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瑤,譚夢凡
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戰略目標研究——以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比賽為例
肖 瑤1,譚夢凡2
1.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430079;2.湖南理工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岳陽,414006。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和專家訪談法,對2017年湖南省體操錦標賽中女子競技體操參賽人數、參賽項目、比賽情況等進行分析。研究表明:(1)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基礎薄弱,表現為數量少、規模小;(2)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傳統優勢項目為高低杠、平衡木,自由體操、跳馬項目發展相對較慢;(3)湖南省各地區實力存在較大差距,株洲、長沙、湘西自治州等地區后備力量較強,基本功較好,邵陽、岳陽、益陽等地區儲備力量較弱,競技實力有所下降。為進一步加強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提出相應對策,促進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持續發展。
湖南省;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女子
女子競技體操(female gymnastics)是一項在規定器械上完成復雜、協調的動作,并根據動作分值、動作難度、編排與完成情況等給予評分運動,以爭取優勝、獲得獎牌為主要目的。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曾取得了無數輝煌成就,如湖南省優秀女子運動員陸莉、劉璇等,都獲得過世錦賽、奧運會金牌,對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充分展示了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強勁實力,但這種優勢在近幾年出現滑坡現象,隨著我省一批優秀體操運動員退役,就很難在國際大賽中看到湖南籍選手身影。我省競技體操發展存在一種“男強女弱”現狀,女子對身體控制能力和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我省女子競技體操人才培養出現困境。通過對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進行研究,發現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發展存在的規律和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將我省女子競技體操運動水平推向一個新高度。
以2017年湖南青少年體操錦標賽女子運動員比賽成績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整理有關我省女子競技體操比賽相關文獻資料,為了解我省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參賽競技狀況和整體實力。
1.2.2 數理統計法 通過對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女子參賽情況進行分析,對女子競技體操4個比賽項目、參賽隊伍、運動員人數及比賽成績等。
1.2.3 專家訪談法 與體操專家進行面對面的訪談,關于女子競技體操在湖南發展的相關問題,并詳細記錄訪談內容。

表1 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總成績排名前8名地區女子參賽情況表(n=81)
注:1、數據來源于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比賽秩序冊。2、參賽人員包括正式比賽隊員和替補隊員,一至三級(甲/乙)組人數。
2017年9月15日,在衡陽市體育中心舉行了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本次青少年體操錦標賽各市州有20個參賽隊伍,參加3個級別甲、乙組男女比賽,男女運動員共182人,其女子競技體操參賽運動員103人,裁判員和教練員共60余人;共24枚金牌分別被6個地區獲得,獲獎地區相對集中。
2017年青少年女子總參賽人數、甲乙組參加人數都比往年有所增長,三級運動員參與人數仍多于一、二級運動員;女子運動員參賽人數10人以上地區:株洲、長沙、衡陽、湘西自治州,最多達到15至18人,我省這些地區在女子競技體操上有著良好成長勢頭,參賽人數6-7人地區:湘潭、望月湖一隊,以下地區無女子運動員參賽:岳陽、邵陽、寧鄉九中隊、寧鄉六中隊、長沙縣一中,可以看出,各地區后備人才數量具有較大差距;從2017年青少年體操錦標賽中可以看出,我省部分地區女子體操運動員具有潛力,如女子甲組:株洲隊劉紫萱、王瑩瑩、長沙隊龍俐媛、衡陽隊胡霖和興、湘西自治州隊向雅欣等;女子乙組:株洲隊周榮熙、長沙隊秦雅詩、衡陽隊鄧欣雨、湘西自治州隊張祺、望月湖一小隊孫湘嬡、湘潭隊蘇歆童等,在相應比賽項目中都獲得了優秀成績,這與湖南省積極推廣培養競技體操后備人才、重視青少年體操技術發展政策有一定關系;從資格賽各隊表現情況上看,湖南省各個參賽地區實力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地區后備力量較強,技術規格、基本功都比較好,如株洲、長沙、湘西自治州等;邵陽、岳陽、益陽等地區實力有所下降,儲備力量較弱,應在普及體操基礎技能同時大力發展專業高水平運動員。
