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也在進行同步的發展,與此同時,對于整個汽車行業而言,也在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也為其帶來了一定的技術挑戰。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對汽車智能化進程極其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汽車智能化 進程 汽車關鍵技術
1 前言
在如今,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不論是各行各業其主要的發展趨勢都是智能化。小到智能手機、家電,大到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等,在整個社會中,智能化已經全面的滲透了進來。而基于新的時代背景,在汽車產業的發展中,汽車智能化也成為了如今最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和潮流。
2 汽車智能化進程
2.1 汽車網聯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之中,與之相應的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都在進行不斷地發展,而且在以往的各行各業中,也開始將其全面應用了進來。在實際的汽車行業之中,汽車的智能化進程呈現出了汽車網聯化的趨勢。所謂汽車網聯化,其主要就是指以通信互聯為實際的基礎,確保汽車本身不但具備一定的環境感知能力,還具備運動控制的能力,不僅如此,還具備決策能力。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交互網絡,不僅包含了實際的車輛位置信息,還包含了車輛的路線信息以及速度信息等。而與此同時,還要將GPS技術和攝像技術以及傳感技術應用進來,汽車可以實時的采集自身的狀態信息以及周身環境信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應用,不論是任何一輛汽車都可以對自身的各種信息進行采集,并且最終在中央處理器位置,將其全面傳輸匯集進來;將計算機技術全面應用進來,還可以實時的處理和分析其他的車輛信息,進而供自身參考并使用。以汽車產業的角度來分析,所謂的車聯網,不但可以使車與車之間的通信全面實現,還能使車與基站,基站與基站之間的通信全面實現,進而獲取實時的路況獲取,將相應的行人信息和道路信息一并獲取進來,使整體駕駛的安全性提高上來,避免交通出現擁堵,使交通的效率和質量全面提升上來。
對于車聯網而言,其主要就是將三網全面融合在一起的一項技術,其不但包含了車內網,還包含了車際網,不僅如此,還有車載移動互聯網。以車輛本身的角度來分析,其車聯網的主要功能體現為以下幾點:首先,是實際的信息管理與服務,而且是主要的體現形式,即實際的互聯性娛樂以及相應的車載服務上;其次就是使車輛自身的感知和傳感條件全面提升上來,進而將更多豐富的外在資源和參考提供給汽車的自主決策和規劃;最后,就是汽車在實際行駛的過程中,可以真正的實現節能和安全,而且還能使人們的舒適度提升上來。此外,車聯網還提供智能化交通管理,并且包含一些社會性的功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在如今汽車行業中,智能網聯汽車已經不再屬于傳統汽車企業的專有名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IT科技公司介入其中,而且在逐步的加深車聯網技術的深入研究。而要想提供一種全面聯通世界以及可靠的駕駛艙,最主要前提就是汽車自身自動化程度程度較高,更有甚者是實現無人駕駛。因此,在未來的階段,不論是汽車行業,還是互聯網以及IT企業,都會將重點的研究目標放在未來的智能化感知技術上,或者是智能化的通信技術上,促進汽車行業的更大程度發展。
2.2 網聯化給智能化進程帶來新機遇
以實際控制技術的角度來分析,對汽車的智能化發展進行縱向的觀覽,對于汽車智能化的技術而言,其主要由幾部分組成,首先就是感知,其次就是規劃,再次就是決策,最后就是控制。對于實際的感知和信息獲取而言,則主要存在兩種方式,即車載式和網聯式。而智能化發展過程中,汽車都是以雷達以及攝像頭為主要的依據,進而達到汽車自動化的目標。
但是基于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則汽車的自主駕駛需求不斷地提升了上來,實際的道路交通環境也在日益復雜,因此,為了使這樣的需求得以填補,交通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空間。而對于實際的智能交通系統和車聯網而言,其主要就是將高速通信設施和協議作為主要的依托,進而充分的感知周邊的環境進行,收集相應的信息,實現自主決策和規劃的目的。以實際的控制角度來分析,其主要就是充分獲取外界的信息。
3 汽車智能化發展的關鍵技術
3.1 傳感感知層面
