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亮 劉炳圻
摘要:典型宣傳是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寶。通過典型宣傳能夠彰顯其身上寶貴的時代精神,引導公眾向榜樣看齊。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秉承西遷精神、抗戰遷陜精神,深入挖掘宣傳典型人物及團隊,凝練精神,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愛國不忘初心、奮斗牢記使命”,感召帶動行業從業者在新時代做出新實踐、新業績、新作為。
關鍵詞:典型宣傳 愛國奮斗 醫療衛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接續奮斗,從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先進知識分子,到黃大年、李保國、南仁東、鐘揚等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他們的感人事跡無不閃耀著愛國奮斗的光芒。
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黨讓我們去哪里,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業,哪里有愛,哪里就有家”“聽黨指揮跟黨走,代代交大人砥礪奮斗的精神內涵就是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當新中國建設發出召喚,當國家需要和個人命運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刻,彭康、陳大燮、鐘兆琳等一大批知識分子,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深刻理解“愛國沒有選擇項”的豐富含義,毫不猶豫投身交大西遷行列,為祖國西部高等教育事業貢獻了一顆璀璨明珠。內遷西北以來,在扎根西部的奮斗征程中逐漸形成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這是西安交大的價值坐標,也是新時代交大人不斷探索、奮發進取的動力源泉。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典型是觸得到的標桿。如何將愛國奮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對照身邊的榜樣找方向、找差距,讓愛國奮斗蔚為風尚,是新時代宣傳工作者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需要更多榜樣示范、典型引領,激勵全黨全社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干事創業,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典型宣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抓典型,更具意義的是要樹立精神上的榜樣,讓人們學習典型所體現的精神,讓典型身上的精神發揚光大。”在新時代背景下,更要注重對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通過挖掘其身上寶貴的時代精神,引導社會公眾向榜樣看齊、向榜樣學習。
典型宣傳,從發現典型、篩選典型開始。何謂典型?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典型宣傳就是要把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挖掘出來、推廣出去。代表性如何體現?從實踐中看,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時代性,即存在于一定時期或特定時代,能夠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二是先進性,即事跡突出,對全局有普遍意義。
醫院黨委高度重視典型宣傳工作,把大力學習宣傳先進典型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與“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結合起來,夯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通過典型人物和團隊的選樹與宣傳,在全院形成了樹典型、學典型、做典型、敬典型的良好氛圍。
一、從醫療衛生職業精神中育典型
一直以來,醫院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以一附院謝景奎教授為代表的地方病防治團隊,以民族大義為重,置個人安危為次,扎根病區,有的同志染病,有的長眠于病區,硬是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攻克了克山病、大骨節病,在揭示機制、用藥、治療標準方面取得了全國領先的一流成果,挽救了數萬患者的生命。醫生分國家,醫道無國界。