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市鐵東區委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堅持面向群眾、面向企業、面向基層,在全區高標準建設8890幸福驛站,促進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有效銜接、良性互動。
推行黨組織服務群眾新模式
社區工作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城市基層的貫徹實施。近年來,鐵東區委著力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整合提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本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強化合作的原則,鐵東區進一步優化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一社區一品牌”的特色服務。梳理公開服務群眾事項清單,建立群眾訴求辦理和貧困戶幫扶兩本工作臺賬,有效實現事務辦理“一站式”、生活服務“一體化”。
推進執法隊伍下沉社區。將綜合執法、市場監管、應急、司法、公安等執法部門力量分解到10個街道97個社區(村),明確執法隊伍的具體服務事項。制訂考核方案及細則、制作公示板,及時發現、收集、記錄和處理所在轄區城市管理工作的各類信息和情況,并將整理后的信息和情況及時上報,確保實現“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截至目前,已解決群眾反映的重點、難點問題5000余個。
積極發揮黨員志愿者隊伍作用。招募18個社會組織入駐鐵東區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對10個社區的10余支社區志愿者團隊進行整合培育。組織引導黨員在居住地主動參與社區管理和志愿服務,發動全區51支黨員志愿者團隊積極投身基層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有效解決了基層隊伍服務群眾力量不足問題。
推進8890幸福驛站建設
鐵東區委從完善社區功能、服務居民群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入手,整合利用多方資源,全力推動8890幸福驛站建設工作。
精心設計,科學布局。成立工作專班,由區委副書記和分管副區長牽頭,帶領區民政局、區國資局等單位,與鞍山市公共服務集團緊密合作,實地走訪、勘查勘驗、科學規劃設計,在和平街道健身社區建成了全市首家8890幸福驛站。為豐富服務功能,引入超市、金融、醫療、康養、食堂、菜鳥驛站等特色經濟業態30余項,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實惠貼心的服務。目前,全區88個社區、9個村都建成了8890幸福驛站。
因地制宜,精準服務。以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為主體,發動黨員志愿者踴躍參與,入戶走訪轄區居民8000余人次,征集群眾需求和意見建議3000余條。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完善幸福驛站功能模塊設置,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精準化、精細化水平,37個社區站點根據地域商業環境和居民需求已植入特色業態服務“X”內容并有效運營。結合轄區老年人居多情況,積極推進養老服務進社區,在東平社區試點建設了鐵東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形成集養老、醫療、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試點建設4家“幸福驛站社區食堂”,為孤寡老人、轄區居民上門送餐千余次,并為200余名社區干部解決了就餐問題。
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加強統籌調度,工作專班實行日調度,區委副書記和分管副區長每周一調度,區委書記和區長每半月調度一次,扎實推進8890幸福驛站建設。同時,建立街道黨工委負責協調、監督,社區黨委負責運營、維護,居民黨員志愿者負責收集、反饋信息的三方聯動特色服務機制,確保幸福驛站有序、規范、高效運轉。
推出更貼心便捷的服務
深挖城市潛能實施的社區經濟開發是鞍山市“春風行動”五號工程的主要內容。鐵東區將8890幸福驛站打造為集訴求辦理、困難幫扶、醫養結合、便民服務、金融服務、事務服務、黨建服務七大板塊于一體的升級版黨群服務中心,全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大力發展社區經濟。本著既要建起來又要運營好的原則,努力讓居民群眾得實惠、社區待遇有提高、經濟活力有提升,實現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融合,8890幸福驛站自運營以來,總營業額已達191.64萬余元,解決了近百人的就業問題,還為定點扶貧單位銷售了大量農產品。例如,和平街道健身社區黨委在8890群眾訴求辦理和便民服務工作體系有效運行的基礎上,整合黨的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服務群眾和網格化管理等資源,進一步完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黨建服務站、8890群眾訴求辦理站、8890便民服務站、網格化管理服務站、8890幸福驛站、貧困戶救助站等6個職能站,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拔壹揖妥≡跇巧?,8890幸福驛站里的便民超市真是太方便了,做飯的時候缺油鹽醬醋了,下樓就能買到,品質好,價格還實惠。便民超市里還有早點賣,品種齊全,早上沒時間做飯,就到這里買點早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方便。”居民陳麗娟說。
著力解決民生訴求。依托8890訴求辦理平臺將群眾反映問題、提出意見的形式由過去的“路上走”變成現在的“掌上通”,群眾通過電話、“互動寶”等平臺直接提問題,實現了街道層面橫向融合,向上直通區級部門,向下匯集社區力量,構建起務實管用的“黨群一張網”。僅第一季度,鐵東區就線上受理群眾訴求8764件,辦結率達97.08%,群眾滿意率達97.38%,富力城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山南街87棟下水井返臟水、南洋島溫泉會館預存款退款難等問題得以快速解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鐵東區在每個社區都設立了群眾訴求辦理工作站,組建社區網格員、樓長、志愿者三支隊伍,面對面地主動收集群眾的各類訴求。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通過黨員中心戶、社區黨組織、街道黨工委、區級相關部門共同協調解決,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驛站、大事不出社區”。
做足做實民生文章。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新一屆社區(村)“兩委”班子辦好民生實事,增強家門口的“煙火氣、人情味、幸福感”,用真抓實干展示新班子“上馬就干”“馬上就辦”的新風貌、新形象、新作為。通過舉辦“志愿服務大集”、開設“社區長者食堂”、走訪慰問困難居民等活動,用黨建“牽手”多方資源,對接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做足做實家門口民生服務這篇“大文章”,不斷完善基層社區治理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