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謙 張海春 張 虎 馮圣福 張 海
獨山子石化設備檢修公司 新疆克拉瑪依市 833699
某化工廠某產能60 萬t/ a 裝置共有38 臺軸流式空冷風機,主要是對溶劑管線進行冷卻, 轉速為318r/ min。近年來,該裝置的風機故障頻發,在運行3個月左右時,軸承振動逐步上升,伴有異響,并且有風機搖擺現象,嚴重時甚至出現軸承滾珠脫落等現象。如不及時檢修,風機擺動過大時葉片可能碰磨風筒,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軸流風機主要由葉輪、機殼、轉子、軸承等零部件組成,支架采用型鋼與機殼風筒連接,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風機軸承結構圖
針對其中某臺風機在一年內的檢修統計如表1 所示。

表1 某臺風機檢修統計表
經過對風機的拆檢,發現故障大多出現在軸承部位。進一步對拆卸下的舊軸承進行拆解和檢查,發現軸承內的潤滑脂已經變成黑色油泥,有的甚至連油泥都沒有,完全都在干磨,如圖2 所示。

圖2 軸承內的油泥和干磨現象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該裝置風機設計的最高環境溫度為30℃,而夏天在太陽暴曬下環境溫度可以達到40℃以上,影響風機的正常運行。為了達到工藝需求的冷卻效果,生產車間采用在介質管線上方淋水的方法,但由于出水口在風機正上方,水流直接進入軸承內部,導致軸承內的潤滑脂發生變質,或被水沖走,軸承失去潤滑,最終導致故障頻發。
風機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各種間隙的變化,以及皮帶輪安裝位置的不同,都會造成風機皮帶輪和電機皮帶輪的不水平度增加。當水平度超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圖3),會造成轉子的偏擺,從而導致軸承的磨損。

圖3 皮帶輪水平度相差較大
風機在運行過程中,由于葉片角度過大,反作用力增加,會導致軸承部位承受額外的附加力。同時,在葉片安裝過程中,由于風筒的安裝誤差和測量誤差,導致各葉片角度不一致,從而使交變載荷應力增加,加速軸承的磨損。除此之外,葉片緊固螺釘的松動,以及葉片表面的附著物,都可能破壞動平衡,使軸承磨損。
首先,如果軸承的軸向間隙不合理,軸承在工作狀態下,與軸肩存在間隙,軸承對軸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軸承的兩個頂絲上,使得軸承在運行過程中極不穩定。另外,如果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間隙過大,使得軸在定位過程中容易產生偏斜,并且導致頂絲失效,使軸與軸承內圈產生位移(圖4),從而導致軸承與軸的磨損。

圖4 軸與軸承產生偏斜
風機原來設計有加脂管線,每3~6 個月為風機軸承加脂一次。通過現場確認發現,大部分加脂管線均沒有連接軸承。檢查發現,新舊軸承上的加脂管線接頭不一致,原有的加脂管線無法連接到新軸承上,導致軸承在安裝完成后沒有及時補充潤滑脂。
軸承固定螺栓的型號為M16,強度等級8.8,國家標準螺栓扭矩推薦表(表2)的推薦力矩為206N·m。查閱檢修記錄顯示,每次檢修都使用力矩扳手,按照連接螺栓的緊固力矩要求206N·m 進行緊固。

表2 螺栓扭矩推薦表
每次檢修均要檢查連接螺栓(軸承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檢修過程中發現,上一次檢修緊固螺栓使用206N·m 的力矩,而在下一次檢修時使用同樣的力矩檢查發現可以轉動螺栓,說明螺栓在運行過程中發生了松動,風機支架振動較大,容易發生連接螺栓松動的現象,從而導致軸承振動超標。
一方面,風機原有的儀表振動監測距離軸承位置較遠,設置在風機外殼上的探頭無法準確測出軸承運行情況;另一方面,風機平臺上噪音很大,使聽診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只能通過巡檢人員觀察風機皮帶輪的擺動情況判斷軸承是否完好,判斷方法比較單一,無法及時準確地發現軸承故障。
在軸肩上增加一個防水套,將軸承上方蓋住,并用頂絲固定在軸上,防止流水進入軸承內部(圖5)。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因其質量較輕,可避免影響轉子動平衡。