自1971年來,醫院共派出30批121人次醫務人員援助蘇丹,2018年初,由交大一附院牽頭組隊的中國第34批援蘇丹醫療隊成立,援非期間,他們以過硬的技術,用熱情、智慧、努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贏得了當地患者和同行的信任與尊重,援外醫療隊全體成員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醫療援助任務,為促進蘇丹衛生事業的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健康水平、加深中國人民同非洲人民的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示了中國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從醫德醫風中育典型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醫院施秉銀院長,從醫36年來,始終堅守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一線,以精湛的醫術護佑百姓健康,以高尚的醫德詮釋大醫精誠,以卓越的見識引領醫院發展,贏得了患者口碑,收獲了同行贊譽,樹立了醫者典范,先后榮獲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中國醫師獎、全國醫德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入選“陜西十年十大影響力人物”衛生人物榜, “三秦優秀院長”“中國好醫生”等。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務部部長鄒余糧教授從匠心大醫到抗癌斗士,創造了醫學奇跡,又重新回到了工作一線,繼續為患者服務。他常說“一名醫生的戰場不僅僅是在門診和手術室,為群眾服務無死角,關鍵是要珍惜患者的這份信任。做一名醫生真的很幸福,只要你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就會發現,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樸素、最真摯的。”他也先后獲得“2018年度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中國好醫生”等榮譽稱號。
三、從有突出貢獻醫學專家中育典型
醫院典型宣傳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總原則,開展選樹宣傳工作。醫院腎移植科薛武軍教授,2013年其主持的“腎臟移植關鍵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我國現代醫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2018年移植團隊薛武軍教授又喜獲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肝膽外科呂毅教授多年來著力打造外科夢工廠,2010年,呂毅團隊率先在國內創建醫工交叉融合的現代外科技術創新研究平臺,外科夢工場誕生。建立至今,團隊已發表SCI論文10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36項,收獲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陜西省科技技術一等獎在內的多項大獎。2019年5月,由呂毅教授帶領的肝膽外科肝移植團隊和外科夢工場團隊共同實施的磁輔助快速肝移植術,將肝移植手術的“無肝期”由國際上報道的30-40分鐘銳減至9分5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四、從醫院普通員工中育典型
醫院宣傳部門深入挖掘廣大一線職工身上的閃光點。2018年7月17日,醫院急診科兩名臨產醫生緊張工作被刷屏,進而受到社會各方媒體關注。7月25日,市委主要負責人專門就此事作出批示:“姚芳蘭和李曉青身上所體現出的這種精神正是無數的大西安建設者們甘于吃苦、勇于奉獻、勤勤懇懇、忘我付出的為民服務精神,正是因為這些五星級‘店小二的共同努力,大西安的明天才會更加輝煌”。批示還要求市委宣傳部要廣泛宣傳報道,大力弘揚這種城市精神、城市正能量。市衛計委要在全市醫療系統內開展學習活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爭做市民群眾滿意的金牌服務員。2017年9月15日,一位在消化科就診的青年患者在洗手間大口吐血,沒有家屬在旁。醫院保潔人員發現情況后,迅速告訴門診張川護士。隨后,門診部的幾位護士迅速趕到,醫護人員將患者轉往急診搶救,協助轉運過程中患者呼吸驟停,出血量加大,生命危在旦夕。張川毫不猶豫跳上平車,跪在平車之上,為患者進行胸外按壓,盡管她滿手、身上沾滿了鮮血,絲毫不顧不管,終于死神被逼退,有效地心肺復蘇為患者的搶救贏得了時間,患者得到成功救治。這些普通職工的身上,體現出了工作為重,患者至上的崇高品格,經宣傳報道后,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五、從社會公益中育典型
義診走遍陜西,只為百姓健康的胸外科王健生教授為基層民眾的健康不辭辛勞,他堅持20年義診走基層,借助互聯網技術探索志愿服務新模式,走遍陜西省107個縣區城鄉的各個角落,開展健康宣教、健康查體活動,直接服務人口超過30萬,培訓以村醫為主的專業人員8000余人次,輻射人口超過兩千萬,始終奔走在守衛百姓健康的道路上。“全國最美志愿者”“陜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鄧景元康復志愿者團隊,每個周六,雷打不動,鄧景元醫生都會帶領團隊堅守西安市紅專南路社區,為居民義診,9年來從未間斷。在他的感召下,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在為居民服務的過程中,與社區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居民們稱他為“雷鋒式的好醫生”。
典型宣傳最終落腳點是要引導人們真學,使先進典型的精神榜樣成為人們的精神動力。近年來,醫院在典型宣傳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尤其是樹立了“從大山中走來,又向大山中走去”的我國著名的地方病學專家殷培璞教授的光輝形象。院黨委在全院乃至全社會開展“學習弘揚殷培璞教授精神 做新時代人民健康衛士”活動,通過“六個一”工程向典型學習,向榜樣致敬。
