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文平

“別哄我了,這哪有茄子味啊?”電視劇《紅樓夢》里,賈母讓鳳姐給劉姥姥吃了一口茄鲞,劉姥姥愣是沒吃出茄子味。制作過程頗為復雜的茄鲞,如今被東北小伙劉強復刻出來。從當學徒到成為名廚,他把每道菜做出了中華文化的味道。
劉強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一個小鎮,父親是一名鄉廚,每次幫廚回來,都會給他帶一小塊肉,年幼的他希望長大后當一名廚師。15歲那年,劉強不想再上學,覺得不如早點學門手藝傍身。父親深知廚師行業是個勤活、苦活,怕兒子堅持不了。但劉強執意要出去闖蕩,姥姥偷偷塞給了他20元錢。就這樣,劉強趁父母不在家時,跑到縣城親戚家的酒店里打工。
當學徒的日子并不好過,劉強每天掃地、洗碗、端盤子,累到腰酸背痛,但沒有任何怨言,他總是悄悄鼓勵自己:不能一輩子當學徒,一定要學到真本事!
學徒的第一個基本功是翻勺,別人學很久,劉強第二天就會了,因為當天晚上他一直在練這個動作。其他菜肴,只要他在旁邊看師傅們做一遍,默默記住要領,就大致能做出來。
劉強在親戚家的酒店當了十個多月學徒,基本功已經練得很扎實。但他知道,一個優秀的廚師,熟練的刀工是必備的技能。于是,他通過應聘來到一家更大的酒店學習切菜。
劉強在大酒店跟著師傅們完成一道道菜品,他上手很快,學了一年多,東北菜基本都會做了,工資也漲了兩倍。
“大廚不能只會做東北菜。”劉強知道粵菜在美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他從同事口中得知廣州一家酒樓正在招廚師,老板恰好是東北人,便獨自跑去廣州闖蕩。不到一年,他就學會了做粵菜。
帶著學到的手藝,劉強回到東北開了家小飯館。他一天能炒三百多道菜,價格從3元到14元不等,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1500元。他真切感受到憑本事賺錢的踏實。
后來,廣州那家酒樓的老板找到劉強,希望他能回去掌勺,他借此機會把學到的粵菜技巧和家鄉菜融合到一起,很快成為店里最年輕的廚師長。
2009年,劉強參加魯菜大師高炳義的烹飪培訓課,格外激動。為了搶到第一排的座位,他不去餐廳吃飯,只買兩個包子對付。“這小伙子不錯!”高炳義非常看重劉強,收他為徒。
一次,劉強跟高炳義學做魚骨。魚骨是一道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名貴菜肴,干魚骨很硬,又腥又臭,需要泡發五天五夜,掌握好做法和火候,才能讓最終的魚骨成為一道透明軟糯的菜肴,泡和蒸都很重要。“少泡一天也沒人知道。”劉強沒有耐心等待,就少泡了一天一夜。結果,他做出的魚骨完全不行。高炳義一眼就看出他偷了懶,拍著桌子狠狠批評道:“年輕人,不要覺得自己很在行,研究廚藝要有三心——用心、細心、耐心,馬虎不得!”劉強的臉紅到脖子根,羞愧不已。此后,劉強每一道經手的菜肴都會付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細心。
2011年,劉強跟著高炳義去北京大學參加一個團餐項目,因為他表現不錯,便讓他負責。他和團隊小伙伴把北京大學百年經典菜肴都潛心研究了個遍,對1234個品種的菜品分析得頭頭是道,還出了一本叫《團餐食譜1234》的書。
“對待每一道菜,都不再是做菜那么簡單,廚藝、廚德、堅持、心態都很重要。”劉強掌握了做菜的精髓。2013年,聯合國舉辦了一周的美食活動,劉強受中國烹飪協會委派,與十二位中國名廚前往聯合國總部,向世界展示中國美食。“為國爭光,好評如潮。”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送給劉強等人八個字。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三次接待了劉強等人并給予盛贊:“中國烹飪五味調和,千變萬化,飽含哲理性。”劉強沒想到,單憑做菜就走上了國際舞臺,他既激動又興奮。
2018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劉強是發布會上的總廚師長。節目中,他做了五個菜,其中煎轉黃花魚是魯菜大翻勺的功夫菜。烹制過程中,需要將黃花魚一次性翻轉180度,保持整齊不亂,汁水不灑,這樣才能使得黃花魚外表酥脆而肉質鮮美,需要極高的技藝。一顛一翻中,盡顯功力;一刀一勺中,古韻悠長,劉強做菜細節的絕美畫面讓觀眾大呼“帥爆了”。
劉強憑著一手好廚藝,在業內聲名大振,三次擔任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嘉賓,年紀輕輕就收了上百個徒弟。他還被外交部派往美國、法國、阿聯酋、印度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交流、比賽和進行廚藝表演。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2020年7月,劉強用“爺倆兒好菜”這一賬號入駐短視頻平臺,進行美食創作。一道道看似簡單的食物,在他手里變了花樣,那股香味似乎能透過手機屏幕飄進觀眾鼻子里。


就連蛋炒飯經劉強的手也能做出不同的味道,“米飯要用隔夜飯,雞蛋蛋清和米飯攪拌后再下鍋,翻炒雞蛋時,要將打散的雞蛋慢慢淋入油鍋中……”他邊在鏡頭前翻動食材,邊講解如何備料才能保證蛋炒飯的最佳口感。高炳義則詳細介紹蛋炒飯的歷史,從隋朝的碎金飯到揚州炒飯、再到如今的蛋炒飯,一份簡單的蛋炒飯背后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師徒二人的搭配,讓觀眾嘖嘖稱奇。
劉強看《紅樓夢》中鳳姐為劉姥姥介紹茄鲞的做法時,不免心里一動。“你把才下來的茄子皮削了,切成碎丁,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和香菌、蘑菇、新筍、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切成丁,用雞湯煨了,再香油一收,再用糟油一拌,生在罐子里封嚴了,要吃的時候用現炒的雞爪肉一拌就好了。”鳳姐介紹得很詳細,何不一試?劉強據此還原了《紅樓夢》中的茄鲞。
“大廚還原《紅樓夢》名菜”的話題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兩個多月時間,劉強更新了70余條視頻,作品不只是茄鲞,還有800年前的神仙雞、乾隆品嘗過的梨汁蘿卜絲、慈禧賜名的香花雞皮片等中華傳統菜肴。
“我們想通過短視頻,讓大家能夠學會做某道菜,或者可以了解該道菜背后豐富的歷史,而絕非嘩眾取寵賺吆喝。”未來,劉強希望更多名菜能走入尋常百姓家,讓人們吃得明白的同時,了解這些菜肴背后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