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敦
網絡娛樂功能的迅速發展豐富了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帶給學生極大的滿足感。大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不夠強,網絡上充斥著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高校應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當代大學生抵御網絡不良環境的侵害。
一、網絡環境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
(一)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不足
網絡環境下,雖然各大高校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如在線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仍然以教科書為基礎,課堂拓展和時政性內容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教學環境沉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與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不完全契合,對學生媒介素養教育不夠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表現不佳。
(二)加強對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
大數據時代,網絡環境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應全面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其中,并將媒體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密切聯系起來,結合目前的網絡環境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形成良好的媒介素養,同時督促當代大學生形成辯證思維,使學生能夠了解網絡。除了課程理論等必要的知識外,教師還要保證政策方案的有效執行,不斷納入與社會現實有關的內容,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得到充分發揮。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評價。教師應在講授媒體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可就網絡安全、因特網文化等問題,組織相關的競賽,讓學生廣泛參與,利用競爭機制對學生進行間接教育,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將慎獨思想融入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一)融入“慎隱”概念
“慎隱”概念符合學生在智力和政治教育中的自律要求。大學生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遇到的困難是教育對象身份和行為的不確定性。網絡環境是一個隱秘的領域,在這一領域,責任主體是模糊不清的,容易導致人們出現行為失控的不良情況。網絡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成功與否,要看目標群體在網絡環境中是否實現自決?!吧麟[”是“慎獨”思想的核心,它強調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也能夠遵循道德規范,無論是在臺前還是在幕后,都能夠繼續堅定地致力于道德操守和行為的一致性,這是“慎獨”思想中自律的重要體現。
(二)融入“慎微”概念
“慎微”概念的要求與政治思想網絡環境教育對學生的要求是一致的。大學生的思想是較為開放、多元化的,但也是不成熟的,大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往往是充滿激情而又敏感。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在網絡環境中被明顯放大,一些大學生很難將他們的激情和情感表現提升到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的水平。許多情況下,大學生的行為充斥著負能量?!吧鳘殹彼枷氲膶徤餍酝怀隽恕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態度,重視“行小善積大善”道德行為的養成。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意識形態教育,可運用“慎微”思想,培養學生在細節之處體現良好道德素養的行為意識。
(三)融入“慎言”概念
“慎言”概念符合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的言論規范要求。如今,在互聯網環境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已然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所產生的不當行為與狩獵心態有關,大學生普遍缺乏社交經驗,想法不成熟,容易受到網絡環境中消極行為和不當言論的影響,在不了解原因的情況下做出錯誤判斷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慎言”的態度強調了謹慎的重要性,也就是謹言慎行。大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必須約束自身,運用“慎言”思維規范自身的言行。
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如今,網絡已成為學生自我介紹、表達感情、發展興趣以及建立人際關系的第一選擇。調查顯示,80%的大學生在業余時間使用網絡,57%的學生使用網絡工具學習和工作,43%的學生在日常活動中用到網絡。“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與網絡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要想了解網絡環境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必須客觀地分析原因,采取辯證的方法,不應一味地抵觸和對抗網絡環境,而應通過使用網絡手段解決網絡環境所帶來的問題。
(一)借助官方網站傳播教育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夠弘揚社會主旋律,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和公眾輿論,傳播正能量,展現當代先進精神,規范和宣傳聯合教育,糾正當代大學生錯誤的意識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可借助官方網站傳播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的思想健康發展。官方網站作為擴大學校影響的重要窗口,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了解網絡環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媒體的積極作用。第一,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日常教育指導,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第二,高校媒體必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過程中內容的豐富性,并適當融入聲音、圖畫、錄像等,增強思想和政治教育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第三,必須研究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教學生如何正確娛樂,創新信息制作過程,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和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官方網站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特別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和教育內容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應做到“潤物細無聲”。
(二)建立生態化的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中,媒體平臺眾多。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用戶的重要組成群體,能夠通過媒體平臺廣泛獲取信息,并對學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在此期間,學生的生命哲學、宇宙觀和人類文明價值觀、家庭精神都會產生一些變化。生態化的網絡空間符合人民的利益,而烏煙瘴氣、生態環境惡化的網絡空間不符合人民的利益。沒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充滿謊言、欺騙和攻擊的空間中,侮辱、恐怖、色情和暴力會讓人感到非常不適。大學是學生形成宇宙觀、人生哲學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網絡環境對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和道德文化的獲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利用互聯網向學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高校和社會各階層必須加強對網絡教育的監督,加強對教育聯合系統各組織平臺主要組成部分的監督。高校網絡媒體包括規范的官方網站以及公共網站平臺,鼓勵教師和學生建立有影響力的個人平臺,將媒體素養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嚴格控制信息內容的質量,與高等學校的網絡環境思想教育建立協同作用。加強對社會網絡環境的監測,對非法網站采取有力禁止措施,確保學生在明朗的網絡環境中健康成長。
(三)加強各教育組織相互之間的聯系
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應以學生、政治教師、輔導員和其他專業教師為重點,上述教育工作者相互合作、充分參與,在主要媒體平臺間建立合作關系,提高媒體應用效力,覆蓋所有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活動。加強大學思想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內容主體的連續關系,還需在一般網絡環境中加強教育內容的連續性。加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學生和官方網站平臺之間的聯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制訂適合于學生的計劃和課程,契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點。加強教授、講師之間的聯系,在互聯網平臺上建立伙伴關系,整合思想和政治課內容,并進行綜合規劃,以確保學生充分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加強官方網站和教育平臺之間的聯系,促進信息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例如,某高校重視加強教育平臺之間的聯系,在學生選擇信息的過程中,平臺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推送?;ヂ摼W平臺向學生推送的信息具有循序聯動的特點,覆蓋了更為廣泛的學生受眾,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切實保障。
四、結語
高校應對大學生網絡健康環境的構建引起重視,實際執行時可借助官方網站傳遞教育內容,建立生態化的網絡環境,加強各教育組織之間的聯系,以形成組織效應,確保網絡健康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覆蓋所有學生,糾正學生的不良上網習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林德操.長尾理論下大學生思政教育自媒體應用模式構建[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21(1):107-111.
[2]張成華.美麗中國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知識文庫,2020(24):19-20.
[3]付國華.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9):68-71.
(作者單位 內蒙古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