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裕,邢廣萍,吳全宇,張 穎,孫 凱,宋雨篷,楚克歡,段冰冰,盧 潔*
(1.菏澤市林業局,山東 菏澤274000; 2.山東省林業保護和發展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250014;3.菏澤市牡丹區牡丹研究所,山東 菏澤274000)
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為芍藥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芍藥花大色艷、花色繁多、花型豐富,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被譽為“花相”,與牡丹并稱“花中二絕”。
芍藥多用播種、分株繁殖,但播種不易保持芍藥品種的優良特性,分株則繁殖系數較低,3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 個子株[1],無法滿足產業化發展的需要。芍藥的組培快繁技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種苗生產還處在探索階段[2]。因此,芍藥的繁殖仍然制約著芍藥的規模化生產。
筆者在芍藥分株繁殖實踐中發現,分株苗主根短截長度對芍藥植株生長有不同的影響。分株苗主根短,有利于新根的產生,但生長勢會減弱。因此,本研究采用主根短截保留長度3 cm、6 cm、9 cm、12 cm 4 種處理進行了比較試驗,分析了不同處理對芍藥分株苗的生長影響,以篩選出最優的短截長度,提高芍藥繁殖系數。
試驗地位于菏澤市牡丹區黃罡鎮芍藥試驗圃,屬暖溫帶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平均氣溫26.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0.8℃,氣溫年均差27.7℃,極端最低達-16.5℃,極端最高氣溫40.5℃。年平均日照時數2388.7 小時。土壤為砂壤土,pH 值約8.1,有機質含量0.785%,堿解氮136.2 mg/kg,速效鉀17.1 mg/kg,有效鈣2223 mg/kg,有效鎂165.3 mg/kg。
以芍藥‘胭脂點玉’、‘大富貴’、‘蘭富士’3年生分株苗為試驗材料,每株分株苗留3 個飽滿芽。‘胭脂點玉’主莖粗度0.6 cm,‘大富貴’主莖粗度0.8 cm,‘蘭富士’主莖粗度1.0 cm。
2015年10月10日,將3 個品種3年生苗起苗后進行分株。以主根短截不同長度處理為試驗因素,篩選最佳處理長度。設留根長度3 cm、6 cm、9 cm、12 cm 4 個處理,以不處理為對照,每個處理設3 次重復,每個重復11 株,完全隨機區組排列。所有分株苗用0.33%濃度的70%多菌靈溶液浸泡30 min,晾干種植于試驗田,統一常規管理。
2018年5月,調查各個品種、各個處理的成活率、主枝數量、主枝長度、生長勢。
2018年10月,起苗分栽時觀測并記錄新生根數量、粗度、長度,按同樣規格分株,計算分株數量。
測定的主要數據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 進行數據預處理,采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字母標記表示結果,大寫字母表示顯著水平(P<0.05),小寫字母表示極顯著水平(P<0.01)。
試驗表明,主根短截保留不同長度處理,各品種在主枝數量、主枝長度、新生根數量、分株數量等方面有了明顯差異,均比對照組有顯著增加。各品種試驗結果如下。
‘胭脂點玉’芍藥分株苗主根保留長度3 cm、6 cm、9 cm、12 cm 時,主枝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39%、86%、80%、58%,新生根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74%、113%、107%、88%,分株繁殖時產生的分株苗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41%、101%、90%、59%。因此,‘胭脂點玉’芍藥分株苗留根長度6 cm時,主枝數量、新生根數量、分株苗數量都是最多,主枝長度、新生根長度和粗度都是最優,生長勢最強,優勢明顯。經SPSS 軟件分析,留根長度6 cm 與其他組差異極顯著。

表1 ‘胭脂點玉’芍藥分株苗主根短截生長情況
‘大富貴’芍藥分株苗主根保留長度3 cm、6 cm、9 cm、12 cm 時,主枝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45%、122%、105%、67%,新生根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54%、113%、107%、60%,分株繁殖時產生的分株苗數量比對照植株分別增加61%、109%、100%、31%。因此,‘大富貴’芍藥分株苗留根長度6 cm時,主枝數量、新生根數量、分株苗數量都是最多,主枝長度、新生根長度和粗度都是最優,生長勢最強,優勢明顯。經SPSS 軟件分析,留根長度6 cm 與其他組差異極顯著。

表2 ‘大富貴’芍藥分株苗主根短截生長情況

表3 ‘蘭富士’芍藥分株苗主根短截生長情況
通過對比分析,‘蘭富士’芍藥分株苗主根保留長度6 cm 時,主枝數量、新生根數量、分株繁殖時產生的分株苗數量,與留根長度3 cm、9 cm、12 cm及對照組相比,同樣最具優勢,數量最多,主枝長度、新生根長度和粗度最優,生長勢最強,優勢明顯。經SPSS 軟件分析,與其他組差異極顯著。
‘胭脂點玉’、‘大富貴’、‘蘭富士’3 個品種的試驗結果一致,分株苗主根短截,長度保留6 cm 時,產生的主枝數量、新生根數量、分株數量、生長勢具有顯著優勢。試驗發現,分株苗主根長度保留3 cm時,3 個品種植株生長勢均較弱,產生的枝條數量較少,葉片發黃,產生的新根生長細、短;而留根長度12 cm 時及對照組,植株產生的主枝數量少,老根生長粗,產生的新根數量少,且細、短,繁殖系數較低。因此,分株繁殖時,采取主根短截,保留長度為6 cm,效果最優。
試驗結果表明,芍藥分株苗主根短截,主根長度留6 cm,生長3年后,主枝數量、新生根數量大幅增加,分株繁殖時分株苗數量可增加100%以上,顯著提高了芍藥繁殖系數,并且植株生長勢明顯增強。該方法操作簡單,實用性強,便于在生產中試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