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李建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6月17日20時,在愚公故里濟源市邵原鎮花園村,50多名老人正在廣場排練歌曲,為全鎮老齡紅歌賽做準備。各色照明燈具把夜色打扮得繽紛妖嬈,構成旖旎浪漫的山村畫卷。練歌間隙,76歲的楊建蘭感慨地說:“小時候松枝油燈照明,日子難熬。如今有了大變化,電好使,路通暢,家富裕,文化生活也豐富,我們打心眼里感謝共產黨,感謝黨的好政策。”
“歷史證明,有黨的領導,有愚公移山精神激勵斗志,就能戰勝困難,不斷把供電服務做好、做到位,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敞亮!”這是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在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舉辦的主題黨日活動中,83歲的老黨員、退休員工李德瑚說的一番話。誠如李德瑚所言,在輸送優質電能、服務社會民生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電力人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發揚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勇毅行,用初心潤澤時光的芳華、璀璨城鄉的燈火,用艱辛付出光耀著愚公故里新生活。
“供電服務好不好,電網是基礎。53年前,我們在深山密林立桿,在懸崖峭壁架線,用壞200根鋼釬、400把鐵鎬,歷時兩年多建成一條35千伏線路,把電引進大山。”大半輩子參與山區架電的李德瑚說道。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得名,是愚公移山精神原發地,山區丘陵面積占88%。1949年,濟源電力工業起步,當時以木炭作燃料,用一個舊汽車頭帶動15千瓦發電機發電,通過簡陋的配電線路,向政府、部隊等重點單位送電。隨后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電力人踴躍投入電力建設的洪流中。
“山區架電很困難,那時候靠的是對黨的事業的忠誠,靠的是愚公移山精神激發出來的豪氣。”國網濟源供電公司退休員工李濟生說,他們吃在工地、住在窩棚,運料肩扛人抬,架線翻山越嶺,最多時候5個月不回家,大家擰成一股繩,讓電線一點點在大山深處延伸。鎮鎮通電、村村通電、戶戶通電,照明用電、動力用電、機井用電,半個多世紀櫛風沐雨,接續前行,讓王屋山沐浴在光明中。
尺寸之累,璀璨大地。從沒有電、到銀線交織進萬家,從供不好電、到舒心電力伴城鄉。如今,該公司運行變電站38座,變電容量428萬千伏安,輸電線路91條、骨干配電線路300余條,以500千伏為電源支撐、220千伏和110千伏為骨干網架、10千伏為供電“血管”的堅強電網,為供電服務提供了堅實基礎。
“電力服務速度真快,這種房產和用電同步過戶的體驗很暖心。”6月12日,天壇街道居民周小波在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時,看到連同辦好的用電手續,向現場服務的供電人員說道。今年,國網濟源供電公司與濟源不動產中心實行信息對接,及時獲取房產交易信息,主動辦理客戶用電事項,實現“房產+用電”同步過戶、一次辦結。
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用點滴進取、持續提升,給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是濟電人不變的追求。老供電所所長李五福介紹,40年前客戶報裝需到營業廳登記,然后提供身份信息、村委證明等資料,很煩瑣。因配電設施覆蓋面不大、容量不夠,即使手續全了也不一定能接入電源,往往要等好多天。
隨著電網規模擴大,供電服務也積極跟進,用電手續逐漸壓減、辦電流程不斷提速、服務效能持續提高,客戶用電隨時受理、限時辦結。如今,網上辦電全面普及和陽光業擴、“三零”服務、大數據的創新應用,實現了辦電“不見面”,做到了客戶“免跑腿”,服務效率成倍提高。
“從年產值不足200萬元的小作坊,到年產值超過600億元的集團公司,30多年來豫光的發展離不開供電服務的支持。”位于濟源孔山的豫光金鉛集團負責人王小國說,豫光每壯大一步,電力就緊跟一步,服務也提升一步。
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為經濟發展注入動能,也驅動濟源由單一農產業向新興工業城市轉型,濟源地區年用電量由上世紀50年代的200萬千瓦時增至如今的80多億千瓦時。
供電服務改進升級,也讓農村動能無限。大峪鎮東溝村黨支部書記周備軍說,他們村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再到全國美麗鄉村,離不開優質的供電服務。

為菌菇種植戶提供便捷服務。
“侯師傅,您的服務速度真快。”6月3日,下冶鎮三教村居民李林家的養殖小區停電,他在“供電服務微信群”求助后,網格化供電員工李衛平隨即打電話咨詢,并立即趕到現場幫客戶更換損壞的開關,用一個小時就解決了難題,得到客戶贊許。
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電力人的奮斗目標。長期以來,該公司把群眾滿意作為標準,秉承愚公移山精神,立足把工作做完美、把服務做極致,日復一日孜孜以求。電費繳納從營業廳坐收、進村入戶走收,到密織社會化代收網點,再到移動支付、網上繳費,方便度不斷提高;助力產業發展從“片對片”到“點對點、一對一”,再到“一個產業項目一個供電方案、一個服務團隊、一套專屬措施”,客戶獲得感與日俱增;便民服務從電話坐等到主動上門,從區域經理到臺區經理,再到“村村有網格、微信全覆蓋”……
“古時愚公為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挖山不止,作為新時代的電力人,我們要像愚公那樣攻堅克難不停步,傾心扮靚群眾幸福新生活。”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總經理程杰表示。
“光來天上照天明,夜半雙雙空際行;應是瑤臺迎法駕,故教玉女捧仙燈。”這首古詩曾用“天燈亮王屋”的意境,表達人們對無限光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黨的領導下,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將持續優化措施、提升服務,讓愚公故里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