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類蔬果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有的還具有藥用價值,如苦瓜具有降血糖、助消化、明目、利尿的功能,很受大眾青睞。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和蔬菜生產迅猛發展,病蟲害日益成為限制瓜類蔬菜的重要因素。河南科技學院教授、河南省科技名人石明旺教授和劉彥文先生主編的《瓜類蔬菜病蟲害現代防治技術大全》一書,全面介紹了蔬菜生產中各種重要且常見的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和防治方法,極具參考價值與實用價值。
《瓜類蔬菜病蟲害現代防治技術大全》一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了黃瓜、冬瓜、南瓜、西瓜、西葫蘆 、瓠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瓜類蔬果常見的傳染性病害。第二章介紹了瓜類生理性病害,如南瓜旱害、西葫蘆蜂腰瓜、黃瓜苦味瓜、畸形瓜、花打頂等常見的生理性病害及解決方法。第三章介紹了諸如黃瓜、冬瓜等瓜類貯藏期常見的病害。第四章介紹了瓜類重要地下蟲害,具體包括諸如螻蛄類、蠐螬類、金針蟲類、地老虎類、種蠅類、沙潛類等常見的地下蟲害。第五章介紹了瓜類食葉及鉆蛀蟲害,如葉甲類蟲害、象甲類蟲害、蟋蟀類蟲害、薊馬類蟲害、瓢蟲類蟲害等常見的蟲害。該書圖文并茂,包含了數百張高清彩色圖片,直觀易懂,文字簡練,容易理解,是菜農、蔬菜企業技術人員、農技推廣人員的良好參考讀物。
根據《瓜類蔬菜病蟲害現代防治技術大全》一書所述,瓜類蔬菜常見的病害有以下幾種,且大多已經有了針對性的防治方法。第一,細菌性角斑病。這是大多數瓜類蔬果常見的細菌性病害,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下容易發病,其防治難點在于易與霜霉病混淆、用藥不對路,故而起不到防效。因此,農藥防治關鍵點在于對癥下藥,即發病初期用殺細菌劑,如中生菌素、噻菌銅、噻唑鋅、銅制劑氫氧化銅、松脂酸銅等。第二,霜霉病。這是瓜類蔬菜常見的低等真菌病害,下雨天容易爆發流行,多發于植物葉片。霜霉病的發病表現與細菌性角斑病存在細微不同:相對于霜霉病來講,角斑病斑小,顏色較淺,后期會穿孔;角斑病葉片對光看,有透光感。為了更好地防治,農戶需采取多階段措施:下雨前,瓜田需要使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預防;下雨后,則需要使用治療性農藥,如烯酰嗎啉、霜脲氰、氰霜唑等,同時還需要使用代森鋅等保護性殺菌劑。第三,疫病。這也是一種多發于瓜類蔬菜常見的低等真菌病害,多發于嫩莖、葉片、瓜等部位,下雨天容易爆發流行。發病初期表現為植株下部分葉片出現部分不規則黃色或黃褐色病斑,此時需要使用治療性殺菌劑,如烯酰嗎啉、霜脲氰、氰霜唑等,同時還需要使用保護性殺菌劑。第四,白粉病。這是一種多發于瓜類蔬菜的高等真菌病害,多發于葉片、葉柄、瓜藤等部位,在高溫環境下容易爆發流行。此類病加重后,部分農藥治療效果一般。此病發病初期表現為瓜葉上出現白色小粉點,此時需要使用乙嘧酚、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等治療性殺菌劑,還需要使用嘧菌酯、氟吡菌酰胺、醚菌酯、肟菌酯、百菌清等保護性殺菌劑。第五,炭疽病。這是一種多發于瓜類蔬菜的高等真菌病害,多發于葉片、瓜等部位,其病害轉播擴展速度快,容易爆發流行且在病重后有些農藥治療效果一般。發病初期表現為危害部位上出現圓形、長圓形、近圓形或半圓形黃褐色病斑,病斑旁邊有黃色的暈圈,此時需要使用咪鮮胺、苯醚甲環唑等治療性殺菌劑,還需使用嘧菌酯、吡唑嘧菌酯等保護性殺菌劑。第六,根結線蟲病。這種病多發于瓜類植物的根部,且地上植株部分發病時出現萎蔫現象。農戶容易將此病與枯萎病混淆,導致沒有對癥下藥,從而達不到防治效果。同時,此病發病時表現不明顯,容易錯過最佳防治時機。為了更好地防治此病,農戶要注意瓜園衛生,及時清除病株和雜草,并帶離瓜田集中銷毀處理,同時需要加強瓜田水肥管理,以免生長不良的植株帶上病到處傳染,以便早發現、早防治,發病時可使用使用噻唑膦、阿維菌素灌根處理。
綜上所述,瓜類的蔬菜水果在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使其產量更加高產穩定,人們需要對其常見的病蟲害進行精準地防治研究。在防治過程中,合理地使用農藥,防治蔬菜產品農藥殘留超標與環境污染。加強安全控制,快速、精準地識別病蟲害,是菜農和蔬菜生產工作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正確識別、診斷病蟲害的前提下,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防治對策和相關措施。
(徐達勛,男,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園藝(蔬菜)技術)
書名: 瓜類蔬菜病蟲害現代防治技術大全
作者: 石明旺,劉彥文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2333377
出版時間: 2019年3月
定價: 6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