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桑
40歲熟女迪安有個很大的煩惱——長期被痛經困擾,每個月來月經前幾天,她就會感到暴躁、易怒,越臨近經期,小腹越脹痛,有時候,胸部乳房也脹痛。直到月經來過之后,身體才清爽起來。迪安對醫生說:“為什么我都四十歲了,結婚生子這么多年,還要痛經呢?”醫生呵呵樂了,對迪安說:“誰告訴你結了婚,生了孩子就不痛經啦!是那些老人家吧?事實不是這樣的,痛經并不簡單地歸于結婚或年齡,它自有一套機制”。
經前期綜合征(PMS)是月經來潮前7~10天的身心癥統稱,有時還會持續到來潮的頭3天,影響精神狀態、工作效率和人際關系。由于學界一直缺乏大量數據的研究,時至今日仍有人存疑:經前期綜合征到底是真是假?
蘋果公司(Apple)2019年推出健康追蹤app后,搜集大量用戶數據長達2年,他們發現,在一萬名女性使用者里,超過6,100人都記錄到經前期綜合征狀況,83%的人有腹部絞痛、63%的人有水腫、61%則出現疲倦感。
此外,有一半的人冒痘痘、胃口改變、乳房脹痛、頭痛及下背疼痛;三分之一的人便秘、腹瀉、熱潮紅、惡心、排卵痛及睡眠失調。這些癥狀不分年齡、種族和地區,數字都很接近。
由于過去缺乏充足的科學數據,經前期綜合征長期被輕忽,或者被認為是女性反應過度、大驚小怪的公主病。蘋果這份針對女性的健康分析,是目前相關研究中樣本數最多的,以大量數據證實了經前期綜合征的存在。
為什么會有經前期綜合征?
經前期綜合征的成因復雜、尚無定論,不過可能的因素包括:
荷爾蒙周期改變:有一種說法是荷爾蒙與黃體激素、雌激素等分泌起伏,導致身體變得敏感,到了孕期、更年期時,經前期綜合征的狀況更明顯。此外,生殖學專家也曾指出,甲狀腺內分泌失調會造成經期不順、情緒不穩。
腦內血清素改變:近年的主流說法是,大腦中負責神經傳導的血清素分泌量改變,進而誘發經前期綜合征癥狀。血清素不足,容易讓女性在經前憂郁、疲倦、暴食或失眠。
營養不均衡:研究指出,高脂肪或糖鹽過多、維生素B6不足、鈣質缺乏等營養失調,都會加重經前期綜合征。
原本就有憂郁癥狀:正如前述,有些經前期綜合征特別嚴重的女性,很可能是經前癥狀加重患者——原本就有憂郁癥卻沒有確診治療。許多婦女也容易因為多重壓力、個人體質差異因素而出現經前期綜合征。
經前期綜合征有許多不同的癥狀,如:情緒波動、乳房脹痛、食物的渴望、疲乏、煩躁不安等。有經前期綜合征的婦女,每個月都會重復出現相同的癥狀。依據癥狀區分,經前期綜合征可分為:
1.焦慮型的經前期綜合征:睡眠障礙、緊張的心情、笨拙、易怒、情緒波動等癥狀。
2.食物渴望型的經前期綜合征:頭痛,對甜食、咸食或其他食物有莫名的渴望。
3.憂郁型的經前期綜合征:憂郁、無緣無故發脾氣、沮喪、無法專心、失去自我價值感、自我貶抑,甚至有暴力傾向。
4.水腫型的經前期綜合征:體重增加、腹脹、乳房脹痛或四肢水腫。
5.其他型的經前期綜合征:痛經、排便習慣改變、頻尿、熱潮紅或冒冷汗、全身酸痛、惡心想吐、青春痘、過敏性反應、上呼吸道感染(類似感冒)等癥狀。
如何緩和經前期綜合征?