對于傳感感知層面而言,其不但將環境感知與多傳感器信息的融合技術深入了進來,還將相應的交通車輛與行人預測技術深入了進來,不僅如此,相應的車載與網聯信息技術在融合在了一起,并且被應用了進來等。而且對于該技術層面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對相應的車載傳感器進行利用,例如,激光、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等,以實際的車聯網為依據,對多種類多源數據進行獲取,將相應的條件提供給車輛后續的規劃和角色,使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提升上來,使汽車的安全行駛得到保證。
3.2 決策與控制層面
汽車實現自主駕駛的最為核心部分就是決策與控制這一技術層面。其中,對于實際的規劃和決策而言,其根本性的目的,就是可以進一步的處理實際已經采集完成的信息,并且以實際獲取的信息為主要的依據,進行進行全面的決策和規劃,使駕駛的自主性和輔助性全面實現。
3.2.1 決策和控制架構
在整個車的控制單元中,上層規劃和決策在執行的過程中,主要是以全局行車的目標為基礎,以實際的環境信息和自身狀態為依據,進而對具體的速度和路徑進行全面的規劃,進而使駕車的安全得到保證,對盡可能多的工況進行適應,并且將相應的正確決策做出來。對于下層執行層而言,其主要以實際的功能作為主要的依據,分為幾個系統,首先就是轉向系統、其次就是驅動系統,最后就是制動系統。而在下層執行層在執行的過程中,如何使上層規劃的命令全面實現和執行,則使對智能系統進行開發的主要研究內容。
3.2.2 人-機交互與駕駛權分配
隨著自動化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汽車輔助駕駛的全面發展,則汽車與駕駛人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化。而且對于人-車這兩者而言,其逐步形成了一種動態交互的關系。在當前階段,汽車的智能化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是在短時間內,無人駕駛的實現仍然相對較難。因此,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則人-車的控制局面會持續繼續下去。汽車的自動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因此,其自身的自主性決策會進一步提升,人與車這兩者會存在嚴重的相互制約和耦合的關系。與其他工業的產品對比,汽車產品有著極大的不同之處,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實際的個性化比較突出,而且汽車的價值衡量重要指標,就是汽車實際的自主決策和控制接受度。因此,將個性化且人性化的汽車智能控制系統建立進來,使人與車還有環境這三者協調統一的狀態,是智能汽車技術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最需要進行解決的重要問題。
將人與車輛這兩者進行對比,人本身雖然具備個性化的特點,在實際的駕駛過程中,也存在著退化和模糊的特點。而車輛本身雖然實際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但是實際的感知更加精細化,實際的控制能力也更強。所以,要想使人機交互全面實現,則要對具體的層次進行分隔。首先,就是駕駛人本身與機器控制的駕駛權要全面的實現自由切換;其次,就是相應的駕駛人員實際的機器控制要達到真正的駕駛權融合的目的。從實際的駕駛權角度來分析,實際的切換時機如何,實際的切換過程中,駕駛人接受性如何都是需要進行進一步解決的關鍵問題。所以,在整個人機交互的過程中,與駕駛權分配的問題,要把人機動力學一體化建模方法應用進來,還要將相應的運動穩定性理論應用進來。
4 結語
總而言之,本篇文章主要對汽車智能化進程及其關鍵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思考和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汽車行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就是智能化的發展進程。對于汽車而言,其對于人們的出行有著極大的作用,因此其實現真正的智能化,不但可以將更大的便利提供給人們,還可以使整體的交通出行效率和質量提升上來。在未來階段,汽車的智能化還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相應的關鍵技術,還會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整體的汽車行業也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顏姜慧.智慧交通系統自組織演化視角下智能汽車發展路徑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20.
[2]陳虹,郭露露,邊寧.對汽車智能化進程及其關鍵技術的思考[J].科技導報,2017,35(11):52-59.
[3]本報研究員? 費天元. 汽車智能化進程提速? 車載雷達將迎新機遇[N]. 上海證券報,2016-05-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