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垠利
摘 要:“十三五”期間,貴陽市醫藥產業獲得快速的發展,成為貴陽市重點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之一,考慮醫藥產業與貴陽市城市建設協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產城融合是城市建設的可行之路,也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路徑,從城市規劃、城市功能分區布局建設、醫藥產業文化建設、人才資源培養等方面推動產城融合都是值得考量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產城融合;貴陽;醫藥產業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01
0 引言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城市是產業發展的依托,考慮產城融合有其深刻的意義和價值。
醫藥健康產業是貴州省重點發展的十大千億級產業之一,也是貴陽市建設“健康中國”引領示范市總體目標的重要支撐。以貴陽市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為主要代表進行產城融合的考量有重要的代表價值。
通過梳理相關研究發現,貴陽市城市化建設研究與貴陽產業化研究均得到了較高關注,這兩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將兩者結合考慮,對于貴陽市產城融合發展問題研究則較少。這些研究中,主要包括貴陽市大數據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貴陽市文旅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并有少數文章涉及貴陽市會展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領域。醫藥健康產業是貴州省重點發展的十大千億級產業之一,也是貴陽市建設“健康中國”引領示范市總體目標的重要支撐,但總體來看,貴陽市醫藥產業與貴陽市城市發展和城市融合的研究很少,這與貴陽市醫藥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現狀是不相符的,鑒于此,開展貴陽市醫藥產業與城市發展的研究是有深切的必要性的。
本文將以產城融合的視角為中心,對當前貴陽市醫藥健康產業與城市化建設的互動關系,作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
1 推進產城融合的意義
1.1 符合貴陽市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
通常意義上的城市化標志有三項:(1)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2)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前兩項指標主要涉及人口,第三項指標城市用地主要涉及居住、工業、道路、倉儲、公共設施用地等具體指標。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組成的新發展理念,涉及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從三項指標綜合來看,支撐城市化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在于人口與產業。最終的實現形式是人口,但最基礎的實現途徑,是產業的發展和集聚。推動產業發展是改變區域經濟結構的重要手段,以此吸引的人口就業才會導致第一產業的從業人群向二、三產業的轉化,城市人口在區域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因此,推動城市發展,必然重視產業發展,尤其是在產業集群等能帶來大規模人口集聚和資金集聚的形勢下。
1.2 符合貴陽市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醫藥制造業是典型的研發驅動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成為我國醫藥產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貴州有發展醫藥產業的天然優勢,而貴陽又以其在省內領先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成為醫藥產業破千億的重要承擔者。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借用鉆石模型研究產業集群競爭力,這一模型被廣泛應用于產業集群發展分析。鉆石模型共涉及四個方面的因素,企業戰略、相關及支持產業、生產條件、需求要素。此外還有兩個影響因素則為機遇、與政府。在企業自身戰略之外,五項要素均與城市相關,這不僅反映產業需要借助城市的人才、交通優勢,而且需要與所在城市組成良好互動結構。產業集群的發展只有與城市發展規劃、生產優勢、人才優勢、產業政策相結合才能產生良性的發展。
2 貴陽市醫藥產業發展概況與布局
貴陽市編制的《貴陽市“十三五”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中以建設“健康中國”引領示范市為總體目標,其中,明確了“一核、一圈、四片、五極”的總體空間布局規劃。該規劃一方面基于貴陽市醫藥產業發展歷史基礎、一方面著眼于未來產業發展目標制定,確立了以整個烏當區為主,重點打造大健康全域發展示范區、核心區,與此同時,圍繞烏當區將云巖區、南明區、白云區、觀山湖區劃定為醫藥健康配套支撐核心區。
2.1 以烏當區為核心,發展全域醫藥產業
以市轄區為單位重點發展全域醫藥產業發展示范區,無疑是產城融合探索角度的重要創舉,無論是在產業規劃目標還是涉及城區面積規模,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規劃相對應,2019年全年,烏當區醫藥制造規模在全省保持領跑地位,全年大健康醫藥制造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占烏當區全年總產值的27%,成為當之無愧的烏當區核心產業。
2.2 企業分布集中,但醫藥產業園區的功能尚不健全
產業園區的性質不僅在于同質化企業的大規模集聚,更在于大規模集聚企業之間存在生產之間的協作關系,能夠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而非彼此毫無關聯甚至惡性競爭。地域分布的集中僅是產業集群的雛形,更重要的標志應該是產業的互聯互通。烏當區集中了貴陽市最大數量的醫藥生產企業,而這些企業主要沿主干道兩側分布,分別位于高新路、高新北路及東風大道等3條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廠區分布高度集中,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但彼此間缺乏合作,產業鏈條尚不完整,企業各自生產,彼此關聯不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烏當區醫藥產業集群效應較差。醫藥產業園區的配套設施停留在交通、土地等初級的支撐層面。
2.3 園區規劃不合理,未能進行良好的城市功能分區
藥廠的興建推動城區主干道延伸,公共交通設施等隨之延長、健全,方便了城市周邊地區的交通。烏當區主要醫藥企業廠區確定之初,缺乏具有前瞻性的規劃,未能將工業區與生活區規劃分離,造成廠區、居住區相鄰,甚至廠區被包裹在居民區內的情況。由此導致城市基礎設施布局的困難,生活區與工業區的混雜造成了很多的困難,具體表現為園區生產影響居民生活、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