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允明

從四川美術學院到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耕耘四十年,盤點心頭,有不少令我欣慰且值得言說的學生,他們或才能卓著,或甚有特點。其中,盧貞是我較為看重者,大學畢業時她成為全班唯一被保送的研究生。時任美院院長的理論家林木對她面試后向我介紹“這個女生喜歡讀書”,憑著理論家稱贊的好印象,我接收了在外校兼職時帶過的唯一的研究生。盧貞確實是喜歡學習,而且認真,有悟性,從幾年的指導和她的后續發展看,可以說,她是我數十年教學中所遇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最好的,最為努力,前景可望的女生。她畢業后留校,時逢成都畫院面向全國公招專職畫家,雖有嚴苛的選擇條件和眾多高手的競考,但她仍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選錄,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畫院專業畫家,展開了她的山水畫人生之路。
中國古代畫史上幾乎沒有女性,在山水畫中更是空白,雖然在當下已有許多女畫家,但能畫好山水畫者也是鳳毛麟角,并且筆墨、寫意等概念基本上就是男子的專利。然而,當代藝術教育將更多的女性帶進山水畫圈,像大多數導師一樣,我也盡心地指導了不少女研究生,她們聰明,善于學習,也很努力,但我明白女性在藝術發展道路上的艱難和成功的幾率,她們能有大的成就無疑會挑戰我的固有觀念。然而,盧貞的作為在證明她是其中的至誠和堅定的另類。畢業至今,她畫畫從未間斷,寫生、創作、學習,她不停地探索,不斷有作品出現在畫展上,還獲得獎項,也有作品在刊物上發表。盧貞有著優越的創作和發展背景,她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便掌握了系統的扎實的學院繪畫技能、理論知識和提高了自身的審美素養。到畫院后,充足的時間和良好的氛圍又使她在不間斷的創作中進步,她還有幸深受身邊名家的影響。她曾被選送參加文化部在國家畫院舉辦的中國畫高研班,一年的學習得諸名家的指導和與學友們的交流,在藝術思想和藝術表現方面更有大的進步。她畫了不少畫,作品在許多提名展和邀請展上常獲得好評,畫面生意盎然的筆墨特色讓不少人看到了她的藝術才能,記住了盧貞這個名字。
盧貞出身于山東泰安,父母從事教育工作。遠有孔孟影響,近得家道承傳,生性恬靜的她從小愛畫畫、讀書,心馳文學,胸藏詩畫,后來她寫文章,作畫題識都流淌著文采。好習慣豐富著她的情商,默化出她內秀、溫婉的氣質,滋養了她的審美認知與藝術素質。定居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使她得天獨厚。蓉城自古多才女,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都以她們在文學上的才能至今為人所稱頌。如今,這座風物優越的城市活躍著女畫家群體,而古雅的成都畫院更是產生優秀女畫家的風水寶地,這個所謂“西蜀皇家畫院”有利于她們深院習藝,展露藝術才華。建院老院長朱佩君女士以大家閨秀的德才樹立了這個地域的女才風范,隨后,姚思敏、李青稞、高小笛,后起之秀向洋成為蓉城女畫家的代表,盧貞則以最小的年齡正在接上這個隊列。