由表2可知,株洲隊獲得第1名人數最多,株洲隊在所有項目中占據50%金牌,共獲得12枚,株洲隊競技體操4個項目發展較均衡,一級甲組冠軍都是株洲隊運動員,一級獲得50%第1名,三級包攬所有的金牌,二級卻未獲獎,需重點加強各項目二級人才培養;長沙隊獲得6個第1名,每個項目都獲得了一至兩枚金牌,該地區女子競技體操實力較強;湘西自治區一級乙組的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體操中獲得最高分,湘西自治區女子乙組的實力是不容置疑的;望月湖一隊在二級乙組的跳馬、平衡木上獲得第1名;衡陽隊僅在二級乙組自由體操上獲得一個最高分;總的來看,湖南省各地區女子競技體操各項目實力差距較大。
2.2.1 跳馬項目 根據不同種類跳馬技術難度而定分數,運動員得分除了難度評分外,還要對其身體姿態、跳躍高度、動作完成程度、以及著陸穩定性來進行綜合評分。在本次比賽中,一級甲組僅有兩名運動員參加跳馬項目,且綜合得分差距不大,跳馬一級組長沙隊獲最高分13.120,二級組長沙隊獲最高分12.920,三級組株洲隊最高分13.410,可知我省跳馬項目有許多高水平運動員,特別是株洲隊和長沙隊在女子跳馬項目中占據優勢,株洲隊甲乙組中獲得3個第1名,具有雄厚后備人才,望月湖一小隊在二級乙組獲得1枚金牌;二級甲組衡陽隊平均得分最低9.700,湘西自治州、湘潭隊等地區要加大對女子跳馬專項訓練,D組難度都是5.0,在E組完成分上扣分較大,說明在跳馬技術動作方面要加強。
2.2.2 高低杠項目 高低杠主要由兩根不同高度的橫桿組成,不需要用太大肩臂力量而是更多地利用擺動和慣性來完成動作,更好地避開女子運動員短處。在本次比賽中,高低杠項目女子甲組D分太低,基本技術尚不過關,女子乙組表現突出,如:一級乙組有湘西自治州張祺 13.627高分,難度系數和基本技術完成上超過了一級甲組選手;一級甲組高低杠項目株洲隊獲得8.530,在所有項目得分處于最低分數,在難度分和動作完成程度上還有所欠缺,一級組整體專項技術不過硬,總的來說株洲隊高低杠屬于高等水平,獲得了3個第1名;湘西自治州水平相對較好,二、三級甲乙組在難度與技術上差距相差不大,但有部分不能滿足基本難度動作與套路,我省女子高低杠項目水平低還有待加強。
2.2.3 平衡木項目 平衡木項目是由各種跳躍、旋轉、波浪、平衡、造型和技巧的投擲組成,屬于難中求穩的競技項目,對女子運動員基礎動作掌握、動作完成準確性、自身心理素質和身體控制平衡能力有著較高要求。本次比賽大部分女子運動員追求平衡木穩定,難度類型和完成動作表現較差,平衡木二級甲組長沙最高分13.520分、一級乙組湘西自治州得分13.177、三級甲組株洲隊得分13.230分,三個地區的運動員平衡木技巧水平較高;一級乙組運動員表現較差,難度分只達到0.6,沒有完成好成套動作,株洲隊一、二級女子運動員,長沙隊、望月湖一隊甲組平衡木比賽情況都不太好,后期都需要對其加強訓練,大力發展平衡木優秀人才。
2.2.4 自由體操項目 自由體操是以舞蹈動作為主,在音樂伴奏下進行各種技巧空翻轉體類型動作,評分時對女子運動員技巧動作難度,藝術性、感染力和對整套動作的完成質量等有很高要求,可以看出女子綜合能力在比賽中很重要。本次比賽女子自由體操難度系數較大,成套動作完成度較好,但在技術細節上扣分的人數也多。株洲隊、湘西自治州隊和長沙隊在自由體操都獲得了比較喜人的成績,衡陽、望月湖一隊和湘潭隊自由體操年齡層次發展不平衡,雖有高分但整體成績卻不如意。衡陽隊在二級乙組獲得最高分,僅在自由體操中占據較大優勢。女子三級乙組參賽人數最多,但成績不是太理想,共參賽運動員35名,有13名扣分0.5,17名不能達到基本難度要求,自由體操對運動員全身素質具有較高要求。

表2 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女子比賽項目分析表
注:1、數據來源于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比賽秩序冊。
本次錦標賽我省自由體操、跳馬兩個項目沒有發揮出真正技術水平,女子體操高空翻、高難度、高難聯接套路,完成難度較大,為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創造出更好成績,應加強我省女子后備人才體能、專項力量鍛煉,各地區須重視女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在提升二、三級女子競技能力,要擴招女子一級運動員,同時更要注重基礎文化學習。
2.3.1 對女子競技體操認識度不夠 大眾對女子競技體操存在一些錯誤認知,競技體操屬于高難美類型體育項目,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要求嚴格,認為競技體操類項目難度大、危險性高,更多需要的是童子功,許多家人不愿從小送孩子去吃苦,接受度較低,參與人數就更少了;受我國傳統思想的阻礙,女子不適合太劇烈體育運動,對身體損害比較大。
2.3.2 女子競技體操培養模式單一 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基礎薄弱、培養形式過于傳統單一。由于青少年體操競賽每年最多4次,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參賽規模小、比賽機會少,運動員缺少展示平臺,參賽經驗不足,難以調動女子參與性;我省培養方式呈現出“高付出,低收入”現狀,從幾千人中培養出一個冠軍,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損害了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選材方式較為單一,部分教練員僅根據幾項簡單的測試、自身經驗進行選材,不利于全面的、系統的了解運動員,而導致判斷失誤。
