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芳
摘 要 以“財務管理”課程為切入點,研究PBL在我國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機制,作為實現教學過程內涵建設的重要創新突破口。以此期望探索出符合國情的PBL教學模式構架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落實高校人才培養功能,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內涵建設的目標,最終培養出符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高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財務管理 PBL教學模式 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1.050
Construc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Based on the goal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LI Linfang
(Chengdu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0)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the entry poi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 of PBL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way, we hope to explore a PBL teaching mode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et up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finally cultivate highly skilled applied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PBL teaching model;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0 引言
“十四五”開局,我國教育進入了整體抓質量的新階段,這是教育工作重心的又一次歷史性戰略轉移。高質量成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和衡量標準,這必然要求超越以前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而高等教育也必然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需要根據社會和企業的需求進行改革與創新,力求讓教學符合社會與企業發展的培養要求,教學模式更貼近學生的特點。“財務管理”作為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如何實現資本收益最大化,充分發揮資本配置作用和資本效率,適應新的經濟環境是財務管理的目標所在。另一方面,財務管理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運用價值形式對企業資本活動實施管理,從財務的角度保證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財務管理”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特點,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項目制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通過做項目主動地探索現實世界的問題和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領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改變過去教學的灌輸本質,使得學習更全面主動,為培養學生認知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得高校人才培養功能真正落實,內涵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
1 PBL教學模式的構建是踐行內涵發展的有效途徑
項目制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方法。指的是由學生設計、計劃、執行一個完善項目的學習過程,并且該項目最終產出一個面向公眾的結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內涵發展就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目的的發展方式。而人才培養的內涵發展是高校內涵發展的根本所在。加強教學過程內涵建設,做到人才培養與時代變化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就應該積極應對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的轉變,使教育教學由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將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改變過去教學的灌輸本質,更關注促發學生認知結構的轉變,從而使得學習更全面更主動。形成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高校人才培養功能才能落實,內涵發展才能實現。
《2020年地平線報告(教學版)》發布了高等教育界最受關注的6項新興教育技術與實踐,包括自適應學習技術,學生成就分析,教學設計、學習工程和用戶體驗設計提升,開放教育資源,擴展現實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教育應用,其中5項都在強調基于項目、問題、挑戰的學習,協作學習,聯結學習,過程式的視角觀察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看到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延續性。這是整個國際對于學習方式非常重要的變革趨向。近年來,我國高校對項目制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也開展了積極探索,目的就是要通過教學模式的變革使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被更多的學生分享,從而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和質量,培養創新人才。
探索出符合國情的PBL教學模式構架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落實高校人才培養功能,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內涵建設的目標。
2 PBL教學模式的構建框架
PBL教學模式的構建類似一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算法。課程標準里的核心知識和技能怎么融合到項目中去,項目設計實施的過程就是PBL落地的過程。把課程標準的信息“輸入”到項目框架里,項目成果和師生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反思又會反過來修正項目的框架,這樣不斷迭代的過程也就是AI自我學習的過程。
首先是搭建PBL教學模式的大框架,這是基礎算法。考慮到學生是PBL的初學者,需要更多的指導和過渡。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把課標中的核心知識與技能進行重構,并進行跨學科的整合,硬知識以視頻的形式全部移到線上講解,學生也可以通過慕課學習相應知識,同時在線下課堂做PBL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選取相應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融入與學生真實生活相關的項目實施中,在知識獲取和能力獲取中達到平衡。其中包括工具的運用和PBL核心要素的建立等。
