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虎新聞網7月16日文章,原題:東京大學排名36位、京都大學排名54位,中國大學進入世界大學前20名,這是為什么? 世界上有很多對大學進行排名打分的機構,但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排行榜。2021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中國的清華大學位居全球第20位,北京大學位居第23位,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25位,而日本頂尖大學東京大學則位居第36位、京都大學位居第54位。
中國大學為何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對中國科技政策較為了解的日本笹川和平財團理事長角南篤認為,“中國大學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列只是時間問題。以綜合實力而言,中國大學早已躍居世界頂尖行列。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政府通過‘211工程政策,將數百所大學設定為重點大學,并鼓勵他們進行改革。所以從那時起,中國大學吸引了很多在海外從事研究的優秀中國研究人員回國,由此提升了整體科研實力?!?/p>
一名在中國大學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日本學者表示,日本的大學很少將在海外的日本研究者召回國內,而且很多日本的大學沒有多余的教職崗位,即使在海外的日本研究者想回國,恐怕也很難回來,這樣的現象在日本國立大學非常顯著,特別是隨著研究預算連年下降,年輕學者幾乎不可能留在大學任教,只能去企業或前往海外大學工作。
角南篤說:“中國大學教師的‘返老還童現象非常突出。當某個大學被評為重點大學后,就會組建新的研究團隊,吸引在海外的科研人員和學者回國,這就起到了大學教師‘新陳代謝的作用。而日本大學的人才流動性很低,很多教師都是畢業留校任教,缺乏海外經歷?!薄?/p>
(作者白石圭,曾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