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克孜·阿不來提
摘要:為確保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健康發展,可從產業化經營模式、人才培養以及法律實施方面進行創新,從而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總之,要用發展與創新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尋求更多的創新思路,促進我國農業經濟不斷發展、進步。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
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推動農業建設進程,使農產品深加工得到發展,進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調整農業結構,以實現提高農民收入的目標。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概念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龍頭企業和組織為主導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它將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管理。這是農村經營制度的又一重大創新,繼家庭承包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至少包括以下含義:一是市場化經營;二是整合經營;三是培育主導產業,在主導產業的關鍵環節建立龍頭企業,帶動整個一體化經營的強勁發展;四是,必須形成利益互補機制,才能使農民在真正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場所獲得良好的經營效果。
二、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對策
1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和內在動力,政府和龍頭企業應聯合在一起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規范合同內容,明晰權利和責任,建立第三方合同公司,保證訂單履行率。當農民和企業建立生產銷售關系時,由于存在市場變化出現的利潤誘惑,交易雙方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為了降低風險,政府需要鼓勵建立全域性第三方合同公司,由第三方公司制定更詳細,完整的合同,以高倍違約賠償的方式降低毀約率,制定誠信名單,違約次數達到上限將企業或農戶拉入黑名單不再交易,以此來保證合同順利完成。同時,有必要鼓勵龍頭企業建立風險補償措施,當市場價格過低時,采取保護性價格收購,與農民建立患難與共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對龍頭企業的內心信任度。此外,龍頭企業還可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與龍頭企業共同分享利益,承擔風險。
2健全完善行業協會功能
要不斷健全和完善行業協會的信息服務功能,以便于農戶選擇市場需求較大、更適合自身種植的優質農作物。已有的行業協會要適應新的要求,進行合理整改,充分發揮其在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作用。未形成協會的要以各行發展最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代表,建立行業協會,建全信息服務體制,鼓勵農戶積極加入成為會員。協會要積極發揮市場與農戶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內引外聯,縱橫發展,具體要做到以下4點:1)要定期更新政策、市場信息,對商會內會員進行從選種、種植、管理技術到市場銷售的全方位培訓,提高農戶種植水平;2)要積極與各高校建立合作、聯盟關系,引進最新技術,還要與各大型收購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保證銷路;3)要積極申報品牌,搜集優質農產品的信息,申請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以品牌效應拓寬市場;4)要利用當地電視欄目或高端媒體對優質農產品進行宣傳,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能力。
3把農業產業化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內部動力,要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農業產業化就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因此在新階段,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注意以下3點內容:1)要因地制宜地選擇發展的產業類型,不盲目跟風,選擇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設立專項補貼資金,鼓勵種植戶使用新型栽培技術、灌溉技術,提高種植效率;2)制定嚴格的農用化肥及農藥使用標準,按標準合理施用,并定期派專人巡查檢測,以保證農產品農藥檢測合格,同時實行休耕補貼政策,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普及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技術;4)鼓勵當地建設農業研學、農業旅游項目,宣傳綠色種植知識。
4發展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將農產品基地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并銷售的主體,是農戶的利益共同體。只有龍頭企業自身發展良好,具有科技創新和開拓市場的能力,才能夠帶動農戶共同發展。因此,龍頭企業的自身實力以及其帶動能力是決定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規模和利益的關鍵。在目前的發展中,要求龍頭企業能夠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使農戶能夠獲得加工以及銷售環節的部分利潤。根據經營類型不同,可將龍頭企業分為三類:其一是加工型,主要進行農產品加工;其二是流通性,主要進行農產品的銷售;其三是服務型,主要為農戶進行生產指導,進而帶動農戶發展。
5市場帶動型
專業市場+基地農戶,這種模式是以專業市場或專業交易中心為基礎,拓展業務渠道,帶動區域專業化生產,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擴大生產規模,形成產業優勢,節約交易成本,提高運輸和營銷的效率和經濟效益。通過建設本地市場,開拓國外市場,擴大產品市場,影響優勢產業擴大生產規模,形成專業化、系列化的市場集團,其中,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應具備相對完整的軟硬件服務設施和措施,并有更大的動力帶動周圍一大批農民從事農產品生產基地和中介販賣活動,形成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多個基地收購市場,使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不僅成為基地內農產品集散中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產品集散中心。
6一體化運作型模式
一體化運作型模式涵蓋多方面的一體化,包括水平一體化以及前向一體化還有后向一體化,其中水平一體化能夠實現生態農業企業收購兼并競爭者的同種類型的企業,前向一體化最終能夠促進生產環節的產銷與生態農業鏈條的產后環節實現一體化經營,同樣的道理,后向一體化最終能夠促進生產環節的產銷與生態農業鏈條的產前環節實現一體化經營。
三、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產業化體系的技術,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農業保障機制,同時還要加強研究生態農業加工技術,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有更好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更加提倡產品生產的標準化以及層次化,所以在選擇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的過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構建符合實際的流通以及售后服務體系,讓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驍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及其創新途徑[J].南方農機,2019,50(14):75
[2]廖金花。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及其創新路徑[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39.
(新疆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 新疆 喀什 8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