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期《產業振興看農投》介紹農投集團大科技板塊載體——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和大產融板塊載體——黑龍江省農投產業融合發展有限公司。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生物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以生物技術為核心動力,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這,已經成為實現中國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有力推手。
作為全國重要農業基地的黑龍江省,肩負著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龍江農業的發展也勢必加快中國農業的發展進程。結合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努力實現產學研一體,助力龍江農業邁入新時代,2019年,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開啟嶄新歷程。
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常玉春:“農投生物科技(種業)公司是農投集團大科技板塊載體,通過推動全省動植物種業資源整合,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種業體系,建設農業芯片高地,培育和推廣寒地黑土粳稻、玉米、大豆高產品種,讓龍江擔當起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重任。”
以科技為支撐,推動農業產業資源整合,構建高質量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農業高新技術高地,農投生物(種業)全力以赴,蓄勢待發。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銘豐:“創新引領發展,科技贏得未來,農投生物科技(種業)依托龍江農投的資本、市場、文化等資源,打造黑龍江省生物技術產業的核心企業,著重整合黑龍江各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及農業企業的優勢資源,以科技做支撐,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延伸農業產業鏈,開啟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篇章。”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農投種業、農投牧場、農投飼料、農投肥業為主要實體產業,以畜牧養殖、動物營養保健技術開發等重要項目為支撐,融入科技研發,為龍江畜牧業發展夯實了基礎。
2019年7月成立的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公司經營范圍涵蓋了生物科技產品、水產養殖、家禽飼養、畜牧飼養、動物營養保健技術的開發、推廣、咨詢、轉讓服務等內容。在食品生產經營方面,包括肥料、農用微生物菌劑、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李銘豐:“作為科技板塊重要一員,農投生物科技主要在動保、牧業、飼料、疫苗、工業大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方面開展業務,力爭通過‘實體+資本’的形式,打造農投集團生物科技優勢產業鏈。”
農投生物公司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力量,不斷整合黑龍江省的畜牧業資源,打造產業鏈條,力求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從而推動全省畜牧業的研發創新,最終實現“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在農投一號牧場,農投生物公司按照小規模、大群體、可復制的原則,穩步推動生豬養殖項目,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牧業發展部項目專員周雙:“我們是通過打造眾多的農投牧場,以至于后期可能達到百家千家牧場,作為一個平臺建設,整合黑龍江中小散戶這種養殖規模。”
黑龍江省作為產糧大省,擁有優質的原料資源,農投生物公司在穩定傳統飼料產業的同時,積極布局生物飼料,齊頭并舉的產業模式,為我省飼料產業在“禁抗”政策下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不只是農投牧場、生物飼料,農投生物公司還致力于整合省內精銳科研力量,共同研發獸用生物制品的全方位一體化平臺服務。
企業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聚焦著力點、放眼全行業。為了引領新型肥料的全面升級,土壤改良、全程營養、減量增效、品質提升、綜合服務這5個發展領域成為了農投生物公司的靶向目標。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農化事業部總經理王大勝說:“以測土配方施肥為核心,以數字化、標準化、精準化為原則,把控生產環節;以自信、誠信、用心、創新來服務農戶;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這里是黑龍江省農投種業有限公司。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研發和培育龍江良種,建設科研成果市場轉化平臺,農投種業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將寒地黑土粳稻、玉米、大豆等高產品種推向全國乃至更為廣泛的市場。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英杰:“種業板塊是集團大科技板塊的重要支撐,整合黑龍江省優勢品種,加快品種迭代,培育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的品種,兼顧國際市場品種的需求;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國際市場,尤其是俄羅斯市場,實現農投種子走出去,開辟種業快速發展的新篇章。”
黑龍江省農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農業部首批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現由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股。農科種業公司是一家集水稻、大豆、玉米品種的研發、生產、推廣和服務于一體的混合所有制創新型企業。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春平說:“作為我們黑龍江省的種子行業的龍頭企業,龍科種業有義務更有責任,為黑龍江的農業快速發展強大,為讓黑龍江的農民更幸福,做出自己應有的歷史擔當。”
踏踏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不做表面文章,嚴謹務實求真,如今的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正邁著堅實的腳步砥礪前行。
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科技(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曉東:“以人性化管理為核心,建立標準、簡約、書面、透明的管理制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著力打造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的現代農業科技型企業。”
曙光在前,夢想在心,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龍江生物(種業)躋身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前列,這是企業所有員工為之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李銘豐:“作為新一代農投人,我們一定要乘勢而上,努力奮進,用明德、奮斗、創新、卓越的發展理念,積極工作,干事創業,全面助力龍江農業更高更快更好地發展。”
