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我馬上要帶小孩去南京看病,樓上不知道怎么漏水了,都滲到我們家了,上去找他們家也沒人,這可怎么辦呀!”10月14日,正在轄區走訪的魏雅丹看到“新江南小區居民微信群”求助信息,立即主動聯系求助人張阿姨。獲悉具體情況后,魏雅丹主動對接樓上住戶和物業,將房屋漏水問題解決好。
1995年出生的魏雅丹是江蘇省沭陽縣公安局南關派出所沭河社區民警。雖然從警時間不長,但她勇立潮頭,扎根社區,足跡遍布轄區的大街小巷,自創一套社區警務工作法——“魏警務”,其中包括“四色巡邏”保安聯勤聯防工作法、“警企聯動+云辦理”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法、“警地聯創”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等創新舉措十余項,并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多次榮獲市級、縣級“社區警務之星”“十佳社區民警”“十佳新警”“社區民警警務工作標兵”等榮譽稱號,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數據賦能+四色巡邏”共建平安社區
“下樓來加油啦。”2019年12月14日,城市花園小區居民“微互動”群的一條信息,引起了魏雅丹的注意,直覺告訴她小區內可能存在售賣散裝汽油違法行為。12月17日,經過三天的細致排查,魏雅丹基本掌握了該加油點的活動規律,在小區內將正在售賣散裝汽油的違法行為人司某某抓獲,查獲散裝汽油0.3噸,及時消除了隱藏在居民區中的一顆“定時炸彈”。
作為一名90后,魏雅丹在2016年工作之初,就采用建立微信群的方式開展社區安全防范,先后建立“房產中介群”“單位場所群”“居委會工作群”“業主居民群”等4種類型微信群,并利用入戶走訪的機會與居民面對面互加好友,讓群眾感受到社區警務微信群帶來的便利和福利,有效提升了社區安防水平,轄區發案數大幅下降。
科技賦能警務讓魏雅丹嘗到了甜頭。圍繞如何提升轄區精準防控能力,魏雅丹向上級公安機關提出“數據賦能社區警務”需求。她積極配合科信部門研發“警務區可視化平臺”,將轄區接處警、可防性案件、基礎數據、監控點位等通過可視化平臺直觀展現,并與“智慧小區”治安全要素管控平臺無縫對接,通過數據自動分析預警、監控一鍵巡查、案件跟蹤回訪等,提高可防性案件的防范針對性和破案效率。
與此同時,魏雅丹緊緊抓住全縣開展“保安聯勤聯防”契機,根據發案數量高低和小區自防設施強弱,將轄區11個居民小區劃分為紅、黃、藍、綠四個巡邏區域,利用警務區可視化平臺精準調度,讓巡防力量跟著案情走,真正做到科學布警、科學防控。今年以來,魏雅丹負責的11個居民小區中有3個實現零發案。
2019年9月,魏雅丹還與沭陽藍天救援隊開展共建活動,成立“南關義警”,并在其警務室設立工作站,義警隊員全天候駐點值守,常態開展義務巡防、校園護學崗值守、搶險救援、安保維穩等工作,為轄區群眾帶去實實在在的服務舉措,極大提高了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
“警企聯動+云辦理”助力人口管理
葉某常年在北京工作,房子一直租給別人。因常年不在家,房子經常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轉租給他人,最后水電欠費一大堆而無人承擔。前不久,葉某通過業主群添加了魏雅丹的微信,通過微信主動將出租房屋報備給魏雅丹。魏雅丹隨即上門核實情況,既保證了出租戶的權益,又有效地做好出租房的管理。
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管理一直是困擾社區民警工作的一個難題,開展上門入戶走訪是社區民警常用的方法,但常常遇到敲不開門的情況。為此,魏雅丹從房產中介入手,建立了由轄區10家房產中介加入的“房產中介群”,與中介公司形成聯動工作小組。房產中介公司成交一筆房屋租賃業務后,就將有關情況向魏雅丹報備登記。魏雅丹就可以“精準”上門,登記出租房屋。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備案登記出租房屋350余戶。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核實出租戶信息、掌握流動人口成為疫情防控的一道難題。對此,魏雅丹創新推出房屋登記、暫住證申辦“云辦理”妙招。她通過轄區的7個業主群,發布“云登記”“云辦理”的申辦條件,并充分調動網格員力量參與其中。在為居民辦理出入證時,負責發放出入證的網格員將出租房屋信息及需要辦理暫住證的人員信息發送至微信群,由她通過微信視頻通話、語音通話等功能進行在線核查,掌握轄區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的底數。
