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強,周紫英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人口數量和企業活力是影響地區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為了提高經濟活力,一些地區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例如減少招商引資的審批步驟,為創業提供資金支持,降低安定和吸引人才的門檻 。這些優惠政策的提出吸引了勞動力人口的流入,相對勞動力素質高的人群和專業技術型人才可促進地區科技發展;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的則可選擇中小企業發展,這些企業所在區域的數量及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力。另外由于人口老齡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地區經濟活力,地區也應該在這方面給出一個合理的政策方案。
從人口變化趨勢和企業活力變化的角度,分析了對區域經濟活力變化的影響。當地區流入人口增多時,也會刺激企業活力的提高從而促進經濟活力的增長[1,2]。反之,若勞動力人口往外流出,則說明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差,經濟活力也會呈現低迷狀態。以北京市為例,構建R型類聚分析模型,分析了該地人口變化與企業活力變化對經濟影響。
選擇北京地區,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以勞動力,老齡化程度,總人口和人力資本積累作為評價指標,建立R型聚類分析模型[3~5]。以人口變動趨勢對經濟的影響為總體指標,主要分為4個方面:勞動力數量的年度變化、人口老齡化程度、人口總數的年度變化和人力資本積累的年度變化。其中,x1表示年勞動力變化,x2表示年老齡化程度,x3表示年總人口變化,x4表示年人力資本積累變化。
通過對人口變化對經濟影響的4個評估指標進行定性分析,發現指標之間可能存在很強的相關性。使用SPSS對數據執行R型聚類分析驗證。相似矩陣如表1。

表1 相似度矩陣
根據相似度矩陣,可以得出年勞動力變化,年老齡化程度與年總人口變化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結合模型分析,勞動力數量增加、地區的老齡化程度低、 勞動力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該地區的經濟就越發達,而人力資本可以激活企業活力并影響經濟活力。
在研究企業活力變化對經濟活力的影響時,共選取6個指標:1-標銷售利潤率、2-基金利潤率、3-設備技術、4-利潤總額增長、5-決策速度、6-組織目標和環境條件,全部采用7點計分法,見表2。

表2 七級評估表
相關系數矩陣如下:


從結果分析可得:公因子值前的3個特征λ1=2.126,λ2=1.854,λ3=1.050。3個公共因子對樣本方差的貢獻率達到83.843。使用SPSS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共因子的方法顯示,變量y1,y2,y3,y4和y6解釋了超過80%的因素。這些變量與每個公因子均具有良好的相關性。方差解釋顯示方差程度y4,y5和y6可以解釋90%以上的方差。從旋轉分量矩陣中獲得包括變量y4,y3和y1的公因子一,并將其歸類為增長能力。對于包括變量y3,y5和y6的公因子一,將其歸類為適應能力。公因子三包括變量y2和y1,將其歸類為獲利能力。
勞動力比例增加、老齡化程度降低可以增加北京的經濟活力。加大人才吸引力度、降低落戶門檻,延遲公民退休年齡、支持新興企業等。采取措施提高企業的增長能力、適應能力和盈利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生存率和活力,從而提高北京的經濟活力。可以得出每個組件的負載并得出結論,各個變量的整體改進可以有效地提高這3個功能。影響增長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總利潤的增加。企業可以通過增加總利潤來大大提高增長能力。為了提高企業的適應能力,也可以通過提高決策速度來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活力。
選擇公司存活率(k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k2),凈人才流入率(k3),人才提供及需求分配(k4)。對于經濟活力評估指標系統,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模型[6,7]。用i=1,2,…,19指北京、重慶等19個城市。i城市k1,k2,…,k4的價值[ai1,ai2,…,ai4]構造矩陣B=(aij)19×4。
如圖所示,使用SPSS軟件可獲得相關矩陣的前4個特征根及其貢獻率(表3)。

表3 方差解釋
可以看出,前3個特征根的累積貢獻率大于86%,主成分分析效果更好。 選擇前兩個主要組成部分進行綜合評估。表4顯示了與前兩個特征根相對應的特征向量。

表4 組件數據評估分析
由此可以得出兩個主要組成部分:
(1)
(2)
通過分別加權兩個主成分的貢獻率,構建一個主成分的綜合評價模型。
M=0.3642z1+0.2952z2
(3)
通過將每個位置的兩個主成分值帶入上式,可以得到每個位置的評估值排名和綜合評估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19個城市經濟活力排名
用二級模糊綜合評價法[8,9]分析影響重慶經濟活力,選取城市GDP 和人才吸引,城市人口變化、企業活力變化作為重慶判斷經濟活力的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以全面衡量重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區域競爭力。
重慶的經濟活力評估指標與權重如表6。根據重慶的經濟活力,14個指標被分為城市GDP和人才吸引(U1),人口變化(U2),企業活力變化(U3)這三個因子集,利用這三個因子集對重慶經濟活力進行綜合評定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表6 重慶市經濟活力評估指標與權重
設置指標權重,一級指標權重是:
A=[0.4,0.3,0.3]
二級指標是:
A1=[0.2,0.3,0.3,0.2]
A2=[0.3,0.2,0.2,0.3]
A3=[0.2,0.2,0.1,0.2,0.1,0.2]
通過一級模糊綜合評判得到各子因子集:
B1=A1R1=[0.2350,0.255,0.31,0.145,0.055]
B2=A2R2=[0.2050,0.21,0.265,0.14,0.18]
B3=A3R3=[0.195,0.16,0.26,0.19,0.175]
二級綜合評價指標為:

根據最大隸屬原則,最大值為0.2815,所以重慶市的經濟活力評估被認為是一般性的。 為此,建議的解決方法如下[10]。
(1)加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集成電路、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
(2)引入和吸引人才戰略,降低進入門檻,引進創新型人才。同時需要加大對地區教育投資,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
(3)刺激不同市場的活力 (企業活力),促進國有資本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并且積極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4)調整和創新地區消費結構。人口老齡化加速,對于這批消費群體,可在健康、醫療及養老產業等方面進行市場消費調整。
本文通過R型聚類分析模型,發現主要的4個指標對經濟活力均有重要影響。又利用因子分析和SPSS對數據處理,但由于主因子反應經濟活力單一,所以通過因子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來計算因子總得分,評定各城市經濟活力帶來的綜合競爭力的提高。這樣對經濟活力的評定更加準確和嚴謹。從而發現靈活的運用模型構建,可以定位到中國東部、西部和北部的城市,并且選擇影響經濟活力的不同關鍵因素作為評估指標,以便不同的城市接受不同的經濟政策。各地發展狀況不同,用點-線-面的方法加速中國經濟發展,所以中國的綜合競爭力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