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不僅是修身養性的要訣,也是守住底線的良方,更是升華自我的法寶。心存敬畏方能行止有度。只有常懷敬畏之心,謹言慎行,慎始敬終,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共產黨人一貫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廉政,又勤政;既堅守底線,又追求高標準,保持了應有的黨性、政德和操守。在我們黨內,很多黨員干部不僅知敬畏,而且將其落實在行動中。任弼時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錢多,三怕麻煩人。彭德懷也有三怕:怕言過其實,怕出名,怕老百姓罵娘。正是這樣的怕,讓無數黨員干部敬畏歷史、敬畏組織、敬畏群眾,永葆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對待一言一行,公正對待一權一位,真正做到了坦坦蕩蕩為人、堂堂正正做事。

“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是明代馮夢龍為新建的戴清亭所作的詩句。馮夢龍任福建壽寧知縣時,欽佩前輩知縣戴鏜的清廉,建戴清亭以作紀念,并決意要做一個像戴鏜那樣的官員。他言行一致,言出行隨,為官清正,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
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向榜樣學習,關鍵是要學習精神、學習品質,堅守正道、堅定信念,不斷錘煉政治品格和高尚人格;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內化于心、踐之于行,不斷增強為民意識和服務本領;要認準目標、鍥而不舍,不斷從先進典型身上學習真經、汲取營養。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經常與先進典型對表對標,學得認真、做得扎實,就能聚沙成塔、久久為功,進入“我與爾同清”的人生之境,人格精神像梅花那樣飄香久遠。
人生要讀兩本書,一本是“有字的書”,另一本是“無字的書”。有字的書記載著古今中外的故事、案例,你可以借鑒,但千萬不要照搬。無字的書就是閱歷、能力和見識,我們每天經歷的每件事都是一本書,要懂得從中汲取精華,將其中的學問和過去結合,這才叫智慧。

——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曹德旺
知人不言盡,責人不苛盡,敬人不卑盡。
——世事繁雜,應該用更大的格局經營自己的人生
知道如何去選擇,明白如何去堅持,懂得如何去珍惜。
——我們一生需要去做的三件事
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
——言無刀鋒,卻可傷人
幸福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對自我的過分關注。
——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成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