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鄧佳鳳 艾方燚 姚勇 重慶市渝西水務有限公司
重慶某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4.5萬m3/d(其中一期3.0萬m3/d、二期1.5萬m3/d),2018年投運,主體工藝采用改良型A2/O+濾布濾池,設計化學除磷藥劑選擇為鐵鹽(聚合硫酸鐵),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最終排入瀨溪河。工藝流程詳見圖1。

圖1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
該污水處理廠進水主要為城區市政管網污水,詳見表1。

表1 污水廠實際進水水質(mg/L)
就該廠全年每天的水質而言,各指標波動大,進水有機物濃度總體較低。進水C/N值偏低,平均約3.14,需采取向生物池中外加碳源的方式提高活性污泥處理系統脫氮效率。進水C/P值基本滿足生物除磷對碳源的要求,但由于生物除磷和脫氮過程存在碳源競爭和交互影響,強化生物除磷的空間較小,所以仍然以化學投加藥劑降低出水中磷濃度為主要途徑。
工藝運行參數包括:水力停留時間HRT、污泥指標(濃度指標、沉降性能指標和污泥齡SRT)、回流比(內、外回流比),詳見表2。

表2 主要運行參數情況
該廠處理負荷偏高,導致總體水力停留時間平均15.5h,較設計值18.5h偏低。MLSS平均為3055mg/L, MLVSS平均為1694mg/L,MLVSS/MLSS平均為0.55,SVI平均為114mL/g,SV30平均為37%,污泥指標基本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外回流比平均為83%、內回流比平均為222%,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溶解氧基本維持“0.15-0.35-2.0”的水平,在活性污泥法較優的范圍內。
該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條件下,出水COD、BOD、SS、氨氮能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再通過外加碳源、除磷劑的投加,出水TN、TP能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
該污水處理廠設計化學除磷工藝為同步除磷,在生物池出水井內連續投加除磷劑,選用除磷劑為聚合硫酸鐵,設計投加系數β=2。
結合理論分析和實際運行調控優化,實現了出水TP能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出水TP變化范圍為0.21~0.42mg/L,平均為0.33mg/L。除磷劑投加量變化范圍為25~65mg/L,平均為50mg/L,投加系數平均為2.03。
該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水體的水質斷面控制要求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標準,TP限值為0.05mg/L(水庫),因此要求該污水處理廠加強運行控制使出水TP穩定達到0.3mg/L以內。
考慮出水TP濃度控制要求,該污水處理廠采用鐵鹽和鋁鹽作除磷劑分別進行一個月的生產試驗,選取日均水量相近、生物池出口加藥前TP相近數據進行對比,詳見表3。

表3 鐵鹽、鋁鹽除磷效果比較
鋁鹽或鐵鹽在污水中與磷酸鹽反應的同時,還會與水中碳酸氫鹽反應,消耗污水堿度,實際污水處理廠在計算除磷劑的投加量時,因此需要大于除磷的理論需要量。
選擇聚合硫酸鐵同步除磷,鐵有效含量11%。試驗期間,投加量變化范圍為52.6~77.9mg/L,平均為68.1mg/L,投加系數平均為2.37;出水TP變化范圍為0.25~0.3mg/L,平均為0.28mg/L,詳見圖2。但大量的聚合硫酸鐵投加,雖然能降低出水TP濃度,卻極易造成出水顏色發黃,不利于出水色度達標。

圖2 鐵鹽處理效果
選擇聚合氯化鋁同步除磷,Al2O3有效含量10%。試驗期間,投加量變化范圍為64.4~83.0mg/L,平均為77.2mg/L,投加系數平均為2.64;出水TP變化范圍為0.22~0.3mg/L,平均為0.27mg/L,詳見圖3。

圖3 鋁鹽處理效果
綜上所述,加大鐵鹽或鋁鹽投加量,均能實現出水TP濃度穩定達0.3mg/L以內,從保障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考慮,鋁鹽除磷效果優于鐵鹽。需要注意的是,污水中與鋁離子或鐵離子產生沉淀的是溶解性正磷酸鹽,顆粒磷酸鹽不會發生化學沉淀反應,出水SS中含磷率約2%,若要進一步降低污水處理廠出水TP濃度,則需考慮工程措施,如高效沉淀池、氣浮池等。
該污水處理廠通過投加除磷劑強化除磷,結合理論分析和實際運行調控優化,實現了出水TP濃度穩定達《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的類IV類標準(即TP≤0.3mg/L),鋁鹽優于鐵鹽。
在實際生產運行過程中,單純依靠藥劑大量投加很難實現污水廠運行的良性循環,尤其是在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要求下。提標改造設計時應盡可能考慮生物系統的深入挖潛,再輔以增設深度處理等工程措施建設,減少藥劑用量,降低藥劑使用帶來的安全和環境風險,同時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