圖5 防水套安裝圖與設計圖紙
從風機結構圖可看出,上下軸承與軸肩以及飛輪軸向都留有余量(圖6),這樣做的優點是便于給風機在垂直方向的調節留出較大余量,缺點是整個風機的軸向力完全由軸承內圈上的兩個頂絲承擔。在風機檢修而電機不動的情況下,在檢修前首先要測量帶輪水平度,也就是檢查風機飛輪和電機的飛輪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內。在拆卸前,用深度尺測量出風機飛輪到軸頭的距離A;然后拆卸葉片及相關附屬零件,接著松開上軸承座緊固螺栓和軸承內圈頂絲,在飛輪受力后再拆卸下軸承座。正常情況下,軸、飛輪和下軸承會一起向下脫離支架,在剩余部分拆除后還需要測量下軸承到軸肩的間隙值C,以及上軸承與軸肩的間隙B。

圖6 帶輪安裝結構圖
由于上下軸承與軸肩的間隙值B 和C 測量困難,存在測量誤差,導致軸在安裝過程中軸向位置產生變化,導致風機帶輪與電機帶輪不水平度增加。并且由于軸承的上下間隙容易導致軸偏斜,給帶輪找正帶來困難。為避免這一情況,特在軸肩部位增加調整環。首先將上部軸承裝在軸肩上,安裝后測量下部軸承與軸肩的距離D,根據D 值加工調整環,以此來消除軸肩與軸承的軸向間隙,保證軸在安裝過程中不會產生位移和偏斜(圖7)。此時,再重新調整帶輪的水平度,確定新的A 值,此值可作為下次檢修的安裝標準,這樣既可保證帶輪的水平度,又減少了測量次數,提高檢修效率。

圖7 軸承間隙調整前(a)后(b)的示意圖
在對葉片角度進行同步性檢查時,先旋轉葉輪,檢查葉片角度是否一致;再逐片活動葉片,看葉片是否有位移,如果偏差較大,要對輪轂進行調整。經現場測量,葉片角度誤差大于5°,超過葉片角度安裝標準的±5°,按照要求使用角度測量儀調整所有葉片,使其均在8°~12°標準范圍內,并保證葉尖與風筒間隙在4~12mm 范圍內。
測繪、加工轉換接頭后,安裝轉換接頭和加脂管線。以軸承原加脂孔的尺寸為基準,確定轉換接頭與軸承連接處的尺寸為M6 的螺紋,加脂孔應盡量做大,以減少加脂過程中的阻力;受接頭外徑尺寸限制,與軸承連接處的加脂孔最大允許內徑為φ3mm;與管線連接的一側,以加脂油槍的接頭為基準,接頭尺寸確定為M10 的螺紋內徑,即φ7.6mm;將接頭安裝在軸承上,并連接加脂管線至風筒外側;安裝完畢后,制定風機加脂記錄,每3 個月為風機加脂一次,以此保障風機軸承的潤滑。
在軸承的連接螺栓上增加防松墊片,防止連接螺栓在運行過程中松動。要求防松墊片內徑φ16mm,外徑φ24mm,厚度4mm。
建議生產車間對探頭進行改造,使探頭盡量靠近軸承部位,準確監測軸承運行狀況。
通過對風機結構及故障的分析,確定造成風機短周期運行的原因,并采取以下改造措施:增加防雨裝置、軸向調整環、防松墊片;制作轉換接頭;改裝檢測探頭等。措施實施后,風機運行良好,大大延長了運行周期,消除了設備隱患,降低了企業維護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