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過程當中,農村教育問題一直是貫徹和落實該戰略的重要陣地,而農村體育教育作為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農村教育體系、增強農村教育整體性的必要內容。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農村體育教育事業發展還相對比較滯后,甚至在很多理論上都還處于空白的狀態。《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一書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成形式進行了全面且詳細的介紹,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
《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一書對新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該書首先對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創新路線等內容展開了論述和說明。在此基礎上,該書分析了新農村建設理論和新農村體育事業的相關理論,并且對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經濟學作用等進行了探討。之后,該書還以社會學為切入點,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時借助于國外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相關經驗和模式,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性的評價。最后,該書在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相關模式,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從總體上看,《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一書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的研究呈現出多角度、多學科相結合的特點,符合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現狀,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理論研究和研究方法。
該書在內容上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歷史沿革和現狀進行了介紹,重點分析了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首先,體育意識薄弱,對于體育發展缺乏全面的認知。在農村教育當中,學校的管理者長期處于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都比較傳統的農村,體育意識得不到有效的培養,所以其對于體育發展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其認為體育教育就是開展相應的運動教學,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是可以進行的,因而也沒有必要占用太多文化課程的時間,在這種觀念的作用下,使得原本就不被重視的體育課程在農村教育中的地位更加顯得若有若無。其次,體育場地較少、教學設備不齊全。在農村學校當中,直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學校沒有專業的體育場地,一般的體育教學活動都是在校園當中開展,而體育場地的缺少也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使得體育課變成了自由活動課,學生無法學習到專業的體育知識。少數擁有體育場地的學校,也往往會因為單一的用法和體育項目,無法將體育場地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另外,受到農村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設備相對比較缺乏,不利于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再次,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學人才。在農村學校當中,很多體育教師都是由其他課程的教師來兼任,其并沒有對體育教學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因而也只能是帶著學生開展一些基礎的體育活動。專業體育教學人才的缺乏,也為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針對農村體育發展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一書提出了發展農村體育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為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首先,農村教育管理者要不斷強化體育意識,全面加深對農村體育的認識和理解。該書在談到農民體育意識時,特別強調了要更正“勞動代替體育”的這一錯誤思想,建議在農村體育教學當中樹立起科學健身的指導思想,這對于農村體育教學的優化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農村教育管理者而言,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通過參加培訓互動、校外進修等形式,不斷強化對體育知識的學習和認識,全面認識農村體育教學的發展目標,平等對待體育教學和文化教學。其次,要加強農村學校的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建設,為農村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物質基礎。在農村體育教學當中,應該根據農村常見的健身運動項目對現有的體育場地進行科學的規劃,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來開展體育運動的項目,并且還要盡力對體育場地進行完善,從而使農村體育教學活動能夠得以更好地開展。再次,要引入專業的體育教學人才。農村教育管理者應該認識到當前在體育教學中專業人才缺乏所帶來的問題,積極引入專業人才,從而提高農村體育教育的整體水平。
農村體育教育作為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但是,受到諸多客觀條件的影響,農村體育教育發展還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面對這一現實條件,學校管理者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充分運用可以運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改善農村體育教學局面,提升體育教學的成效。《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對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對于促進我國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李武祥,男,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書名: 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研究
作者: 劉? ? 巍
出版社: 中國財富出版社
ISBN: 9787504731340
出版時間: 2009年6月
定價: 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