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文道
(玉林市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廣西 玉林 537000)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環境經自然的或人為的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與安全、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過程。廣西地處祖國南疆,既沿海、沿江,又沿邊,整體地理條件和氣候特點比較特殊,這為外來生物提供有利入侵條件,隨著近些年國際貿易發展速度加快,再加上經濟發展提速,廣西外來生物入侵情況較為嚴重。外來入侵生物會影響到廣西的生態系統和環境安全等方面,要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分析外來入侵生物對于廣西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控對策,有利于保持和改善自然生態平衡,達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當前廣西的外來入侵生物超過了180種,其中植物種類超過了90種,動物超過了60種,此外,還包括菌種和病毒以及原核生物等。當前外來入侵生物已經影響到廣西本土的生態環境,其中,對農林牧漁業影響最大。表1列舉了部分廣西重要農林外來入侵生物。
廣西外來入侵生物物種主要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以及陸生植物、水生植物等。廣西農林外來入侵生物中最大的物種為陸生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等),其次是陸生無脊椎動物。
外來入侵生物的入侵途徑包括以下三條:第一條是人類有意的引入,例如闊葉豐花草最開始龍州作為飼料引入進來。在20世紀80年代福壽螺作為高蛋白食物引入,通過人工養殖并擴散開來。第二條是通過人類互動,無意間傳入。廣西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都會具有大量的游客流入,一些游客可能會無意間成為入外來入侵生物的傳播媒介。一些外來入侵生物可以粘附在交通工具和游客行李等進入到廣西地區,例如三葉鬼針草可以附著在人畜和貨物上進行傳播。廣西檢驗檢疫部門每年都會在入境口岸截獲大量的有害生物。第三條是利用自然力量傳入,一些入侵生物的種子可以借助風和動物擴散,例如飛機草,其在20世紀開始從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通過風力傳入廣西,當前在廣西邊境地區都有分布。
廣西外來入侵生物入侵主要方式還包括跨區域物資調運,尤其是進行種子、種苗、水果和木材等物資調運時,一些外來入侵生物從疫區進入廣西,引發較大的入侵危害,如椰心葉甲極有可能是隨著苗木調運而進入到廣西的,擴散傳播并威脅到當地生態環境。此外,在調運外地草皮或苗木的過程中,有可能攜帶紅火蟻,導致其在廣西各地市間擴散危害。

表1 部分廣西農林重要外來入侵生物情況
生態系統功能正常,可以維持生物多樣性,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狀態,但是發生生物入侵之后,外來入侵生物可能會與本地近緣物種進行雜交,影響到本土物種遺傳物質的多樣性。同時,外來入侵生物也會影響生態系統功能的穩定,如植物類外來入侵生物會爭奪生態系統中的養分和水分,不利于保持土壤的營養和水分動態平衡,導致原有生態系統完整性受到破壞。此外,受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將會一定程度影響到大氣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導致區域小氣候可能會發生變化。
外來入侵生物適應性和競爭性強,加之在侵入地沒有原生境生態因子的制約,很容易繁衍形成大面積的群落,并成為入侵地優勢生物種群,其會侵占本地生物的生態位,嚴重擠壓本地物種的生長和生存空間,引起本地物種種類和數量大量減少,甚至會導致局部的本地種群滅絕,造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影響。
環境安全是人類生活的基礎,外來生物入侵之后,因為繁殖速度比較快,將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還會引發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導致當地環境安全受到威脅。例如福壽螺在水中會分泌很多的代謝物和糞尿,導致水體中的溶解氧不斷降低,改變了水體原有理化性質,從而引發水土生物死亡,導致水體發黑變臭;福壽螺還通過進食,不斷富集水體中的重金屬元素,福壽螺死亡之后,重新釋放富集的重金屬,會引起水體二次污染問題。
我國外來生物入侵防控機構主要是農業、林業和檢驗檢疫等部門,但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再加上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因此防控效果不盡如人意,例如入侵廣西的紫莖澤蘭,對于農林業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但是相關部門未引起足夠重視,錯失控制其擴散的最佳時機,該外來雜草有逐年蔓延的趨勢,已經一定影響到廣西農牧業發展。因此廣西需要建立部門間協調合作機制,促使各部門增強交流與合作,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1.加強監測
通過開展監測,可以快速了解外來入侵生物發生狀況及發展趨勢。為了做好這項工作,首先需要開展入侵生物普查工作,建立完善重要外來入侵生物基礎數據庫;定期定點開展日常監測工作,逐步建立外來入侵生物情況定期報告制度;要共享整合各部門監測工作成果。近些年,廣西農業部門和林業部門已經開展重點入侵生物情況調查,并建立了工作數據庫,農業部門還記錄整理了重點農業入侵物種情況資料,并且繪制入侵物種分布情況圖,但是各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導致一個部門不夠了解其他部門的監測情況,各部門監測數據不能進行有效整合,監測工作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
2.建立早期預警體系
要實現有效防控外來入侵生物,必須建立入侵生物早期預警機制。在各部門互相共享監測資料的基礎上,還要保持中央到地方信息上下傳遞渠道的通暢。應充分利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強力支撐開展專業鑒定、評估以及預測等工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建立快速反應體系
要成立反應指揮部,如果監測到新的外來入侵物種,立即啟動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提出科學的外來入侵生物防控策略,統一組織協調農業、林業、環保、檢驗檢疫等部門統一行動,形成聯防聯控之勢。要確保快速反應機制的高效運轉,廣西各地區要加大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專項資金投入,保證快速反應工作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并做好應急物資和防治設備儲備工作。
廣西地區要建立外來入侵生物風險評估體系,進一步明確外來入侵生物的種類、分布等情況,科學研判外來入侵生物可能會對本地區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等帶來的損害,為早期預警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明確重點監測對象,并制定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當前國家有關部門深入開展了外來入侵生物的相關研究,但是省級所開展的研究工作相對較少,我國生態系統類型比較豐富,某一入侵生物在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可能發展到另外一個地區就開始變得不安全,因此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統一的風險評估系統的基礎上,隨后逐步建立完善省一級的風險評估系統。
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工作需要全社會的一起努力,要做到全民參與防控工作。廣西各地區需要提高宣傳和教育的工作力度,不斷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引導全社會主動參與外來入侵生物防范工作。因此,農業、林業和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宣傳工作,積極與媒體部門合作,利用多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及普及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增強外來入侵生物防控能力。
因為外來入侵生物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再加上廣西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特殊,很容易發生外來入侵生物入侵情況,因此廣西各地區需要完善外來入侵生物防范工作機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物入侵的負面影響,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