2.3.3 缺少政府部門支持 政府部門不夠重視,對女子競技體操無專門性的政策支持,造成各地區競技項目發展不平衡,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地區甚至無女子運動員參賽,且各年齡段技術發展也參差不齊;退役運動員工作安排成為我省的一項難題,老隊員出去有困難、新隊員進來受阻礙,運動隊進出渠道不協調;政府資金投入較少,導致訓練場館建設不足,部分地區訓練設備出現老化的情況;政府撥發的訓練和比賽經費較少,大部分運動員自費較難;難以滿足科研、康復保障等所需要的資金,不利于運動員的發展。
2.3.4 教練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大部分教練員是專業運動員退役,帶訓經驗少、缺乏理論知識支撐,會沿用自己教練員的訓練方法,缺少對訓練方法手段創新;湖南體操基層方面教練人才在執教能力缺少經驗,專業培訓不夠,基層教練員工資待遇不高,影響了基層教練員執教育人的積極性,造成基層教練員大量缺失,高質量教練員也無從補給,湖南省要重視教練員培養。
(1)湖南省女子參賽人數不斷上升,株洲、長沙及衡陽、湘西自治州女隊參賽人數較多,基本功較好,后備力量較強,在不同項目、級別中獲得第1名,但邵陽、岳陽、益陽等地區發展較慢。
(2)各級別參賽存在發展不平衡現象,三級運動員參賽人數仍多于一、二級運動員,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水平還有待提升。
(3)湖南省女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基礎薄弱,表現為數量少、規模小,男子體操隊整體技能水平高于女子體操隊。
(4)我省女子競技體操傳統優勢項目為高低杠和平衡木,自由體操和跳馬項目發展相對較慢。
(5)株洲隊女子各項目整體實力較強,長沙隊跳馬和高低杠項目發展較好,湘西自治州隊除跳馬項目之外都獲得第1名,應加強對跳馬項目培訓。
(6)湖南省女子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方式較為單一,培養的方式成“一條龍”服務形式,缺少多途徑科學選材。
(1)加強湖南省政府重視后備人才培養,完善管理政策 政府應加強對體操訓練場館、青少年體操俱樂部建設資金投入,擴寬訓練經費的來源;建立退役運動員就業安排政策,解決運動員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加強福利待遇和優撫政策,提高湖南省各地區女子參賽積極性;加強運動員信息科學化管理,建立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新模式。
(2)加強教練員的培訓工作 教練員是運動員取得成績好壞的關鍵因素,教練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本著為體育事業、基層體育、運動員負責的態度,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加強教練員理論學習及教育,定期舉行相關的培訓班,進行教練員、運動員經驗交流,提高其業務水平;改善教練員的培養途徑,制定行之有效崗位制度。
(3)“體教結合”教學,加強開展素質教育,創新訓練手段 積極推進體操入校園,促使學生正確了解女子競技體操,通過推廣各類創新性、趣味性體操活動,吸引更多女子參加競技體操;要敢于創新教育手段及訓練方法,加強運動員對體操理論學習,培養一種專業能力強與文化素質高并存競技體操后備人才。
(4)加強科學選材,著重解決后備力量 科學選材是發展競技體育的基礎,只有挑選到具有從事體操項目苗子,教練員才能更好進行專業訓練,實現運動訓練目標。教練員需要掌握科學選材的方法,多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促進科研與實踐結合,打破傳統的選材思想,以科學數據培養人才;可以從不同項目中進行選材,如選擇田徑項目中彈力能力較強的運動員等,可集中培養為跳馬運動員;在身體素質相似的情況下,篩選靈活、學習能力較強的運動員。
(5)向強隊株洲隊學習 湖南省各地區需要多向強隊株洲學習其訓練方法、管理模式等,需加強湖南省各地區合作交流,定期舉辦經驗交流、科研報告等講座,促進湖南省各地區女子競技體操協調發展。
[1] 候 樂,汪康樂.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現狀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01):14~15.
[2] 安雅然,韓 冰.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理論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7):219~222.
[3] 葉 瑛.200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暨奧運會選拔賽女子競技體操述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03):32~35.
[4] 周懷球,劉邦華,劉 明.進一步加強湖南省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研究[J].體育科技,2017,38(01):1~3.
