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畫艷 曾沙沙 楊 陽 宋祖玲
([1]成都市雙流區婦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21000;[2]廣州市白云區中大附屬外國語小學 廣東·廣州 510515)
在營養科日常門診,很多家屬和孕婦都會傾向于營養過剩,普遍認為“一個人吃兩個人補”,我們就發現糾正成人的飲食觀念非常困難,哪怕飲食觀念正確了,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也很難調整。甚至有些人認為“吃啥補啥,越野越補”,因為獵奇心理和環境因素選擇野味等我們通常不攝入的膳食物種,從側面說明我國食育教育的缺失。另外現在普遍宣傳,需要增強自身免疫力,依賴于日常飲食和營養,提高居民健康素養,需要加深居民對于“食育”的真正理解。
“食育”一詞最早由日本石塚左玄于1896年在其著作《食物養生法》中提出,但其并未對食育的含義給予詳細的解釋。2005年日本制定并頒布《食育基本法》中才對“食育”一詞做了詳細的釋義:“所謂食育,是可以讓人們習得與食物有關的知識,掌握如何選擇食物的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飲食計劃和飲食教育的總稱”。中國對食育的定義是:食育是尊崇天地自然之道,傳承祖先優秀的飲食文化,保持生態環境的永續,增進人類身心靈康樂的基礎教育。食育教育,中國比日本晚了100多年。美國、日本,以及歐盟許多國家都不斷在各階段學制教育中加強食育的教育,培養各類可以引領國民健康飲食的人才,包括營養師等。日本已經對食育的實施進行了立法,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
根據衛生部關于印發《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的通知,婦幼保健機構需要定期對轄區內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內容包括兒童膳食。托幼機構至少每季度進行1次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現在食育教育如此重要,于是我們在成都市雙流區全區范圍內對172家托幼園所進行了調查。
雙流區托幼園所一共172所,其中教育部門辦園63所,其他部門辦園1所,地方企業辦園7所。所有托幼園所中,三級17所,二級120所,一級18所,無等級17所。幼兒總數51706人,工作人員7496人。雙流區托幼園所分布情況如下:
在172家托幼園所中,調查轄區內所有托幼園所食育教育融入學校教育開展情況,一方面收集食育教育情況,另一方面為后期針對性指導和培訓提供參考,收回有效問卷146份,分析問卷結果如下:
有效問卷146份中,127家托幼機構設置食育教育相關課程,19家機構未設置相關課程。93家托幼機構開展食育教育引入家長參與,另外53家機構未引入家長參與。146家托幼機構均覺得開展食育教育是有必要的,且食育教育和德智體美勞一樣重要。
根據表2,我們可以看到占比60.27%的托幼園所開展食育教育的頻率不超過1次/月,根據2.1部分結果,有19家甚至未開展食育教育相關的課程,說明食育教育的開展情況其實是有限的。

表1:雙流區托幼園所分布情況

表2:雙流區托幼園所開展食育教育頻率情況
根據表3,我們可以看到,占比78.76%的托幼園所需要專業的營養師開展食育教育,但是就我國現在的培養體系,大部分專業的營養師基本上都在醫院營養科,托幼園所承擔營養指導工作的基本上也是由保健醫生來完成,所以現在需要專業營養師對課程設置進行指導,需要專業人員對食育教育相關教育知識內容進行嚴謹地把控,提高食育教育內涵的廣度和深度。

表3:雙流區托幼園所開展食育教育需要人力資源情況
為了更好地做好食育教育,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在家長、學校、轄區婦幼機構和政府的配合,調查結果顯示首先是提高家長的保健意識和對食育教育的重視,其次是學校提高食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然后是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導向,最后是轄區婦幼機構加大培訓力度和對相關技術的支持。
關于轄區婦幼機構提高的培訓中,需要提高的學習內容見表4:

表4:雙流區托幼園所開展食育教育提升和學習情況
根據表4,我們可以看到占比69.18%的托幼園所需要對食育教育專業營養知識進行提高和學習,然后是結合專業教育知識,其次是食育教育相關書籍和教育方面的內容,最后是全區開展情況。說明存在對食育教育專業內容的缺失和不自信。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兒童中心發布的“中國十大城市0—6歲兒童健康狀況調查”表明: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10.6%,嚴重營養不良為5.36%,兒童生長遲緩率為3.83%;兒童超重發生率為5.95%,兒童肥胖為8.8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和《中國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2016年)的出臺即表明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幼兒及青少年食育的重要性。
0-7歲是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期。7歲以后,人的攝食習慣和飲食好惡基本形成。幼兒園是教育啟蒙基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放在培養工作的首位,所以我們此次論文關注托幼園所的食育教育情況。我國食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政策制定、理論探索、實踐探索等方面均未形成體系,需充分借鑒國外食育經驗,從幼兒及青少年開始進行全民推進,多主體聯合共同提高食育效果。目前,學校也正在推進食育,但是并未把食育列在與德育、智育、體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大部分學校食育老師都是由生活老師或者任教老師一起擔任,講解簡單的飲食衛生安全的內容,講解內容缺乏專業性和趣味性。調查幼兒園大部分也開展了食育教育,現在我們需要提高食育教育的內涵和深度,需要配備專業的營養師開展食育教育或者進行技術指導。需要在整個社會提高食育教育的氛圍,做好食育教育相關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家長們積極參與進來,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作為有專業營養師的婦幼保健機構也需要經常下基層去指導轄區內的托幼園所進行食育教育內容的把控,提高老師們的食育教育相關的授課質量。
知識改變命運,食育改變未來。把“食育”內容有效融入教育中,聚焦“關注幼兒、關注體驗、關注自然、關注生命”,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食育文化,養成全園師生健康理念;提供均衡膳食,實施科學規范的衛生保健和科學喂養方式,增強幼兒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