“花鄉先鋒+組織募捐”解決群眾困難
“大爺,您血壓都在正常范圍內,好得很,放心!”2020年10月23日,魏雅丹帶領花鄉先鋒服務隊的隊員為葉莊居委會的中老年人免費測量血壓。
2018年10月,為著力解決服務群眾不高效、不專業問題,魏雅丹聯合沭河、葉莊兩個居委會推動成立“花鄉先鋒服務隊”,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 34 名在職黨員參與為民服務公益事業,服務項目涉及醫療救助、創業指導、入學政策咨詢、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等 22 個專業領域,涵蓋群眾日常生活多方面所需。
為確保將“花鄉先鋒服務隊”專業服務第一時間送到群眾身邊,魏雅丹一方面會同居委會每周定期梳理群眾服務需求,及時聯系專業隊員上門服務,解群眾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利用周末、節假日組織“花鄉先鋒服務隊”在轄區廣場、小區開展定點集中服務,打響“專業、高效、無償”服務品牌,受到群眾熱烈歡迎。自“花鄉先鋒服務隊”成立以來,上門服務群眾264人次,開展定點集中服務13次,為群眾解決問題700余個。
2020年6月底,居民吳某到警務室找魏雅丹希望聯系“花鄉先鋒服務隊”專業人員幫助其女兒填報高考志愿。吳某表示其女兒去年因高考志愿填報不理想被迫復讀,今年希望得到專業人員幫助。獲悉該需求后,魏雅丹立即聯系指導高考志愿填報的隊員,在雙方約定地點幫助吳某女兒順利填報志愿,最終,吳某女兒以超過投檔分2分被東南大學醫學院成功錄取。
美好家園小區作為全縣治安復雜地區之一,精神病患者多、孤寡老人多是該小區的顯著特點。魏雅丹針對這一特點,逐一進行走訪調查,梳理排查出11名精神病患者、26名孤寡老人,并建立一對一幫扶檔案,先后幫助6名因家庭困難無力醫治的精神病患者申請免費醫療。目前該6名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已基本穩定。
在幫扶孤寡老人方面,魏雅丹自知她一個人力量單薄,便積極組織全所民警、輔警進行募捐,用于解決孤寡老人日常生活開支。每逢節假日,魏雅丹更是自費為這些孤寡老人送去慰問品,幫他們縫縫補補、洗洗涮涮。這些孤寡老人都發自內心地說:“我們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孫女,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氣?!?/p>
“警地聯創+微互動”化解矛盾糾紛
荀建國警務室成立于2006年7月,是宿遷市首個以社區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務室,先后被江蘇省公安廳評為“執法示范崗”“一級警務室”。作為荀建國警務室第三代社區民警,魏雅丹在感到壓力的同時,深知自己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她擔任社區民警那天起,就給自己立下“警務室就是我的舞臺,責任區就是我的天地”座右銘,用實際行動傳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并向“優秀社區民警的榜樣——李樹干”和荀建國看齊,更好地服務群眾。
如何固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2019年2月,魏雅丹抓住社區民警進居委會領導班子掛職的有利時機,與沭河居委會搭建“警地聯創”平臺,推動派出所與居委會形成“兩個支部一起建、組織生活一起過、群眾工作一起做、維穩處突一起抓、民生大事一起辦”的基層社會管理大格局,并將居委會納入沭河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主體范疇,在警務室設立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工作室,村居干部、社區警務助手、網格員進駐值守,確保矛盾糾紛即知即解。
此外,魏雅丹通過微信群與小區居民開展“微互動”,動員轄區群眾將發現的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發送到群內,社區民警及時跟進解決。她還定期在群里發送安全防范宣傳、公安業務辦理咨詢以及出租房屋報備等信息,在提高社區民警知曉率的同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后一米。魏雅丹的“居民好友”曾對她說:“你能深入我們每一個家庭很值得感謝,朋友圈有你,我感到很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