[5] 劉邦華,李艷翎,李 敬,等.奧運戰略與我省競技體操的可持續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2):1713~1714.
[6] 孫 玉. 河北省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影響因素及對策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7] 余喬艷.四川省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制約因素及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5):56~57+66.
[8] 李 毅. 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系統動力學模型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
[9] 劉邦華,周懷球,沈丹輝.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17,36(02):58~61.
[10] 牛 將.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效益淺析——以泉州少體校體操項目為例[J].福建體育科技,2015,34(06):1~15+22.
[11] 羅國旺,王 鵬.芷江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基地后勤保障機制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5,34(07):571~573.
[12] 張佳運. 遼寧省藝術體操后備人才梯隊建設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
Study on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of Reserve Talents Training for Women in Hunan Province——Taking the 2017 Youth Gymnastics Competition in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IAO Yao1, TAN Mengfan2
1.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6, China.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umber of wo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articipants, entry items, competition situation and so on in the 2017 Hunan gymnastics tourna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 reserve talent base of wo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in Hunan Province is weak, showing a small number and small scale; (2)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wo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in Hunan Province are uneven bars, balance beam, floor exercise and horse jumping project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slow; (3)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strength of various regions of Hunan Province, such as Zhuzhou, Changsha,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so on, the reserve strength of Shaoyang, Yueyang, Yiyang and other regions is relatively weak Athletic strength has declin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eserve talents for wo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in Hunan Provinc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in Hunan Province.
Human Province; Competitive gymnastics; Reserve talents; Woman's
2019-12-12
2020-01-14
1007―6891(2021)04―0068―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4.15
G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