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一場少為人知的教改實驗”
2021年7月15日《南方周末》教育版
晉中“指標到校”的教改實踐本質就是取消全市統一分數線排名擇優錄取,改為所有學校人人有份、校內競爭。其實,這跟現行的高考制度有點像。雖然有全國統一舉行的高考,但也是招生指標分到各個省份,由各省份劃定分數線,再按照排名錄取。從這個角度來說,“指標到校”能保障教育質量非常不平衡的不同地區之間都有人能得到高質量的升學,有利于區域教育平衡和公平。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同一張試卷、不同的錄取分數,造成了優質學生相對集中、教育質量相對好的地區更加激烈的競爭,對這些人及其家庭來說是否公平?從很多人讀大學以后執著于考研,甚至喊出“至少這是一次全國統一的卷子和分數線,讓我試一試找找自己位置”的心聲就可見一斑。教育改革不會讓所有人滿意,只能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最棘手的問題,目前來看“指標到校”的實際效用還是緩解了“超級中學”“掐尖行動”乃至于“學區房熱”問題。
浙江杭州?徐迪波?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