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15式輕型坦克其全重與老式的59式坦克相當,而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更強,遂行“一線火力突擊”,又被外界稱為“輕量化主戰坦克”??梢哉f,“多方均衡、機動優先”正是15式輕型坦克的最佳概括。
15式輕型坦克外形緊湊、重量輕,其設計目的就是保證部隊的裝甲突擊力量在高原山地、丘陵叢林、江南水網、島嶼水際等復雜地形寶從橫捭闔、馳騁疆場。對于復雜地形,敵軍坦克上不去,而中國坦克上得去,這就是壓倒性的優勢。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的59式坦克(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5式輕型坦克安裝動力采用了新一代132系列(132代表氣缸直徑)8缸V型液冷式柴油機,正常輸出功率900馬力。132系列坦克動力使用兩級渦輪順序增壓,平原地區只使用一級渦輪增壓,時速可以達到70千米,在高海拔地區同時開啟一級和二級渦輪增壓,用更高的壓比來適用于低氧環境,時速可以達到60千米。

15式輕型坦克采用的可控葉片減振器原理示意圖
此外,它的發動機功重比(功重比是衡量引擎實際性能的指標,比值越大車輛的動力性越好)至少高達28.6,大大超過99型坦克的23.5,更遠遠超過96A型的17.8。這種澎湃的動力,賦予15式輕型坦克飛天狂飆般的速度。
為了保證機動能力,15式輕型坦克還應用了基于扭桿懸掛系統的半主動控制技術,采用了可控葉片減振器。該裝置提供的是突出的非線性彈性特性,加強了懸掛減震性能,為負重輪提供較大的跳動行程和適當的阻尼力,吸收和耗散地形造成的沖擊。這種設計大大降低了坦克行駛時帶來的沖擊震動,使得坦克保證均勻的速度和狀態,也有利于車體結構壽命。
而液氣懸掛裝置能靈活調整車高,特別是通過調節前后兩對負重輪的液氣懸掛,來改變俯仰角度和車底距地面的高度,最大程度適應崎嶇不平的地形,并盡最大力量方便火炮指向。
15式輕型坦克由于嚴格限制了重量和尺寸,完全能用人民空軍的俄制伊爾-76,或國產運-20型重型運輸機進行空中投送。這對快速跨海峽投送,以及西南邊境高速前出作戰,都非常重要。重量低尺寸小也極為適合鐵路運輸,方便裝車,并通過橋梁、隧道。對于跨區域、遠距離、大集群投送非常有利。最后,它對于公路坦克拖車運輸、戰場牽引,以及戰地救護維修等各種作業也都極為便利。
15式輕型坦克裝備口徑為105毫米的線膛坦克炮,該火炮可裝備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聚能裝藥破甲彈、高爆榴彈、云爆彈、混凝土攻堅彈等,可擊穿厚度1.5米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另一優勢是裝備尾艙裝彈機,大大提升了戰斗射速,也保證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需要裝填手在顛簸的坦克中手動裝彈,避免了安全隱患。
目前世界上東方系統的125毫米坦克炮,以及西方系統的120毫米坦克炮,頂尖水平可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擊穿700~800毫米厚勻質裝甲鋼板;而次一級的坦克炮也能擊穿500~600毫米厚勻質裝甲鋼板。15式輕型坦克的105毫米口徑坦克炮,威力范圍恰好在次一級的“500~600毫米”范圍。這種威力等級,完全可以擊穿世界中等水平主戰坦克炮塔正面和車體正面裝甲,包括T-90S、大部分型號1-72、以及豹-2A4、K-1A1等型號。這種威力,已經足以有效對抗中國東南部、東北、西部、西南各戰略方向上的對手,其針對性不言而喻。

德國12厘米DM12聚能裝藥破甲彈實物解剖圖

105毫米的線膛坦克炮身管鏜孔特寫

躍進中的T-90坦克

德國豹2A7主戰坦克
105毫米口徑炮不僅重量和體積小,便于裝車,而且低后坐力方面的優勢明顯,更適應15式坦克30多噸的車重。能夠把振動控制在較低水平上,從而保證精度;低后坐力對于車體結構沖擊也小,有利于結構壽命。另外較短的炮管也利于維護保障和車輛運輸。
15式輕型坦克輕則輕矣,但裝甲并不薄弱。15式輕坦炮塔楔形斜面上可加掛解放軍新型反應裝甲FY-4或更先進的FY-X。加掛附加裝甲后,15式輕型坦克正面可以在正常交戰距離內,防御來自第三代早期坦克的直接射擊,也就是防御住早期125毫米、120毫米,以及更早的105毫米坦克炮,并以超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射擊。

15式輕型坦克可用國產運-20運輸機進行空中投送,協同攻防能力非常強大
主裝甲通過合理設計加上采用新型復合陶瓷材料,能抗擊冷戰中后期主要步兵反坦克導彈或火箭打擊。另外,在輕而小的15式輕型坦克上還集成了大量豪華版附加配置,以實施各種主動防御和近距離自衛功能。裝甲之外全維度提升防護能力,可擁有遙控武器站、車身360度全景環視、光電對抗和雷達告警系統,以及熱煙幕聯動防護系統,可在敵方毫米波雷達、測距儀、激光和紅外制導方式進行照射時,有效加以發現,并自動發射熱煙幕和煙霧彈進行干擾。
此外,在有步兵等輕小目標接近時,能及時發現并使用近距離武器實施壓制。15式輕型坦克之所以能成為“輕量化主戰坦克”,很大程度上正是憑借在防御能力上的巨大加分。
15式輕型坦克觀瞄火控系統非常完善,與ZTZ-99、ZTZ-96A型主戰坦克非常接近。在15式輕型坦克炮塔右側,設置車長獨立使用的集成觀瞄系統,而左側則為炮長集成觀瞄系統。各個觀瞄系統先進精密,集成白光、紅外、微光以及激光測距等功能。其彈道計算機等配置構成復雜但功能不次于主戰坦克的系統。15式輕型坦克具有良好的晝夜和全天候作戰能力,有“獵—殲”功能和強大的行進間瞄準—射擊能力??梢院偷?代早期和中期主戰坦克,進行高水平對抗。
15式輕型坦克的最大優勢在于車載系統的全數字化和信息化。其設置完整的C4ISR等多套高水平通信系統,增大坦克通信距離,提高通信抗干擾能力,在車際通信、數據鏈水平方面也都非常優異,能夠適應信息化網絡作戰的要求。其態勢感知能力強,清楚觀察戰場情況并獲取捕捉信息,及時同步地向上級和友鄰車輛、單位報告共享。其協同攻防能力非常強大。另外,15式輕型坦克還設有車輛綜合電子管理系統(BMS),能夠進行車輛狀態監測、系統自檢重構等重要智能化功能,大大有利于戰車戰斗力生成和保持。
15式輕型坦克戰斗力強大,其超強的機動能力和對抗主戰坦克的能力,越發使之出類拔萃。其未來可向東北方向抗擊強敵、西部征戰沙漠戈壁、西南方向挺進高原邊境,東南方向登陸海島山地等作戰中發揮自身獨特而巨大的價值!
(責任編輯/陳天昊 美術編輯/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