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東
巖壁之間的伊犁鼠兔
1983年了月,我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偶然瞥見巖石縫有一個灰色的、帶著斑點的動物出現,它像兔子又像老鼠,很像動畫片里的“皮卡丘”,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動物。兩年后,我們在天山的另一處采集到了它的新標本,通過和兩年前的標本進行研究和比對后確認,這是兔形目的一個新物種。1986年12月,這個新物種被正式命名為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特有的圓形糞便和巖石上的尿漬
為了研究伊犁鼠兔,我們展開了十多年的觀察,逐漸對伊犁鼠兔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們發現伊犁鼠兔的活體越來越難以見到。直到2014年了月,考察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精河縣布設紅外觸發相機的過程中,終于再次看到了消失了22年的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究竟是鼠還是兔?科學家給的解釋是:它是一種像老鼠的兔子,它那幾乎看不見的尾巴和特有的橢圓形的糞便只有兔子才有。只是這種動物的體型沒兔子大,耳朵沒有兔子長,體長只有20多厘米。
伊犁鼠兔的分布不僅僅是在伊犁的尼勒克縣,沿北天山至烏魯木齊一號冰川450千米處的山地均有發現。1988年,考察隊在烏魯木齊河源頭一號冰川發現了它們新的分布區。
經過多年觀察發現,伊犁鼠兔在北天山是沿婆羅科努山、伊連哈比爾尕山和天格爾山的山嶺分布,縱貫尼勒克、精河、烏蘇、沙灣、瑪納斯、呼圖壁、昌吉、烏魯木齊、和靜等縣市山區,后來在南天山庫車縣的鐵里買提達坂又發現了新的分布區域。
左:伊犁鼠兔的特寫 右上:筆者在布設監測伊犁鼠兔的紅外相機 (攝影/謝永平)
伊犁鼠兔儲存的食物——紅景天
近年來,隨著棲息地的面積縮小,伊犁鼠兔的數量也越來越少,總數不到1000只,比國寶大熊貓還要少。伊犁鼠兔的棲息地位于天山海拔在2800~4200米的陡峭裸巖壁縫和巖洞中。在長期的風雪和雨水沖刷下,陡峭裸巖石經常發生風化剝蝕和崩塌,動物的棲息環境越來越惡劣。伊犁鼠兔被隔離在各個山頭之間,形成彼此分割的“孤島”生活狀態,所以它們只能近親交配,導致伊犁鼠兔幼崽反應遲鈍、緩慢。
此外,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雪線上升,導致天山冰川處于衰退狀態,這對于伊犁鼠兔這類耐寒性高、片斷化島嶼狀分布的動物會產生致命的影響。獨行俠般的伊犁鼠兔們過著小種群生活,稍有影響,就可能導致種群滅亡。
雖然伊犁鼠兔是新發現的物種,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很古老的殘留物種,只是人們對它的認識太晚。從發現伊犁鼠兔至今,已經有71%的伊犁鼠兔小種群消失滅亡了,而且呈加速狀態,如果我們不趕快采取行動,伊犁鼠兔很快就會滅絕。
眼看著伊犁鼠兔的“家”日漸減少,保護伊犁鼠兔最后的家園已迫在眉睫。除了要保護好逐年消融的冰川和逐步退化的草場之外,我們還建議當地牧區改變養殖結構,用對草場破壞較小的牦牛取代羊群;再者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伊犁鼠兔,加入保護“小萌物”的隊伍中。
天山天格爾峰下的一號冰川
烏魯木齊河源的一號冰川及伊犁鼠兔保護地
為了保護伊犁鼠兔,2006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啟動了“新疆特有物種伊犁鼠兔及棲息地的保護”的項目,我們的項目組從2006年4月14日起正式開展野外工作,針對烏魯木齊南山天格爾峰一帶的一號冰川區開展建立以保護伊犁鼠兔等珍稀瀕危物種和現代冰川為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或保護小區的實地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從中發現一系列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旅游、蘑菇溫室大棚、礦產開發、加之重污染企業等對天山一號冰川區和烏魯木齊河上游水源地的影響;針對伊犁鼠兔棲息地的保護和河源生態系統生態破壞及污染問題進行研究,并通過媒體將問題和研究結果上報相關部門。200T年,“新疆天山一號冰川生態環境保護”一號提案正式提出,通過建立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我們經過13年的努力,還烏魯木齊母親河流域一個綠水青山,也為伊犁鼠兔等野生動物保留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在連續多年的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我們在伊犁鼠兔棲息地布設的紅外相機除了拍攝到許多伊犁鼠兔的活動身影外,還見到各種野生動物,包括北山羊、雪豹、棕熊、石貂、掃雪、兔猻、灰旱獺、高山(鼠+平)、雪雞、石雞、胡兀鷲、高山兀鷲等。除此以外,我們還在周邊觀察到一些盤羊、馬鹿、狍鹿等動物,這些動物大多都是國家和自治區的重點保護動物。另外還有家畜和人類的身影,這些都是影響伊犁鼠兔生存的因素。通過我們的紅外相機監測到的無數野生動物也反映出天山冰川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王佳穎 美術編輯/李子夜)
天敵之一的兔猻跟蹤伊犁鼠兔而來
偷襲伊犁鼠兔的石貂對它們的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