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韓 彥 武 彬
從1921年到2021年,一百年歲月崢嶸,一百年初心如磐。
縱觀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壯大的一百年歷程,是不平凡的一百年,無數優秀的共產黨人為了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鑄就了今天的輝煌。作為新時代的鄭州電力人,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也繼承和發揚了他們的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發展、黃河生態流域保護和中原崛起,輸送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加強運維管理,確保二七商圈供電。
滔滔黃河水,拳拳赤子心。在這片被母親河哺育的中原大地上,從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到豫西抗日根據地建立,從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建設,到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與汗水留下了一串串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鼓舞了一代代電力人在鄭州電網的發展建設中,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讓紅色的黨旗與光明一起,伴隨著時代的腳步,在鄭州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1948年,鄭州只有兩部125千瓦柴油發電機組、193戶照明用戶;如今,鄭州電網擁有4235.65萬千伏安變電容量,401.83萬營業戶數。1956年,鄭州架起第一條110千伏線路——鄭洛線;如今,鄭州通過天中特高壓直流用上了千里之外的清潔能源。1972年,鄭州建成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徐莊變電站;如今,鄭州有312座變電站為發展提供著不竭的能量。還有帶電作業從無到有,電纜長度全省第一,集中監控,無人化值守,隨著技術的發展,鄭州電網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著巨大飛躍,與這個蓬勃的時代遙相呼應,與崛起的中原同頻共振,與鄭州的發展合拍相聯,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堅強可靠的能源保障。
有著22年黨齡、已經退休3年的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專家黃浩軍從1980年開始從事輸電線路相關的工作,在基層奮斗了一輩子的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操點心,工作就能干得更好一些。”在帶電作業培訓現場,現在依然能看到他操心的背影,他說:“作為共產黨員,我人退休心不退休,繼續發揮余熱,再多為咱電網發展出一份力。”
在鄭州電網發展建設史上,一位位和黃浩軍一樣的共產黨員將青春與汗水揮灑,默默為電網發展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名共產黨人不變的諾言。
剛剛完成高考保電工作的國網鄭州供電公司“雷鋒號”電力搶修隊隊長郝濤感慨:“隨著鄭州城市發展的需求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我們‘雷鋒號’電力搶修隊也進行了相應改變。我們不僅保持了扶危助困的特色,除了做好鄭州大型活動、重要節日的供電保障工作外,還全力提升不停電作業能力,讓老百姓少停電甚至不停電。”

原鄭州供電局調度室。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全體黨員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抓住歷史發展機遇,認真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一體四翼”發展總布局,緊盯“一個目標”,邁上“兩個臺階”,加快“三個轉變”,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和鄭州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新征程中當好“兩個排頭兵”。
今年以來,國網鄭州供電公司黨委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歷史中汲取營養,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為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營造了良好氛圍。
在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全體黨員也積極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落實到工作中,在各個崗位上都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不斷強化政治建設,強化從嚴治黨,強化融入融合。通過完善“1254”黨建與業務融合,深化“黨建+”工程,系統總結固化凝心、堡壘、先鋒、護航、價值“五項工程”,落實“四個銜接”方面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充分運用“三亮三比”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等載體,激勵廣大黨員在“十四五”發展的偉大格局中,立足崗位,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十四五”期間,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全體黨員將緊密圍繞鄭州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需求,努力打造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新型城鄉電網。預計“十四五”期間完成電網發展投入超過300億元,積極推動外電入豫第三直流及豫中東特高壓交流變電站建設,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內外雙環網建設,新(擴)建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36座,使電網整體供電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二七商圈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和鞏義竹林鎮美麗鄉村能源革命樣板等“十大工程”為引領,加快推動電網轉型升級,在“三強三優”能源互聯網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建黨百年展芳華,凝心聚力再出發。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節點,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全體黨員將以飽滿的熱情,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生動實踐,為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不平凡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