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軍,別高松,王瑞琪,閆 超,龔淑芬
(池州學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之間有著明顯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一些偏遠山區的飲用水問題目前仍然不樂觀,存在以高山水、河水或者溪水為飲用水源地,不經處理直接飲用等問題[1]。根據2019年的兩會精神,美麗鄉村建設以農村治理的污染治理攻堅戰為主。而飲用水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地威脅到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為提升農村飲用水的水質合格率,以池州市為例,闡述了皖南山區農村飲用水當前的安全現狀,并分析了皖南山區農村飲用水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通過數據的分析,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及有效的治理措施。
調查對象為吳村、高村、肖村、馬衙街道、教育園區5個自然村的井水、河水和自來水以及平天湖景區,一共收集了66份水樣。對水樣進行編號,并注明對應采樣點名稱,然后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
2.2.1 檢測指標
遵循GB/T 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嚴格檢測所有過程[2],豐水期、枯水期分別展開檢測各一次,主要指標包含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和氨氮等常規水質檢測指標和大腸桿菌等其它水質檢測指標。
2.2.2 采集方法
采集時間為豐水期 (2020年9月左右)和枯水期(2020年12月左右),分別對池州市貴池區5個調研鄉鎮的河流的水樣展開了采集。水樣的采集時間為 早上6點至下午22點內。采集方法如下。
(1)自來水和井水的采集主要是從各村莊選取一戶人家進行采樣,采樣容積各600 mL,采樣容器為采樣瓶和滅菌玻璃瓶。采樣4 d,每天采樣一次。滅菌玻璃瓶采樣1 d,1 d采樣一次。采集井水時應該用采集水樣預先洗凈水質采樣器。采集時應將采樣器放入井水液面下4 m內。
(2)河水的采集是從各村莊附近選取的一條河流進行采樣,河水的采樣容積也為600 mL,采樣容器為采樣瓶和滅菌玻璃瓶。連續使用采樣瓶采樣4 d,同時使用滅菌的玻璃瓶采樣1 d。特別注意的是應該在相對穩定的水質的區域采集河水,在補給水的入口處避免采集水樣,如果水樣在相對混合均勻的區域采集,通常水樣在水面以下0.5m位置進行采集。如果采樣區域有較多的其他雜質以及浮游植物,采樣不應該在此區域進行。
2.2.3 評價標準
水質檢驗的結果需要遵循三個標準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進行評價,根據監測的水質結果對比標準值判斷水樣中有無指標不符合相應的要求。
本次監測范圍涵蓋貴池區5個行政村,江口水廠和民生水廠分別為主要供水來源,均達到8萬t/d的日供水能力,部分山區居民以高山水和井水作為飲用水,池州市居民的日常自來水來源于貴池區殷匯鎮秋浦自來水廠供水工程和大渡口經濟開發區(石臺工業園區)供水工程等供水工程。
3.2.1 地表水合格率
本次監測地表水的水源總共30份的pH值、大腸桿菌總數、細菌總數、氨氮、總氮、總磷、COD這些項目的數據。這7個項目的各個總合格率分別為pH值(100%),大腸桿菌總數(68%)、氨氮(100%)、總氮(83.3%)、總磷(100%)、COD(93.3%)。各個地方的河水大部分都能夠達Ⅲ類水質標準。
3.2.2 井水合格率
本次監測井水的水源共30份的pH值、大腸桿菌總數、細菌總數、氨氮、總氮、總磷、COD這些項目的數據。項目的各個總合格率為pH值(100%),大腸桿菌總數(33.3%)、氨氮(100%)、COD(83.3%)??傮w來說各地的井水中大腸桿菌總數未達標,水質狀況一般。
3.2.3 自來水合格率
本次監測自來水的pH值、大腸桿菌總數、細菌總數、氨氮、總氮、總磷、COD共6份。項目的各個總合格率為pH值(100%),大腸桿菌總數(85.6%)、氨氮(100%)、COD(100%)、細菌總數(78.3%)??傮w來說該地區的自來水總體狀況相當對略好,但自來水中檢測出大腸桿菌總數數據仍有部分不達標,是主要影響自來水的水質合格率的因素。
通過相關指標在豐水期和枯水期的合格率的對比,得出了豐水期水樣的總氮和COD的合格率相對枯水期的較高,其他指標變化不大,是因為豐水期的河流處于汛期,河水流動較快,水質更新及時,枯水期時河水積流,又加上居民使用的生活污水的影響,導致了河水豐水期的河水總氮、COD和井水的COD合格率的顯著提高。結果如表1、表2。

