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孑伊
日前,一條“大學生利用肯德基漏洞詐騙20余萬元”的新聞沖上各大網絡平臺的熱門搜索榜,引發眾人關注。
據悉,江蘇某大學在校生徐某,利用肯德基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之間數據不同步的漏洞,“免費”吃了20余萬元肯德基,還將“薅羊毛”的方法傳授給同學繼續牟利。后經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依法認定,徐某等5名學生,因犯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不等。
本案的爭議之處:利用漏洞“薅羊毛”,是詐騙嗎?
2018年4月,徐某在使用肯德基客戶端點餐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兩個“生財之道”:一是在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時,進入待支付狀態后暫不支付,然后在微信客戶端對兌換券進行退款操作,再將之前客戶端的訂單取消,就可以重新獲取兌換券,既分文未付還騙取了一份兌換券。二是先在App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待支付,然后在微信客戶端退掉兌換券,再在App客戶端進行支付,便可以獲得取餐碼,這種方式等于分文未付騙取了一份套餐。
發現這些漏洞后,徐某喜出望外。從當年4月起,除了自己這樣點餐操作外,徐某還將詐騙得來的套餐產品,通過線上交易軟件,低價出售給他人,從中非法獲利。同時,還與同學有“福”同享,將犯罪方法當面或通過網絡傳授給丁某等4名同學。
截止到2018年10月案發時,徐某的行為造成肯德基品牌所屬的百勝公司損失5.8萬余元,丁某等4人造成損失0.89萬元至4.7萬元不等。
隨著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結算方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養成使用優惠券的消費方式,戲稱為“薅羊毛”。起初,目的是為了省錢,以爭取最大優惠力度,但隨著網絡平臺漏洞的出現,有些不法分子便從中找到“生財門道”,利用漏洞侵財案件也越發多見。
上述案件中5名同學的行為,最后經法院認定為詐騙。法院認為,無論采用前述兩種方法中的哪一種,徐某都是利用系統的數據不同步來實施犯罪,并非系統本身發生的機械故障或者缺陷。其次,徐某行為存在欺騙性。他欺騙百勝公司,隱瞞已下單又取消訂單(或已退款)的事實,從而獲得退款或獲得取餐碼,實際上是“白吃”肯德基的產品。
徐某通過發起虛假交易,獲取退券退款的行為,體現的是肯德基客戶端和肯德基微信客戶端自助點餐系統這一“機器”背后的“人”基于數據不同步而發生錯誤認識,并在錯誤認識的基礎上“自愿”進行財產處分,進而造成被害單位的財產損失,故各被告人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法院最終判定,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單位財物,數額巨大,并傳授他人犯罪方法,其行為分別構成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案發后,徐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詐騙和傳授犯罪方法罪行,均系自首,依法分別予以減輕、從輕處罰。
根據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徐匯區法院依法認定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 000元;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 000元。丁某等4人皆因相同案由被分別認定為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1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 000元至1 000元不等。
在系統漏洞和利益面前,有時人往往經不住考驗。案件中的徐某,能想出此種方法牟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為,他是個聰明的學生,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的聰明用錯了地方。他不應將歪腦筋用在違法、犯罪上,一旦觸碰法律底線,便會對人生造成負面影響。
青少年階段不僅是個人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人格發展、形成健康自我意識的關鍵期。該案件折射出,當下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還有待增強,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對青少年加強法治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學法懂法、依法依規,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只有將青少年培養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學生,才能使他們運用法治思維,約束自我,規范自己的行為。
(編輯 王圓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條 【傳授犯罪方法罪】傳授犯罪方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