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杭,陳佳怡,郗金標
(上海商學院,上海 徐匯200235)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商業空間的需求已不再是單純地滿足購物或單純的滿足商務活動需求,而是集審美、休閑、消費等需求為一體的新型商業活動空間更受歡迎。
為創造令人舒適的、高效率的商業空間環境,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嘗試利用植物裝飾辦公空間以提升員工的辦公效率獲得良好效果。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則表明,綠飾植物景觀能夠有效調節人們的生理、心理活動,愉悅心情,有益健康。盆景、盆栽、綠飾植物等在商業空間中的應用也因此日漸增多,備受人們青睞。上海的K11、徐家匯商圈、豫園商圈等重要商業區域,近年來商業空間綠飾景觀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上海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因此,調查研究上海4大商圈商業空間的綠飾植物種類、配置形式等情況,對指導今后商業空間綠飾設計具有重要實踐價值。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位于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部,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南臨浙江北與江蘇接壤。
上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氣溫多變,夏秋高溫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采取典型抽樣方法,實地調研了徐家匯商圈、豫園商圈、五角場商圈和淮海路商圈4 個上海代表性商圈的商業空間綠飾現狀。4 個商圈的具體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上海市4 個商圈基本信息統計
采取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抽樣方式:每一商圈,分別調查服裝店15 家,化妝品店12 家,數碼產品店9 家,餐飲店10 家,其它業態店鋪8家。4 大商圈合計調查服裝店60 家,化妝品店48家,數碼產品店36 家,餐飲店40 家,其它業態店鋪32 家,共計調查店鋪216 家。實地調查記錄各店鋪的綠植種類,并按照分類屬性、觀賞特征和生活型進行歸類整理。
不同業態綠植應用現狀調查結果如圖1。結果表明,216 家店鋪中,104 家店鋪應用了綠植,綠植店鋪占全部調查店鋪的48.15%。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業態綠植應用率差異明顯,餐飲業綠植應用率最高,40 家餐飲店中,35 家使用了綠植,應用率高達87.5%,其次是服裝店,60 家服裝店中,42 家使用了綠植,應用率70%,其它業態店鋪、數碼產品店和化妝品店的綠植應用率分別為25%、16.67%、6.25%。

圖1 不同業態綠植應用率分析
不同業態綠植應用率差異明顯,可能與消費環境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差異有密切關系。餐飲店需要綠植打造良好的就餐環境,從而使顧客在相對較長的就餐時間里獲得更好的體驗,以取得良好的口碑;服裝店則利用綠植的形態與色彩與各種服裝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以吸引顧客的視線;化妝品店則不需要太多綠植,因為女性顧客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挑選和試用化妝品,綠植散發的味道可能掩蓋化妝品的芳香,降低顧客的購物欲。
調查結果表明(表2),應用觀葉植物的店鋪共有77 家,其中服裝店42 家,化妝品店1 家,數碼產品店6 家,餐飲店20 家,其它店鋪8 家。僅擺設觀花植物的店鋪共9 家,化妝品店2 家,餐飲店7 家。餐飲店中,另有8 家使用了其它類型的觀賞植物。

表2 商業空間綠飾植物觀賞型分析
所有應用了綠植的店鋪中,服裝店、數碼產品店和其它品類店鋪僅使用了觀葉植物;化妝品店均單獨使用觀葉植物和觀花植物;餐飲店的植物應用情況則更多元,多種觀賞特征的綠植搭配,增添了視覺效果的豐富性,營造出更潔凈、更舒適的就餐氛圍。
目前商業空間內應用的綠飾植物以觀葉植物為主,觀花植物和其他類型觀賞植物(觀果、觀型等)應用的很少。這可能是與室內光照不足,不太適宜大多數觀花植物生長,而更適合耐陰的、便于養護的觀葉植物生長有關。
從表3 得知,調查到的綠植共計17 種,隸屬于17 屬,11 科。其中,百合科共有4 屬4 種,天南星科共有3 屬3 種,蘭科共有2 屬2 種,其余科均為單屬單種。表明百合科、蘭科、天南星科植物在商業空間綠飾設計中更受青睞。

表3 商業空間緑飾植物豐富度分析
進一步分析這些綠植的生長習性和文化標簽發現,它們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觀賞特征明顯,觀賞性高。綠蘿、白掌、紅掌等天南星科的3 種植物葉片大型,翠綠或深綠,能產生柔和的視覺效果; 蘭科的蝴蝶蘭和大花蕙蘭株型優美,花大色艷,能給人明快的視覺感受。
(2)喜陰耐旱,容易養護。調查到的綠飾植物大多原產熱帶雨林或熱帶、亞熱帶地區,性喜陰濕環境且抗旱性強,容易繁殖。如觀花植物大花惠蘭、一品紅、觀葉植物綠蘿、彩葉鳳梨。種植這些植物,不需要投入太多養護精力。
(3)花期持續時間長或一年多次開放。觀葉植物均為常綠型,部分觀花植物有較長花期。如蘭科的兩種花卉,或者一年四季常開放,如四季秋海棠,減少了更換的周期和成本。
(4)文化蘊意。大多綠飾植物都有良好的文化寓意,或象征吉祥或象征富貴宏圖等。如發財樹、富貴竹代表著財富;紅掌和一品紅象征熱情,大展宏圖;蝴蝶蘭和大花惠蘭蘊含高貴典雅。
對17 種綠植生活型分析表明(表4),商業空間應用較多的為草本觀賞植物,共計9 種,約占所有綠植的53%;其次是觀賞灌木,6 種,占比35%;喬木應用較少,只有2 種,占比12%。這一結果也表明,在商業店鋪有限的空間內,低矮、適應性強、便于管理的草本植物更受歡迎。