聯通的世界,共同的發展,如今,產業和貿易形態的日益豐富使得產業融合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產業融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依托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的互通互融,實現信息技術革命成果的產業化。而黑龍江省農投產業融合有限公司正是看準這一發展契機,全面融合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力求找到發展的新出路。
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常玉春:“農投產融公司是農投集團大產融板塊的載體,該公司以推動鄉村振興為己任,依托龍江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圍繞休閑農業、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構建一產接二連三的新發展模式,努力讓龍江農民更幸福、農村更美好、農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
黑龍江省農投產業融合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農業產業鏈為依托,對接農產品貿易、加工產業鏈接、農業服務和商業服務,是公司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宗旨和定位。
黑龍江省農投產業融合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秉坤:“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產是距離農業生產最近的產業,而始建于1962年的黑龍江省馬鈴薯原種繁殖場在劃歸到農投產融公司后,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產主力軍。如今,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原種場正由傳統農耕方式向新型農業方式逐步轉型。
龍翔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原種場自己的合作社,從名不見經傳到資產近千萬元的國家級示范社,原種場職工們付出的艱辛絕非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黑龍江省馬鈴薯原種繁殖場行政副場長李曉峰介紹:“我們合作社有三個特點,一是土地是國有,二是社員身份是職工,三是職工通過承包五公頃國有土地,以帶地入社的方式將土地交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充分發揮現代農機設備的強大力量。”正是這種不同于其他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帶動了原種場職工的熱情和積極性。
黑土地孕育著生命和希望,一代又一代農場人在這里扎根、在這里耕種,他們樸實無華,他們勤懇善良,他們期待播灑汗水,迎來豐收。
作為原種場下轄的農業分場,巨源良種場主要從事水稻種植、水產養殖和生豬養殖。
黑龍江省巨源水陸稻良種場場長王新介紹了魚池改稻田示范基地的特點:“十年前,它是用于淡水魚養殖,魚池的糞便沉淀對水稻的生產非常有益。”
土壤潛在肥力高,氣候條件良好,巨源良種場種植的綠色無公害水稻不僅質量上乘,而且口感香軟,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一方領地。
農業耕種是一產的基礎保障,農業生產和管理方式也同樣重要。近年來,解放農民雙手的土地托管成為新亮點。
黑龍江省農業開發建設總公司黨支部書記李繼成:“如果把土地成片交給我們來種,我們統一采購農藥、種子和化肥,節約一部分成本。農投集團另外一個公司大數據公司與銀行有合作,有專門的土地托管金融產品,這樣基本上能夠實現秒貸。老百姓把土地交出來之后等著收糧就可以了,最后還可以二次分紅,總體算下來的話要更劃算。”
一產做基礎農業,二產聚焦加工業和對外貿易,成立于2019年的黑龍江省農投國際遠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中俄兩國交界的黑河市,隨著企業的逐步擴大,遠東國際已經扛起農投產融公司二產的發展重任,處在穩步前行中。
黑龍江省農投國際遠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明:“以黑龍江為界,境內、境外豐富的農業發展資源是我們可依賴的,要面向國際、國內的兩個市場發展集進出口貿易、農產品綜合加工、農業服務、倉儲以及境外開發五大板塊充分融合的現代國際化農業產業類的企業。”
黑河市地域遼闊、資源豐富、農業發達,對于糧食貿易來說優勢顯著。在黑河市自由貿易試驗區,農投集團投產建設的產業園區在未來也將為遠東國際的經營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黑龍江省農投國際遠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保平:“園區內主要投資兩個項目,充分利用自貿區的互市貿易政策以及俄電的優惠政策,形成核心競爭優勢。”
農投產業園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30至40億元,利稅也將超過億元。
貿易要尋求多元化,遠東國際公司選擇了北安農墾天運公司開展中草藥收購方面的合作。
黑龍江省農投國際遠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士江說:“元術、赤芍,包括金蓮花幾個產品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對內貿易涵蓋糧食作物和中草藥材,對外貿易自然就要依托黑河市位于中俄兩國邊境的獨特地理優勢。遠東國際公司遵從“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不僅針對生鮮及加工類食品的進口,還將合作步伐拓展到了境外合作種植領域。
在大農業跨時代發展的當下,農投遠東國際將整合優勢資源,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國內倉儲、加工、貿易有效銜接,迎接嶄新的未來。
這里,是位于哈爾濱市中央大街的金谷大廈,也是農投產融公司三產的主要陣地。隨著世界旅游及商貿合作的迅猛發展,中國酒店業正迎來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實現酒店集團化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增加內生動力的關鍵所在。
黑龍江省農投產業融合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光輝:“公司以金谷大廈為旗艦店,整合金谷商務、北京龍馬賓館、大連松江賓館、農科教結合培訓中心等,通過融入集旅游、康養等多種經營方式,成立一體化酒店連鎖公司,統一標準化運營。”
成立至今,金谷大廈沉淀了海量的經營化數據,這個品牌更是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作為省內地標商業名片及文化旅游的標簽,黑龍江金谷大廈有限公司構建了集辦公、商旅、住宿及購物休閑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農投產融公司的三產企業除了金谷大廈,還包括黑龍江省天倉糧油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天倉糧油有限公司在完成糧油貿易業務的基礎上,積極盤活資產開拓新項目,著力農業技能傳授和農民能力素質培訓方面的工作。
楊光輝:“天倉糧油借助龍江農業高校的師資資源,牢記‘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使命,圍繞龍江農民所關心的種植、營銷、品牌等內容,將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
開辦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建設具有專業技能的新型農民隊伍,這一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穩固一產、帶動二產、發展三產,全新的發展模式勾勒出一幅農投產融公司的未來發展盤。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切入點,集聚農業產業要素,助力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投產融公司正在蓬勃發展中。
于秉坤:“農投產融圍繞龍江農業短板及農業產業弱項,從農業產業融合角度出發,對龍江農業產業鏈進行補鏈、延鏈、壯鏈,確保實現以一產為主的接二連三,確保實現鄉村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解決三農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