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可
無子喪偶的女人李菲,因為“你老了得靠我們”這句話,而被自己的親人精神控制。李菲的錢被他們無底限盤剝,而陷入養老恐懼的她雖然不滿,卻無力反抗。那么,她能逃出這種精神桎梏嗎?
1
曾是公務員的李菲,因為健康原因沒有生育,與丈夫丁克半生。在50歲之前,她對養老問題向來樂觀。自己與丈夫恩愛相伴,可以攜手到老,另外,她的哥哥和姐姐都有子女,她和老公因為收入高,經濟上寬裕,對侄子和外甥向來出手大方,而哥姐也常說,以后等你老了,孩子們可以搭把手,你不用擔心。
變故是在李菲50歲那年,丈夫突發心梗去世。由于事發突然,她沉浸在痛苦中,久久緩不過勁來。姐姐和嫂子都過來陪伴她,安慰她,慢慢地,李菲調整過來,恢復正常生活,但是,日子卻變了味。
姐姐和嫂子開始頻頻找理由,讓李菲為他們花錢。外甥和侄子在上大學,侄子談了女朋友,花銷猛然增大,嫂子發了通牢騷后,就把增加的部分轉嫁到李菲身上。李菲贊助了一筆戀愛基金,很快被用光。之后,侄子就直接找她要錢,給女友買禮物,陪女友看演唱會,名目繁多。侄子談戀愛,外甥也沒閑著,他看上了摩托車,逼著父母出錢。于是姐姐找到李菲,還說她存錢沒用,不如現在趁著大家有需要,積德行善,留下好人緣,等老了好依靠小輩。就連李菲的父母也持這種觀點。漸漸地,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李菲的錢就是大家的,而李菲也習慣了這種付出。
幾年后,外甥大學畢業,姐姐姐夫要給兒子買房,說不想貸款,讓李菲拿出30萬元,以便全款買房。李菲有些猶豫,姐姐生氣了,“你養老要靠我們的,可現你竟然不幫忙。”李菲很委屈,認為買房貸款是普遍做法,她愿意每月幫忙還貸,但姐姐仍發了火:“你自己看著辦,將來你有求著我們那一天?!?/p>
李菲心虛起來,她想起看到的各種新聞,獨居老人被保姆虐待的,養老院里不受待見的,死后尸體發臭才被發現的……看得她觸目驚心,便后悔沒有痛快答應姐姐的要求,得罪了她,導致前功盡棄。于是,第二天,她帶著討好而歉意的語氣,給姐姐打了電話,徹底妥協。
轉眼幾年過去,李菲退了休。一人在家,她又沒有什么愛好,百無聊賴之余,更覺凄涼無助。她甚至怕黑,晚上總是把所有房間的燈打開,要么就把自己關在臥室里,臥室門反鎖上。哥姐知道后,說一個人住三室兩廳的房子,當然鎮不住,就極力勸她,把這個房子賣掉,買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余下的錢可以給家人花上。因為現在哥嫂面臨給侄子買房的問題,房價更高,需要更多的錢,李菲是最大的指望。
2
李菲再次陷入糾結中。這些年,她心中明鏡似的,知道哥姐掐住了自己的軟肋,她也和朋友訴苦,可訴完苦,她還是照樣掏錢。但現在賣房是件大事,房子和小區環境都很好,她不想離開,但自己又不爭氣,老是害怕,哥嫂又要用錢,怎么辦呢?
那天,李菲神情落寞地走在街頭,遇到多年前同事海霞。當年,海霞與老公離婚,和兒子相依為命,李菲給過她不少幫助,后來海霞調到別的單位,就疏于了來往。意外相逢,李菲大為感慨,當年是海霞落魄凄涼,現在調了個,輪到了自己。兩人聊了起來。原來海霞依然是單身,而且兒子長大后,前夫來摘果子,把兒子帶去了加拿大,從此斷了來往。大家都說她養了個白眼狼,但是她調整心態,退休的她,過得滋潤精彩。
李菲很驚訝,她竟然一點也不擔心將來的養老問題,于是就講了自己對養老的困惑和恐懼,尤其講了家人對她的剝削。
海霞詳細地了解情況后,跟她探討很久,最后勸她說:“先別想那么多,你忙起來,把自己的日子過好,然后再考慮養老問題,說不定,你的想法就變了呢!”