一是組建一支宣講團。在陜西省衛生健康委指導下,由醫院牽頭組建了殷培璞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有殷培璞教授的學生、救治資助過的患者、繼承大骨節病防治事業的骨科醫生以及青年志愿者等50余人。報告團以《他從大山中來 又向大山中去》《用生命幫病人拔掉窮根》《殷教授防治大骨節病的三個愿望》《緬懷,是為了更好的傳承》為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深情講述殷培璞近半個世紀扎根大山、服務病區的感人事跡和他防治大骨節病的點滴細節,深刻反映老一輩醫務工作者為陜西省乃至全國地方病防治工作做出的突出貢獻。報告團走進省衛生健康委機關、省內部分高校、各大醫療機構及全省10余個地市和縣區,歷時9個月,宣講22場,直接觀眾1.1萬余人。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生學習、傳承、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
二是展開一次大討論。學習殷培璞同志精神,就是要學習他攻克醫學難題、維護人民健康,對醫學事業幾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學習他深入人民群眾、與人民打成一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者初心;學習他情系人民疾苦、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的擔當與奉獻精神;學習他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學習他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防治結合、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醫院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西遷精神、抗戰遷陜精神和學習殷培璞教授精神作為醫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奮斗主題教育活動重要內容,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廣泛的動員、學習、研討,最終形成了“矢志不渝攻關、一生為民情牽、科學防治結合、扎根病區奉獻”的殷培璞教授精神。
三是開展一系列傳承活動。組織開展“立足崗位 做新時代健康衛士”醫療服務實踐活動,激勵鼓舞全院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功立業。醫院深入開展醫療幫扶工作,在基層病區成立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防診治中心和治療基地,救治當地大骨節等地方病患者,組建以殷培璞教授命名的骨科骨干醫師服務團隊,為已患大骨節病患者提供無償醫療服務。
四是建立醫學人文教育基地。在上級部門及領導的支持下,在麟游縣崔木鎮原殷培璞教授墓地和紀念館現有基礎上,協同發力推進殷培璞教授紀念館建設,打造陜西省醫學人文教育高地。并力爭成為全國性醫學人文教育基地。殷培璞教授事跡納入《醫學人文》課程。
五是推出一系列文化作品。建立一系列殷培璞精神傳播的文化載體,提出“一片一傳一劇”。創作文藝宣傳作品,以地方病防治為主要內容,以一附院人胸懷大局、愛國奉獻為主線,用紀實文學的方式拍攝一部紀錄片、完成一部人物傳記、創作一部電影,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學文藝作品。電影《信念一生》于2020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正式公映,獲得社會一致好評。
六是形成一種價值認同。通過殷培璞教授精神的廣泛宣傳,引導全行業醫務工作者樹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價值認同,將殷培璞同志的崇高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學先進、見行動、爭優秀、比奉獻,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以殷培璞教授精神宣傳為代表的的典型宣傳工作中,醫院始終堅持真實性、思想性、代表性、時代性相統一的原則,通過挖掘真人真事,實地調研采訪,展現典型人物和團隊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品格,并凝練精神,以點帶面,反映特定時代背景下醫務工作者胸懷大局、愛國奉獻的崇高精神。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弘揚典型的核心就是弘揚愛國主義,歌頌奮斗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愛國奮斗精神的正能量,讓弘揚愛國奉獻精神成為全體國人的自覺行動,把個人努力融入實現中國夢的不懈奮斗中,感召帶動行業從業者在新時代的做出新實踐、新業績、新作為。
參考文獻:
[1]劉明福,王忠遠.習近平民族復興大戰略——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的體會[J].決策與信息,2014,6(Z1):8-157+2.
[2]趙娜.典型報道應見人見故事——論典型報道的特點與缺失[J].青年記者,2019,36(12):55-56.
[3]劉宇.典型宣傳也要抓住時度效[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8-14.
[4]鄧曉東.不斷厚植先進典型生態土壤[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2(9):45-46.
[5]程力沛.論典型人物宣傳的創新策略[J].今傳媒,2019,12(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