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夏小慧 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是教育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個關注點,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構建完善的教師培養體系,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1]。教學能力的培養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是教師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對于即將步入工作崗位的大學四年級學生,通過專業課學習、專業見習、教育實習等環節,已初步具體備了一定的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在各類教師招考、招聘中,除了學歷要求,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查已經成為重要內容。調查大四學生所具備的教學能力現狀分析,將為學校進一步優化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提高教學能力提供參考依據。
以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學四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根據學生在專業學習以及教育實習中的教學經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體育教育專業大學四年級學生的教學能力。
根據教師教學觀念、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體育教學設計能力、體育教學實施能力、體育教學評價能力等五個方面的研究內容,制定了《體育教育專業大四學生教學能力調查與分析》問卷,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回收問卷。最終回收問卷120份,有效率100%。
問卷共設計5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要求調查對象根據對指標描述內容的符合程度,選擇非常符合、比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等不同等級選項。
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改革創新,而這些理念則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明確要求[2]。教師教學觀念調查結果中(見表1),對“熟悉中小學課標”這一指標,有近20%學生選擇了不太符合,表明大部分學生對課程標準的認識度不夠,導致從理念上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學觀念的能力不足[3]。

表1 教師教學觀念調查結果(n=120)
由表2可見,科學文化知識反映了學生知識的儲備、認知的廣度,85%的學生達到了基本符合及以上程度;專業知識包括基礎理論(運動解剖、運動生理學等)、專業技術(專項技術動作及理論)等,96.7%的學生達到了基本符合及以上程度。以上結果顯示,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絕大多數的同學對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掌握良好,已具備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表2 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調查結果(n=120)
體育教學設計是對體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籌劃,是體育教育教學實施的主要依據,是保證體育教學質量的必備條件,也是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4]。表3調查結果顯示,在體育教學設計能力的6個指標中,“非常符合”選項最多的是教學目標的設計中注重興趣、態度和習慣,以及發揮學校場地和器材的優勢,而“不太符合”選項最多的是創新器材并實施,其次為考慮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表3 體育教學設計能力調查結果(n=120)
大四學生在實習期,主要目標是完成實習學校安排的任務,并在此過程中提升自已的教學能力。在教學設計中,能夠關注到整體學生共同的喜好和需求,但是在班級授課制度下,要關注到每個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困難。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分布于不同學校,各學校場地、器材差別較大。在老師指導下,大多數學生可結合實習學校的優勢項目、特色項目,充分發揮學校場地和器材的優勢。大四學生在實習期間初為人師,其關注點更多在如何完成實習教學任務,而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方面顯得無暇顧及[5]。在教學中,更多運用學校現有的場地、器材實施教學,而較少或尚無能力自行創新并實施教學器材。
體育教學實施能力是指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任務的設計,盡力去實施各個教學環節和要求,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的能力。表4調查結果顯示,體育教學能力實施的各項指標中,非常符合占比最高的是口令下達能力、其次為準確無誤的展示示范能力;不太符合占比最高的是面對教學失誤快速反應以及正確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

表4 體育教學實施能力調查結果(n=120)
口令下達是體育教師所必備的基本功底,在學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有專門的口令、隊列隊形、中小學基本廣播體操課程以強化學生的基本功[6];在專業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制定了嚴格的技能學習和展示要求,不僅要求能夠完成基本的技能動作還要做到準確無誤,不僅要會學,更要學會在教學中運用。由于大四學生只經歷了教育實習階段,教學經驗需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獲得,在面對教學失誤時的快速反應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略顯不足。
體育教學評價是依據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教學原則,對體育的“教”與“學”的過程及其結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和量評工作。表5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大四學生能做到積極主動進行自我評價,并客觀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態度。而沒有進行評價的同學認為,在課堂任務完成后,一般安排整理和解散隊伍,安排歸還器材,忽略了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對效果的評價較少。

表5 體育教學評價能力調查結果(n=120)
通過四年的專業學習和教育實習,即將畢業的體育教育專業大四學生已基本掌握了教學能力所需的基本技能。為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師教育工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增強認識,更新教學觀念;充實自我,促進知識技能結構的優化;優化課堂,重視教學設計環節;積累經驗,加強教學實踐能力;重視評價,提高教與學的效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