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同修習者的道德修養息息相關。
清代劉熙載所作《藝概·書概》中提到:“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清代王澍所作《論書剩語》中指出:“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氣、脈,八者備而后可為人,缺其一,行尸耳。不欲為行尸,唯學乃免。”漢代楊雄所著《法言·問神篇》認為:“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乎?”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書法與做人的緊密關系,揚雄的這段論述更是啟發了后世書法理論中“書品與人品”這一命題的產生。
蘇軾的《題魯公帖》中有:“觀其書有以得其為人,則君子小人必見于書。”這種“書如其人”的觀點。錢鐘書曾說:“在蘇軾的藝術思想中,有一種以藝術作品為中心轉變為以探討藝術家氣質為中心的傾向。”蘇軾認為書法作品即是書家人格的代表,創作主體的人品和作品呈現出來的面貌是一致的,書法關乎人的道德品行。蘇軾的書法美學思想繼承了中國古代書法理論傳統的觀點——“文品出于人品”,書家的思想稟性至關重要。
在我們今天看來,人品與書品雖不能直接等同,但二者之間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書如其人”還包括書家的文化內涵。深厚的文化修養是書法藝術最為根本的基礎,我們在練就書法的同時,必須做一個有道德修養、高尚正直的人。
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曾提出:“敬畏漢字傳統——書法本體,才是書法最終的實在——情性與形質的對立統一。”
(一)學書明理
1.明自然之理
(1)歐陽詢以筆畫做“八訣”
唐代歐陽詢在《八訣》中提出:【點】如高峰之墜石。【臥鉤】似長空之初月。【橫】若千里之陣云。【豎】如萬歲之枯藤。
(2)黃庭堅觀劃槳悟筆法
宋代黃庭堅《山谷論書》中記載: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字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于燹(xiǎn)道舟中,觀長年蕩槳,群丁拔棹、乃覺少進,喜之所得,輒得用筆。
(3)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悟筆法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記載:開元中將軍裴旻善舞劍,道玄觀旻舞劍,見出沒神怪,既畢,揮毫益進。時又有公孫大娘,亦善舞劍器。張旭見之,因為草書,杜甫歌行述其事,是知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
2.明兵家之道
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后》中寫道:“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飏筆者吉兇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書圣”王羲之借用軍事術語闡述了書法學習中的方法,他強調兵無常陣,書無常勢。以征戰喻書,更容易顯示筆勢的變化無窮和書藝的精絕。
3.明禮學之理
《論語》中有:“不學禮,無以立。”書法禮儀不僅是書法的規則,也是做人的準則。主要體現在書法的結字、用筆和章法中。如結字中的避讓、賓主、疏密、寬窄、高低;用筆中的縱橫收放、提按疾澀、粗細、剛柔、線條曲直、用墨的濃淡、章法中的上俯下仰、左顧右盼,節奏的起伏跌宕、舒緩快慢等,均為書法與禮儀的相互對立統一的規律和法則。
(二)學術中見證成長
明代張紳《書法通釋》中有:“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終篇結構首尾相應。”唐代孫過庭《書譜》中記載:“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書法》記載:“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書法藝術美、雄健流暢、富于節奏變化的線條美雖然重要,但書法藝術的布白美也不容忽視。結眾畫為一字,叫結體;結眾字而成篇,叫章法。結體和章法,有“分間布白”的妙理。一幅書法作品字字均各有其位置,墨為字,白也是字,有字之字固然重要,無字之字也很重要。
在書法書寫過程中,不僅需要線條的流暢美,也需要點畫之間的黑白布局美,一筆一畫無不體現出教師的修養與內涵。如書楷書者,性情穩重平和;書行草書者,性情灑脫不羈……
(三)學書法對心態的調整作用
清代周星蓮《臨池管見》中說:“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煩躁俱平。”書如其人,書法創作要展現個人的性情,但書法又是有章法遵循的。只有章法運用得恰當,寫出來的字才能體現書法之美。章法統領著書法作品的外觀與內涵,或雄渾遒勁,或秀美飄逸,或端莊工整,導引著書法藝術的視覺感受。
要寫好書法不但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還要善于融入現代審美觀念,練出過硬的技法,更要提高文化修養,運用點線面原理研究好線條、結構和布局的關系,使書法藝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讓自己的創作在正統之道上走得更遠,走出特色。
練習書法對于心態調整有著重要的作用,煩躁不安時提筆書寫會讓人靜心,修養氣度,從而養成清潤平和的性格,遇事不急不躁,進而惠及他人。
(編輯 吳蘭芳 見習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