其次是在大框架里嵌入小框架,也就是說線下的這個MVP必須包括PBL的關鍵步驟,包括設定好的探究問題,設定PBL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流程設計和成果展示,嚴格按照開發—測量—認知的反饋循環進行不斷修正,最后使得PBL成功落地。
對于大框架而言,線上“硬知識”+線下PBL是算法,課程標準里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就是需要輸入的“信息”;對于小框架來說,MVP是算法,PBL的設計和實施步驟就是“信息”,最終PBL要能成功落地就是整個AI系統不斷優化的結果(如圖1所示)。
3 PBL教學模式構建的具體實施步驟,以“財務管理”為例
3.1項目組老師跨學科集體備課,課堂形式可以分學科進行
財務管理環節還是由財務管理老師來上,提前分配統籌。以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藝格723大眾服務平臺”為例,學生在確立項目的基本方案后,首當其沖的是資金籌集的現實困難,這正好與“財務管理”中的利率和籌資模塊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有機結合起來。財務管理老師在分學科進行時,引導學生建立子項目“信用卡探秘”。經過師生反復修正,提出子項目的探究問題——我們如何讓人們了解信用卡消費。學生暢想了子項目的成果,有視頻動畫、漫畫、知識競賽等。為了避免教學目標與評價標準脫節,老師在建立教學目標時并不是幾個知識點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六個維度去設計(如圖2所示),清晰地展示我們希望學生最終能做什么樣的事來證明他們學到了。這里值得強調的是教學目標不只是列出我們需要學生達到的能力,同時還得列出學生能在什么場景下去使用這些知識,并且使用這些知識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學生通過在“財務管理”課程上“信用卡探秘”子項目的設計執行,對目前他們作為學生身份進行創新創業有直接幫助,能解決“藝格723大眾服務平臺”項目初創資金來源的問題。
3.2提前做項目細則和評價量表
由于“財務管理”除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還具有理論多,公式多的特點,教師需要把一些“硬知識”拿到線上去講,所謂硬知識就是重要概念的闡釋和公式的推導等,除了解決課時的問題,更多是便于學生能自主學習。教師在項目中要設計環節去檢驗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必要時需要把答題卷設計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除此以外,教師需要提前把項目細則(學生手冊)和評價量表明確地傳達給學生。
3.3項目的過程管理至關重要,這涉及PBL能否真正落地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做到言出必行,獨立思考,有效決策。首先要堅持SMART原則(Specific-詳細具體,Measurable-可以衡量,Achievable-可以達成,Result Oriented-以結果為導向,Time Bound-受時間約束),然后提供相應的分工表、項目墻、小組契約、解聘制度、時間管理工具等,給學生一個抓手幫助他們獨立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是一個好的決策。如果這些已經建立但效果還是不理想,這涉及更上一層的心態能力,需要鼓勵學生挑戰自己的舒適圈。另外,我們在課程時間安排上,要提前分配統籌,合理分配工作坊時間和學生自學時間。
3.4支撐課程
比如項目中涉及的采訪、合作、交流和溝通,需要在其他課程上得到訓練,比如“表達與溝通”,這些非認知學習與認知學習緊密相連,也是核心素養發展的培養要求。
4 PBL教學模式構建解決的關鍵問題與創新點
4.1 “財務管理”課程PBL教學模式的構建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一,本文研究的PBL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落地,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切實把教學過程內涵建設的目標落到實處。線上學習使得優質稀缺的教學資源更有可能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線下PBL使得教師更有空間把課堂教學指向學科素養和更宏大的育人目標,從而把每個學生的平衡與充分發展目標落地落實;第二,引入提高創新速度和效率的工具——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進行PBL項目的設計和管理,厘清教師在課程具體設計和操作上的思路;第三,立足于從學生真實生活出發去融合核心知識與技能到項目實施中,使學生看到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延續性;第四,從知識點和核心能力兩個維度建立多元評價機制,把細節推進到位。
4.2 創新點和突破點
研究PBL在我國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機制,作為實現教學過程內涵建設的重要創新突破口,這在過去的教學研究中還很少涉及。其次從更廣泛的意義來看,在中國教育改革與創新論述中,國內學者在對PBL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課程具體設計和操作上,特別在社科領域,還未被深入討論。本項目引入提高創新速度和效率的工具——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進行PBL項目的設計和管理,從而提高課程開發的效率。另外,在兼顧學習效率和深度學習方面,本文也有自己的視角。通過此研究,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從學生真實生活出發,設計和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項目,引入“互聯網+”資源,建立基于知識點和核心技能兩個維度的多元評價機制,嚴格按照開發—測量—認知的反饋循環進行不斷修正,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PBL教學模式構架在高校課程體系中。
參考文獻
[1] 湯小琴,燕春蘭.PBL模式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31).
[2] 鐘秉林,陳燕.大學內涵發展與質量建設的幾個問題——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教授訪談錄[J].高校教育管理,2014(9).
[3] 譚宏玲,李明,劉偉.干部教育培訓中“項目制教學”的實踐與問題探析[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1).
[4] 別敦榮.論高校內涵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16(5).
[5] 李敏.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制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創新研究——以課證融通課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為例[J].科技創業,2017(6).
[6] 郭彥青,馮建新,張利明.PBL教學法在高校翻轉課堂中的創新與實踐——以“高級統計與實驗設計”課程為例[J].教學研究,2018(3).
[7] 2020年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界最受關注的6項新興教育技術與實踐[J].浙江教育技術,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