表1 豐水期水樣的合格率 %

表2 枯水期水樣的合格率 %

表3 井水和河水豐水期與枯水期檢測結果統計
從表3的監測結果中得知,井水和河水在枯水期的水質衛生狀況顯著優于井水和河水在豐水期的水質衛生狀況。一是,夏季豐水期有較多貯存的集水,絕大部分是由地表水的引流河流、井水和天然降雨引起的,豐水期又因為降雨頻率多、雨量大,大量的雨水將外環境的污染物沖刷流入河水中,農村耕地使用的農家肥和含氮化肥危害顯著,同時也是造成微生物學、總氮以及氨氮等指標超標的根本來源。二是,為方便集水,水井大多數都建在露天和低洼的位置,井口的加蓋不嚴甚至不加蓋的情況也是直接導致污染發生的基本環節。通過分析井水和河水兩個水質不同時段的監測結果,可見自然降雨的含量直接對水窖水質的衛生狀況產生影響,因為枯水期分布在此地區11~12月份和次年的元月份,天氣屬秋冬少雨,也是全年人畜用水量最少的季節。多數井水和河水大部分露天,井水備用采用滲透的地下水貯存。大量來自外界地表的污染物可以隨雨水匯入井水和河流中,又加上枯水期分布在全年最寒冷的季節,微生物也處于繁殖相對靜止的狀態,所以在井水和河水水質檢測項目中枯水期檢測微生物指標的比豐水期檢測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豐水期的細菌總數超標率由83.3%下降至枯水期的66.6%;豐水期的糞大腸菌群超標率由50.00%下降至枯水期的16.6%。
池州市貴池區農村飲用水水質總體良好,自來水水質合格率主要受大腸桿菌總數超標的因素影響。微生物指標除去后,合格率達到100%,表明微生物指標超標是總體水質中導致合格率降低的主要影響因素,這與很多來自國內的農村飲用水研究相一致[3~5]。從檢測結果中可以看出,大腸桿菌以及菌落總數是貴池區農村飲用水水質中影響合格率的主要指標,糞便以及污水可能對該水源產生影響。
呂繼榮[6]、史志瑛[7]等均報道過此種情況,介水傳染病發生在農村飲用水中的可能性及風險較高。該地區在此方面應該注意,提高自來水質量,加強集中式供水的末端處理,加強衛生管控。經調查池州市貴池區的飲用水主要以井水為主,改變人民飲用水安全意識和提高飲用水質量很重要。
(1)新農村建設需要面對生活污水排放問題。飲用水安全不僅在于向農民提供優質的飲用水,而且還應對農村污水的排放加強管理。農村飲水工程應將排水與飲水安全結合起來,并按照自身要求建立農村排水系統,從而改善飲用水質量[8~15]。
(2)自來水廠需要加大對水處理工藝以及管網的建設,加大凈化消毒設施設備的普及力度。適當地增加長途輸水工程二次消毒程序。產水環節嚴格按照凈化消毒的程序執行,保證可以正常運行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定期檢查和維修輸水管道,以防止應用水被未經維修的管道污染。
(3)保護水廠水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加強保護,確保水源安全。政府應協調解決水利,環境保護,畜牧業和采礦業中利益的沖突。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重點確保農村旅游區飲用水安全,加強化肥及農藥方面對面源污染的管理、農村垃圾的有機污染、城鎮以及鄉村衛生院的水污染等。開采礦山和其它能源時應避免重金屬污染的影響,也應預防污染水源的事情發生[16~19]。
(4)提升農民飲用水安全的認識水平,完善農村自來水收費制度。很多該地區的農民對飲用水安全和水資源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足。仍然有許多農民飲用井水和其他地表水。建議對飲用水源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并加強水費收取管理制度,參與式管理村民的飲水安全工程。村民應共同管理村里的小型項目。其次要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意識,加強相關宣傳力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