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黃翔
許履端,34歲,湖北省沙洋縣公安局十里鋪派出所副所長。從警6年來,一直扎根在農村派出所,探索出交“土友”、學“土話”、走“土路”的群眾工作方法,用真心貼近群眾,用耐心對待群眾,用熱心感染群眾,受到群眾的信賴。
交“土友”
“大媽,養了多少只雞?有沒有被偷過?您對十里鋪的治安狀況是否滿意?”
4月2日,湖北省沙洋縣十里鋪鎮石牛村,一片蘆葦蕩里傳來爽朗的笑聲。十里鋪派出所副所長許履端坐在田埂上,一邊向村民征求意見,一邊拉著家常。
“抱著交朋友的心態去和村民打交道,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走村入戶,許履端總會和村民拉拉家常,一來二往很多人都和許履端交上“土友”,他們常常會給許履端的治安防范工作出一份力。
2015年12月14日晚上,許履端接到了轄區一村民的電話,說在一個古墓附近看到有幾個不認識的警察在巡邏,于是向許履端確認一下。聽到這個信息,許履端馬上警覺起來,因為當晚的巡邏警力還沒有到達那個地方。隨后,許履端和同事根據這條線索一舉抓獲了3名身著假警服準備實施盜墓的嫌疑人。
學“土話”
“老石,這兩天吃得可中?”
“許警官放心,可中咧!”
3月30日,許履端經過河南移民老石的家門口,用河南話跟他拉起了家常。許履端是沙洋本地人,他向村民學“土話”,和村民講方言,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
十里鋪鎮有很多來自河南、四川、云南等地的外省安置移民,語言與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移民群體與本地群眾矛盾不斷。
3年前,老石從河南老家搬遷過來,有一次居然在挖排水溝的時候故意把門前道路挖斷,導致周邊鄰居出行不便。許履端理解不了河南方言中的一些特定表達方式,總是跟老石說不到一塊,調解糾紛時費了不少勁。
打那后,許履端開始學習移民方言,他花了3個月的時間與村民交流,同時,他也在工作中記錄一些村民所講的諺語。很快,許履端對云南、四川、河南方言和一些本地“土語”信手拈來。
用鄉音換真心,許履端用一口不太順溜的“土話”化解了移民一件又一件的矛盾,也贏得老石和村民的信任。
走“土路”
古語云:“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痹S履端深信這個道理。
十里鋪鎮農村留守老人多,許履端和同事們從防騙、防搶、防盜及打架扯皮、防火防溺水等各個角度,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編寫了50余期《居民防范建議書》。為了把《居民防范建議書》送到村民家里,許履端用6年時間走遍了十里鋪每一條鄉間土路。《居民防范建議書》也伴隨著他的耐心叮囑走進了千家萬戶。
2018年12月20日,在深圳創業的十里鋪鎮居民張女士接到詐騙電話,要求將其賬戶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該情況被荊門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識別后迅速反饋至十里鋪派出所,許履端第一時間與張女士的家人取得聯系,并及時聯系上了張女士本人,成功制止了這場詐騙,讓張女士避免了300余萬元的損失。
“走的路多了,人就熟了。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我們的良苦用心,我們的群眾基礎自然越筑越牢固,既能做好防范又能方便開展其他工作?!痹S履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是轄區群眾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