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嬌,翟慧寧,袁 林,趙東民,薛希亭
(淄博市魯山林場,山東 淄博 255205)
木天牛(Xylariopsis mimica Bates, 1884),別稱:擬態木天牛,屬于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木天牛屬昆蟲。木天牛屬由Bates 建立于1884年,目前全世界一共有5 種[1],其中木天牛文獻記載分布于上海、北京、陜西、東北、江蘇;韓國,俄羅斯,日本,朝鮮[2]。2019年9月4日在山東省淄博市魯山林場魯山大廟前坡發現該種,經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曲愛軍教授參考相關資料對照模式標本詳細鑒定[3-4],屬于山東省新紀錄。
木天牛(Xylariopsis mimica Bates, 1884)見(圖1)。該天牛頭部的額寬廣,復眼小,粗粒,下葉小,與其下頰部等高,左右遠離;頭頂淺陷,觸角的基瘤左右遠離;觸角比身體稍短,第3 節與第4 節同等長度,長于柄節1/3。小盾片呈半圓形。前胸的背板中央并列一對腎形突起,兩側中部后方稍突出。鞘翅狹長,僅稍寬于前胸背板,身體的表面有穴狀淺陷,凹凸不平,翅端斜截。足短,腿節向端部膨大,前足腿節最粗,脛節短,與跗節等長。

圖1 木天牛Xylariopsis mimica Bates, 1884Figure 1 Xylariopsis mimica Bates, 1884
身體圓筒形,體色棕褐色,體表緊密被厚毛,頭部的毛茶褐色,在上唇的基部,唇基的基部,額中部及頭頂均有白色的毛,其中額中央尤其明顯,觸角全被姜黃色厚毛,黑色的纓毛密生于下沿,污白色厚毛緊覆于后頭和前胸,小盾片,足腿節及脛節基半部,中胸腹板,腹部第1 至4 腹節腹板;各有一污白色至絹白色寬斜橫帶存在于鞘翅端半部中央,且各有一小黑點分布在前胸背板中央后方下陷部左右,有4 個近方形的黑斑在后緣橫列;暗黑褐色毛均密被于鞘翅,后胸腹板,足脛節端半部和跗節,腹部,第5 腹節腹板上。
體長:9.2~14 mm;體寬:2.5~4 mm。
鑒定標本:1♀,淄博市魯山林場,2019-09-04,袁長國采。
采集環境:采集于海拔1008 m、針闊混交林附近的赤爮(Thladiantha dubia Bg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