經前期綜合征可以反映一個人平時的健康狀況,有時生活或工作環境改變,都會導致經前期綜合征癥狀加劇。
緩和經前期綜合征可以首先從飲食上下功夫,如下面這6大類食物可以有效緩解經前綜合征。
1.全谷類、豆類
攝取復合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糙米、全麥面包、麥片等淀粉類食物。研究顯示,這類碳水化合物會提高血清素濃度,同樣能達到緩解PMS的目的,且血糖起伏也比較穩定,飽足感較高,就不易變成可口的發胖零嘴。
全谷類與豆類還富含維生素B6,與體內制造血清素最有關,有助緩解焦慮。其他包括魚、雞肉、豌豆、深綠色蔬菜、堅果、香蕉和麥芽等也都含有維生素B6。有研究顯示,經前期綜合征患者體內的維生素B6較少,所以建議補充。
2.牛奶或牛奶糖
其實巧克力也不是不能吃。如果要吃,純度愈高的黑巧克力會比較好,鐵質含量愈高,含堅果的巧克力就是不錯的選擇。
牛奶一方面可以補鈣,另一方面富含蛋白質,也能制造糖分,舒緩不舒服的癥狀。
除了牛奶,也可以選擇低脂的起司片,同樣是富含鈣質的食品,再烤個全麥面包,不舒服的時候,這樣的飲食正好。
3.鮭魚、鮪魚、鯖魚(小型青花魚)、秋刀魚
只要是油脂都會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身體就無法利用來制造血清素,安撫情緒,但唯有Omega-3脂肪酸對PMS是有好處的,它可以穩定血糖,平衡前列腺素的濃度,進而控制你想吃的欲望。《PMS教戰守則》作者拉克醫師(Susan Lark)提到,很多食物都富含Omega-3,多吃鮪魚、鮭魚、鯖魚,每周2~3次,有不錯的效果。
4.深綠色蔬菜、堅果
有調查發現,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油脂攝取比例高的女性,很容易有經期不適的癥狀。而蔬果的攝取重點在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與礦物質。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可能有助于減輕經前期綜合征的情緒焦慮、沮喪,維生素E還有研究報告發現能減少乳房脹痛的不舒服。
此外,深綠色蔬菜及堅果中所含的鎂也能起關鍵作用。國外多半主張鈣質與維生素D并用,以促進鈣質吸收。只要在太陽下照射15分鐘就足夠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鎂不僅促進鈣質吸收,還能幫助肌肉放松、控制血糖,甚至有助眠的功效。這些都是舒緩經前期綜合征的重要功課。還有研究觀察,婦女透過食物中鎂的攝取,可以改善PMS的心情低落與水腫現象。
5.花草茶、紅豆湯
從中醫角度來看,因為肝經入包宮,經前期綜合征多少與“肝氣郁結”有關。為了幫助月經來得順利,可以在經期前先吃些疏肝理氣的食物,像是玫瑰花、桂花、薰衣草,再加點陳皮、佛手柑等泡成的花草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再放入紅棗、當歸,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當歸能補血、行血、調經、鎮痛。另外像枸杞、菊花、薄荷也能幫助疏肝氣,肝火較旺的人則可多吃些芹菜、蘿卜。
紅豆湯則是中西醫都推薦的飲品。紅豆富含鐵質又有利尿的功能,可以再加些薏仁、蓮子等利濕、健脾胃。脾胃虛的人也容易在經前出現水腫,其他像胡蘿卜、包心菜、南瓜也都能入脾胃。
不過如果已吃紅豆、薏仁,就要減少白飯的分量,才不致攝取熱量過多。
此外,有人會在紅豆湯中加點黑糖,但要注意黑糖熱量與砂糖相當,25克就有100卡,別輕忽了。
6.多喝水
很多女性怕水腫而不喝水。事實上,喝水反而能避免經前水腫,又能避免經前狂吃。所以還是要每天喝6~8大杯的水。
可樂、咖啡、茶可不算在內。多數飲品都含糖,是經前期綜合征患者的忌諱。少喝含咖啡因的飲品,可以減輕焦慮、暴躁,甚至胸痛癥狀,美國家庭醫師學會建議。
緩解經前綜合征有些人會仰賴少量藥物,常見的包括以下幾種:
事前避孕藥、利尿劑(Diuretic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但藥物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什么時候該就醫?
不論是生理或心理不適,女性如果感覺自己的經前期綜合征癥狀明顯、很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就應該就醫。醫師會協助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你的日常生活習慣,或者針對精神健康給予治療。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