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月
摘 要:“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局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大變局之下既有著不可知的挑戰,也有著更多的機遇,深入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具體表現以及人類歷史所經歷的四個文明時代,有助于中國在大變局的背景之下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智能革命;中國發展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49
1 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表現
1.1 新工業革命持續發力,經濟重心發生轉移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占絕對優勢的。今天發展中國家正在開始出現群體性崛起,根據IMF數據顯示:按購買力平價標準衡量,亞洲GDP的全球占比在2019年為34%,而美國與歐盟合計占比為31%;亞洲的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高達63%,美國為11%,歐元區僅為4%。由這一數據對比可知,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貢獻率遠高于一些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現在,雖然創新力量強大的美國依然占據巨大的優勢,但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必將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實現華麗轉身。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華為、阿里巴巴等一系列企業領先全球科研成果;在軟件制造方面,印度的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硅谷”。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是工業革命道路上不足輕重的力量,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展中國家將發揮巨大的力量推動世界的發展。
1.2 世界格局新態勢
前三次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英國、美國、德國等經濟的發展,一戰后殖民體系逐漸形成瓦解之勢,廣大亞非拉國家逐漸擺脫了被殖民被奴役的狀態,實現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獨立,根據2018年7月舉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的數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就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強國,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單獨與其相抗衡,眾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都強烈要求彼此能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近年來,“一超多強”正在向著“多強一超”邁進,這不僅僅是一個詞匯順序的轉變,更意味著多強地位的不斷上升,中國、俄羅斯、印度等都在逐漸成為多強的重要力量。
當今世界雖然仍是美國一超獨大,但世界格局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出現新的態勢,世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趨勢不可阻擋,而這些新興的國家也必將在新理念的背景下實現新發展。
1.3 國際秩序新變化
國際秩序,主要指國際政治行為體之間的相處之道、游戲規則。習近平曾指出“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兩個引導”。自二戰以來,美國一直作為世界的領導權國家活躍在世界舞臺上,但近年來,美國在逐漸放棄自己的領導權角色。自冷戰以來,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等思潮不斷抬頭,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一直將新冠肺炎疫情稱之為“中國病毒”,美國作為領導性國家并未采取好的政策樹立好的榜樣去應對危機。
而與之對比,以中國為代表的新型經濟群體逐漸崛起;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繼承發展古代絲綢之路精神,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源于中國但屬于世界;植根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提倡的是對話和交融而不是獨霸。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國與國之間是平等互利、共同進步的,原來的那種獨霸主義依然存在,但終將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各國之間雖是相互競爭的關系,但更多的是在競爭中實現共贏。
2 人類經歷的四個文明時代
人類不是一開始就處于高度文明之中,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眾多的時期,對這些時期加以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智能文明時代的機遇,從而實現大發展。
2.1 農業文明
地球在距今1.45萬年前出現了溫暖化的傾向,由于溫度的變化,更適宜培育和收藏農作物。在此之前,人類主要是以到處游走狩獵為主。不同的地區進入農業文明的時代也是不同的,就中國而言,中原文化伴隨著農業文明的出現而出現,仰韶文化是農業文明的開端,農業文明從出現到逐漸不再作為主導地位持續了數千年。農業文明時期,人類第一次成為食物的生產者,從此結束了住在樹上游走在森林的漂泊生活,人們逐漸地學會種植農作物,蓄養一些動物,而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逐漸使人類探索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定居生活,從而慢慢地形成一種群體性生活,以及建立起相應的社會運行機制。
2.2 工業文明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文明不再處于一種主導地位,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徹底地變革了原來的農業社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19世紀中期,電器逐漸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工業文明持續了數百年,在這數百年間,機器化大生產代替手工業,擴大規模、豐富市場、創造財富,形成了與農業文明時期完全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形態。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科學技術的作用可以說日益明顯,越來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3 信息文明
像計算機、互聯網、GPRS等許多尖端技術最先都是在軍事領域出現的。在工業革命中,蘇聯和日本作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紛紛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在軍事工業和民用技術上實現雙向的發展,蘇聯軍事工業強大而民用技術落后;日本卻恰恰相反,民用技術發達而軍事工業落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分別持續了數千年、數百年,那么信息文明又會持續多長時間呢?隨著生產力水平的迅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的發展進程可以說越來越快。現在的世界越來越展現了人們借助科學技術通過網絡空間重構一切的能力,現在的商業競爭邏輯不僅僅是同行的競爭更是相關新型業態的競爭,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把信息文明推向更加成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