表4 綠植的生活型分析
通過走訪和網絡調查,找到兩處成功的商業空間綠植設計,分別是K11 商城和谷歌辦公空間的綠植設計。
上海市黃浦區黃陂南路的K11 商城,設計者將“自然、藝術、人文”的理念運用于綠植設計,商場最鮮明的特征為入口處大面積的垂直綠墻。垂直綠墻的設置,讓顧客購物時仿佛置身于自然中,進而營造輕松、愜意的購物氣氛,增加顧客停留時間,使得顧客的購物情緒更加高昂,提高經濟效益。
谷歌總部,設計師應用成片的垂直綠化,將辦公區域裝飾成熱帶雨林一般景觀,整個空間仿佛天然氧吧,景觀效果如圖2 所示。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在這樣類似的純天然的環境中,人的脈搏平均減少4~8 次每分鐘,呼吸減慢,神經系統的緊張感減輕,心臟減壓,使人身心放松[1]。事實證明,這樣的環境不僅給員工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在精神高度放松的情況下,也使他們更容易產生創造性的想法,進而創造出富有新意的產品。

圖3 上海K11 垂直綠化入口設計
對比谷歌公司辦公空間和K11 商城的綠植設計,4 大商圈的綠植設計還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和商業效果,主要問題是:(1)種植分散。4 大商圈的綠植以單個店鋪為單位,且多為零散擺放的盆栽,不能夠產生理想的景觀效果;(2)缺少設計感。4大商圈的植物擺放較為隨意,部分餐飲店應用了吊植,其余店鋪均將盆栽放在收銀臺或墻角,不能形成良好的藝術效果,而谷歌的辦公空間和K11 商城的綠化,經過了認真的景觀設計,綜合應用了垂直綠化,盆栽,吊植等多種種植方法,且各類綠植間的空間布局相互融合,形成出色的景觀效果;(3)綠植的應用規模較小。谷歌與K11 的綠植,均為成片的規模化種植,谷歌辦公空間的部分區域,宛如森林一般,而4 大商圈,店鋪的綠植應用率未到50%,應用的植物種類共計只有17 種,種植形式多為盆栽,這樣的規模不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
首先要考慮植物所在空間中人的行為,如人員密集的場所、活動方式等。避免種植藤蔓類植物,餐廳在布置懸掛式綠植時,避免將綠植放在餐桌正上方,防止偶然凋落葉片等意外影響客人用餐;避免選用有毒有害有刺植物,防止植物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譬如,一些植物所含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產生不利影響,如鳳仙花中就含有“Epstein-Bart 病毒早期的抗原誘導物”,可誘導EB 病毒對淋巴細胞的轉化,促進有腫瘤細胞病毒和化學癌物質引起的腫瘤生長[2];再如,松柏類植物會影響食欲,不宜放在餐館;月季的分泌物會降低人的興奮性,進而降低人的消費欲,這類植物應放置于遠離人群的地方。
目前4 大商圈店鋪的綠植植物種類單一,數量稀少,出于店鋪經營者的興趣愛好和空間限制,往往對盆栽隨意擺放,不成規模,難于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效應,對人們的行為心理更難形成良好的誘導效應。因此,借鑒上海K11 和谷歌總部綠飾景觀經驗,在今后的商業空間綠飾景觀營造中,需要增加綠植的種類以提升景觀的豐富性。除采用常見喜陰觀葉草本植物外,可考慮選擇一些有益于人身健康的芳香植物、功能保健植物、觀賞價值更高的觀賞灌木和小喬木等。
商場綠植的設計首先要從空間構成的角度考慮綠植景觀效果。造型藝術中,線的因素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特征[3]。因此,無論是立體的綠植設計,還是平面的種植,盆栽的擺放要考慮通過線性的布局,提升空間的美感。
從整體效果的營造考慮設計,提升設計的關聯性。綠植設計要充分考慮業態類型,充分考慮商業空間的風格和特點,充分考慮商業空間內人的行為活動方式和特點,使綠飾景觀、商業業態、空間風格、人的行為相互協調,提升空間的總體藝術感,以達到總體效果最優。
要著重考慮綠飾景觀的生態效應、環境舒適性和景觀對人們產生的心理生理效應。商業空間屬于人員密集空間,且是人們長時間停留的空間,因此生態的安全性,環境的舒適性以及人們的行為心理反應必須成為綠飾設計的重要考慮因素。通過對植物種類、配置形式、景觀要素的科學設計,有效改善環境,促進人身健康,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