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在底線上,石向東設置了一道鋼鐵防線。
這就是他的《最后的防線》。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接過他的《最后的防線》并將此永久收藏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因為這是屬于全世界的最后的防線。
足球的哲學內涵和象征意義,曾被一個偉大的教練當成他所帶領出世界一流的足球隊克敵制勝的法寶。世界杯決戰之即,當記者問貝肯鮑爾靠什么戰勝別人時,他只回了兩個字:哲學。石向東可以說是深諳此意,所以,他總讓他的雕塑充滿了哲學的韻味。
從一開始,他就為自己設定了最后的防線。這給他后來的前行賦予了無窮的自信和一種極富哲理的底氣,使他獲得了像風一樣自由馳騁的理由。與人類共主題,這種思維定式成為了他的作品總具備超越一般雕塑家的思想水平的秘密所在,成為他的作品風格所在。他善于把民族性和地域性藏在歷史性的后面,把內容的特殊意義埋藏在普遍意義的后面,這種世界思維和世界目光,也使他在題材的選擇、材料的運用和藝術細節的處理方面,顯現出一種有大氣所在的宏觀的實力和優勢。
他賦予了每一尊雕塑以沖動的活生生的生命意識和掙脫現實的動力。所以,石向東的雕塑總充滿了行進的運動感。這種動力是人類性的,是在任何的普遍意義上來定義的,這種意義涵蓋州域和國家,涵蓋民族和宗親以及時間和空間。即使是在一個被局限的主題下,他也善于找出共性元素。相比之下,題材共性元素的提煉比創作個性的建立更考驗雕塑家的實力。
從審美特點來看,雕塑在更多情形下是宏觀的。所以,雕塑的最大難點不在于技法而在于主題的創意。猶如情人眼里最重要的是一見鐘情,一眼望去,你動心了,你才會去注意技法之類的細節。
大多情形下,主題總是宏觀的。
而主題又是容易存在陷阱的。且不說在歷史的理解中,任何主題都可能存在歷史的局限性和總有一天被否定的可能。歷史上被后人推倒的雕塑多了去了。這都說明,只有具備符合全人類的普遍價值和歷史前進方向的主題才會獲得永恒。
他酷愛鋼鐵,喜歡有鋼筋鐵骨的靈魂。所以,他的藝術,在兵馬俑與機器人之間相互轉換。
石向東為這個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精神的鋼鐵俠而成為雕塑界力量和英雄主義的象征,他的作品所傳達出來的是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都具備了一種人類性的主題和歷史厚度的深刻。除了他的一些應景之作,我還未發現他有明顯的不足。
他經典的行進姿態,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縮影,也成為了人類世界上任何時代可能的精神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