查問卷的消息到當天就診的患者的手機上,患者只需要通過點擊此消息鏈接就能完成填寫,從而免去了到醫院現場排隊等候填寫的繁瑣,從而大大提升了診療的效率。
掃碼通系統提供現場掃碼和微信公眾號推送消息鏈接兩種填報方式。如果采用現場掃碼方式,用戶只需要通過微信掃描醫院通行二維碼,并按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即可顯示綠碼或紅碼的健康狀態。如果患者是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在就診當天7:00,微信公眾號自動推送消息提醒患者填報,患者只需點擊推送消息即可完成上報。
掃碼通查詢通行碼主要有現場掃碼、微信公眾號推送消息和醫院微信公眾號個人中心查詢三種方式。用戶直接掃醫院通行二維碼,即可顯示結果碼;或者如果用戶已經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填報成功后會收到微信公眾號的填報成功的消息推送,患者點擊此消息即可查詢;或者在醫院微信公眾號綁定診療卡信息后,在“個人中心”-“我的信息”-“排查結果碼”處即可查詢結果碼。
為了方便識別,掃碼通提供“綠碼”和“紅碼”兩種通行碼,如圖3 所示。

圖3 通行碼顏色
如果用戶填報的個人健康信息滿足健康通行的要求,掃碼通系統自動判斷屬于正常即顯示“綠碼”;否則就會顯示“紅碼”。
掃碼通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將紙上的填表變成了無紙化操作,實現了數字化管理。為了滿足醫院流感防控管理和醫護工作者的實際需要,在掃碼通系統的后臺管理增加問卷查詢、統計和打印的功能。針對醫務人員,接診醫師在診室詢問患者流行病學史時,只需要在醫院信息系統HIS 患者就診列表處就能調取到患者填寫的“流行病學調查問卷”,當醫生需要查看患者的問卷時,HIS 系統以患者的身份證號為唯一的標識與醫院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進行交互,從而能夠快速獲取到患者填寫的健康信息,減少了就診等待時間。針對醫院防控管理工作者能夠實時查看每個用戶提交的個人健康信息,對于健康異常的患者能夠及時啟動相應的防控措施,并且能夠按需打印存檔,從而使醫院的聯防聯控工作變得更加安全、可控。
自掃碼通系統正式啟用以來,醫院入口處扎堆排隊預檢的難題得到了有效地解決,用戶通過使用掃碼通系統實現了快速、高效地通行,受到用戶的青睞和一致的好評。同時,也為醫院流感聯防聯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目前使用掃碼通掃碼通行的人數逐月增加,實踐證明,在流感防控期間,掃碼通系統為醫院帶來了巨大的管控成效,從而大大減輕了醫院防控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并極大的降低了醫院印刷紙質問卷的成本,得到了醫院管理層的高度認可。通過這次信息與數字化手段助力流感防控,為醫院在應對突發安全事件、完善信息化醫療救治保障體系等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目前醫院掃碼通系統雖然已經實現了掃碼即可快速通行的服務,但仍存在用戶自主填報的數據缺乏可信度、無法共享等問題。“互聯網+醫療”在便捷性、實時性與數據精確性等方面是傳統手工模式無法比擬的,隨著5G 移動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只有積極探索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的技術,建設一套統一的、可信的、可塑的通行碼,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平臺互認與共享,才能真正實現“一碼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