于是,在海霞熱情相邀下,李菲參加了老年大學,報了海霞所在的班,攝影和模特。
模特隊的同學,都是愛美的女人,雖然大家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但個個打扮得精致得體,走起路來婀娜多姿,李菲看得眼花繚亂,感受到了新奇和有趣。而攝影班的同學,又是另外一種風格。幾乎人人都是驢友,雖然攝影水平參差不齊,但學習和交流的熱情卻是極為高漲,朋友圈里更是琳瑯滿目。很快,她就體會到了忙碌起來是什么意思。
比如攝影班,學習幾堂課后,大家就會興致盎然地去實踐一番。確定好地點后,出發前一天,大家會在微信群里,熱鬧地討論各自帶什么好吃的。李菲是給大家準備自己的拿手菜,紅燒雞爪。第二天她就忙著采購、鹵煮,新鮮出爐后,不忘拍照片發到群里,嘚瑟一下,收獲大波點贊。旅行的日子自是不說,就是回來也是余興未了,整理照片,發朋友圈,互相點評,如此一個活動,就要熱熱鬧鬧幾天。
慢慢地,和大家成為朋友后,李菲的家成為聚會中心。隔幾天就會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第一次,李菲覺得自己的家不空蕩了,甚至有點小了,她還把三個臥室中的兩個,改造成了健身房和繪畫室,購置大量器材和繪畫用品……果真,日子忙碌起來,就忘記了害怕,甚至養老的擔憂,也大為減輕。
3
哥姐不知道李菲的變化,仍在催她以大換小,李菲第一次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打算賣房了,想趁著身體健康,好好享受生活。姐姐聽后又老生常談:“你老了要靠我們的,現在能幫大家就幫一下,怎么這么自私?”見無法說動李菲,她們怒氣沖沖離去,找父母告狀。
很快,李菲母親要她買幾樣昂貴的保健品。李菲知道是姐姐和嫂子攛掇的,只好忍氣吞聲地買了,送上門去,爸媽還給她臉色看。但不管怎么說,這次她自己做了主,保住了房子。
不料,哥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李菲有一筆保險,是多年前做保險業務員的嫂子推薦她買的,馬上要到期,能拿到20萬元左右,他們又盯上了這筆錢。嫂子先叫哥哥來游說,之后又派上父母,軟硬兼施。而這筆錢李菲有自己的計劃,她想買輛車。
本來,她并不想考駕照,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也開不了幾年??墒牵斔吹綌z影班的姐妹們,大多數都會開車,尤其有個六十多歲的姐姐,居然開著房車長途跋涉去旅行,她便下定決心,自己也要考駕照,買輛車。但現在,駕照還沒考上,難道買車的錢就要交出去嗎?
李菲和大家說了自己的煩惱,海霞說你可以先買車啊,我們幫你開著,你也可以多熟悉車,對考駕照有好處。李菲一想,對啊,錢花掉了,他們生氣也沒辦法,也就不惦記了。于是李菲用這筆錢買了一輛十幾萬的起亞K5凱酷,加上稅、保險等,20萬基本上就花完了。
當哥嫂發現李菲奢侈地買了車子,而不是給他們兒子買房子時,非常生氣但其實也沒有別的辦法。
終于,李菲拿上駕照,可以自己開車了。第一次,她感覺到,有能力把控自己的生活。
那次,在父母家中,哥哥又提到她買車的事情,罵她不知好歹,只顧自己享受,不幫扶家人。李菲沒有吵鬧,冷靜地看著他們的嘴臉。當哥哥再次脫口而出那句:“等你老了……”李菲立刻接上話茬:“等我老了,放心,我不靠你們?!彼@話出口,家人靜默了一陣,之后又紛紛危言聳聽起來,李菲笑了笑,推門而去
現在的李菲,認為她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包括養老。她想通了,誰是怎么個死法,沒有定數,為了不確定的事情,受人要挾,才是愚蠢。對未來,適當做些準備就好,重要的是現在。
編后: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鰥寡孤獨陷入養老焦慮中。這種焦慮有著非常現實的基礎,但是,也要有意識地給自己減壓。社會每天都在進步,養老問題是舉國上下都關注的大問題,在全國人民的智慧努力下,這些問題必將得到解決。否則,總是無限地焦慮,便容易被他人或親戚精神控制,遭遇各類盤剝。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依然深入人心。就是不依靠兒女,只要子女能搭把手,遇事拿個主意,也是老人晚年的底氣和心理支撐。而對于沒有外來支持力量的老人,如何找到自信和勇氣,面對老年生活,本文女主的心因路程,或許能給人一些思考。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