說盧貞有才是因她畫山水畫而顯,山水畫是充滿精神內涵,畫理畫技豐富,且難度甚高的傳統藝術,無數畫家折騰一生也難成正果。然而,盧貞偏好山水畫本身就具挑戰性。她畫那復雜的山山水水,畫得這般大氣且有張力。筆遒墨酣的畫面奪人眼目,表現性的中國畫藝術令內斂的她顯出身手。盧貞少小入川上大學,受地域和師承影響,她吸收了四川美術學院山水畫的精髓,延襲了山水畫繁復、野逸的風格。和師輩們一樣,她對畫樹有特別的興趣。巴蜀山麓蔥蘢,四季常綠,因此對樹的表現是不少生活在此地的畫家的擅長,師爺李文信便是以畫樹而名譽畫壇。而樹木則是山水畫的主要形象,古人少不了畫樹,幾乎是無樹不成畫。傳統山水畫將樹的組合與畫法圖解成若干表現程式,樹本身的點線元素使之有利于筆墨的發揮,其生命特征也造成視覺張力。當然畫樹不單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審美層面,盧貞便是以當代人的目光發現樹木新的美感,并悉心將其形象構織于畫面,令其在筆下形態極盡復雜,筆墨極盡變化。近年,她到川西高原、西藏林芝等地采風寫生,受到那雪隱林麓、樹姿張揚的天籟之象所震撼,并激發著她的胸臆。由此,她畫樹木的秀美,更畫它的野悍,這正應合了山水畫筆情墨趣的激情呈現,盧貞將筆墨的表現性與樹姿的張力結合,使渾然的山林意象淋漓畢現。她的《雪域梵音》《雪域祥云》《無聲的守護》等作品都以樹為主體形象,突兀、激揚的造型,濃重遒勁的筆墨在畫展上吸引著觀眾。
說盧貞有才是因她畫畫的狀態而言,她作畫用筆尤顯果敢有力,總有一股子氣勢使然,早先在研究生階段時就看她有不同于別人的用筆感覺,特別大膽,下筆有狠勁,用墨也生動。無論她的大幅創作,還是小幅寫生,筆墨頗受人稱道。范揚看她的寫生畫后稱贊她用筆有力道,并在她畫上題了“盧貞畫畫有丈夫氣”。她偏好畫大畫,動輒幾米幅面的大畫,在大學畢業展覽上她便展出兩幅用筆奔放有力、墨氣淋漓的六米高的巨幅而令人刮目,有教師嘻稱她“小人畫大畫”。畫大幅畫有相當的難度,要求在畫面結構和筆墨表現上的豐富變化和張力。曾經在國家畫院的展覽上,盧貞的作品《雪域梵音》以大氣磅礴的筆墨表現受到到場名家們的贊賞。畫如其人,不過,對于很多人來講,怎么也沒想到這種氣勢彰顯的山水畫竟出自斯文秀氣的小女生之手,而這種反差已成為盧貞的顯著特點。我有時也思忖,盧貞畫畫的氣場從何而來?大概是她得中國畫筆墨表現性的真奧和她特別的藝術感覺素質,以及外柔內剛個性的激情發揮,這些是我說得上來的。

在傳統中國畫的基因中,盧貞偏重筆墨中的表現元素。本來,所謂表現是西方繪畫的概念,但中國畫意象造型,骨法用筆的書寫性,對運力滲透,律動流暢,起承轉合的追求,以及畫家抒發胸臆的過程與表現性繪畫實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當傳統筆墨甚高的技術標準難以為繼,當中規中矩的自然主義觀看和造型方式使其作為審美核心的視覺張力被忽略,不能吸引眼球時,年輕一代畫家便集體性地去越過筆墨藩籬,轉向對構成、色彩、肌理等形式感和對所謂視覺沖擊力的訴求。應當看到,筆墨表現在當代年輕一輩畫家中確有缺失,很多畫展中作品都有善“工”不善“意”,善色彩不善筆墨的傾向??上驳氖潜R貞敏銳地抓住傳統筆墨中表現性這一藝術著眼點,將筆墨和形象符號相融,演化出特別的筆墨效果,這是在傳統基因上的新效果,可窺見她所代表的年輕山水畫家的筆墨之審美進化。盧貞還不斷在圖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作各種嘗試,她以最好的藝術案例為參照,在充分的專業信息資源獲取中比較而吸取有益的成分,使認識和眼光不斷提高,從方法到技藝上確保藝術路徑的正確。因此,她能夠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便發揮出個人的藝術優勢。


盧貞不停地畫畫,堅實的傳統基礎使她能在創作上放膽,看她的參展作品,動輒是兩米以上的大畫,無論是結構、造型,還是筆墨表現都十分的大氣奔放,不囿于物象細節的面面俱到??此膶懮曌?,則是幅小畫精,生動耐看。近年來她不間斷地于南北各地寫生、創作,積累了數量不菲的作品,更歷煉了她的藝術才能。盧貞面對著諸多需要思考和需要去努力實踐的課題,但是,她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視覺感受。作品下筆果斷、充溢張力、生動活脫的表現特色,已成為她作畫的標志性風格。誠然,這一切是建立在審美優先、技術強化和獨特繪畫才能的基礎上。
說盧貞有才是因她從80后畫家群中突起,她屬于年輕一代的畫家,那個人群對個人藝術的未來在憧憬,在嶄露才華。我會和欣賞她的人一道,注視她藝道爭鋒的磨礪,分享她精彩耀眼的成果。期待盧貞!
盧貞
1988年出生于山東泰安。
2012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
2017年結業于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畫院人才培訓班。
現為成都畫院專職畫家、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畫家。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