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霏
在游澤華的記憶中,鄧稼先生前有三個遺憾:他想在天安門廣場前看看50年后祖國的發(fā)展;他希望能再去一次山西導彈基地;在北京301醫(yī)院病床上,他希望能回到綿陽,再看看同事以及自己工作過的地方。
“我在這里生活了4年多,這是原來的機關辦公樓,那一排平房是科學家居住區(qū),警衛(wèi)連就在坡上。”2021年5月,游澤華再次回到這個改變他一生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的中國“兩彈城”,向記者講述了他跟隨鄧稼先的那段時光。
游澤華是鄧稼先生前的最后一任警衛(wèi)員,從1982到1986年,他陪伴鄧稼先直到其生命最后一刻。
相遇:從擔心“不好相處”到“像父親一樣的長輩”
對于游澤華來說,他和鄧稼先的相遇是一種緣分。1982年2月17日,入伍不到兩年的游澤華被警衛(wèi)團團長選中,送到了九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位于綿陽市梓潼縣的秘密基地。
那時,九院院部機關從青海搬遷至綿陽梓潼已有13年,在完成原子彈和氫彈試爆后,科學家們肩上的任務依舊繁重,他們需要完成原子彈、氫彈的武器化與定型,以及新一代武器研制攻關等國防科研內(nèi)容。“通俗地講,就是有了彈藥還不行,還要有槍。”游澤華說。
游澤華回憶,在此之前,科學家的安全由保衛(wèi)部負責,但保衛(wèi)部的工作人員下班后,就各自回家了。那時,科學家們常常工作到很晚,這就導致出現(xiàn)緊急文件時,沒人幫忙送。考慮到這種情況,游澤華等人被派了過來,一方面保護科學家們的安全,另一方面則是協(xié)助工作,照顧科學家們的飲食起居。
“當初,我曾擔心科學家不好相處,但見到鄧老第一面就感覺特別親切。”游澤華回憶,剛見面時,鄧稼先就和他聊起了家常,第一句話就問:“小戰(zhàn)士,你家是哪里的呀?”
游澤華回憶,一番交談后鄧稼先對他說:“你在這跟著我,日常生活、工作有什么不懂的就問我。這里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收發(fā)一下文件、通知同事開會。”
游澤華沒想到,隨后4年的相處中,讓他多了一個既是老師、又像父親一樣的長輩。
相知:怕麻煩廚師,書堆里藏著壓縮餅干
來到鄧稼先舊居,看著四周的景物,游澤華陷入了往日的回憶里。“科學家住的都是平房,很簡樸,門前是一條小道。”他雙手比劃出一人的寬度說。
如今,鄧稼先舊居的門前已擴建出一個小廣場,廣場上塑有鄧稼先的雕像和入黨誓詞,不少前來參觀的團隊會在這里重溫入黨誓詞。在一片莊嚴的宣誓聲中,游澤華走進舊居里,回到了39年前。
進門就是游澤華的房間,一張桌子、一個柜子、一部電話、一張單人床便是這里的全部物件。走過窄道再一轉彎,便來到鄧稼先的臥室,占地面積最大的是幾個書柜,顯眼處擺放著一臺唱片機,是房間里唯一的娛樂設備。臥室里擺放的鐵架床,是鄧稼先妻子的嫁妝,因為長年見不到妻子,他便把鐵架床一直帶在身邊。
看著眼前的鐵架床和書桌,游澤華說,看到鄧稼先常常工作到半夜,很是心疼,就想讓他多休息一會兒。結果第二天鄧稼先常常是一手拿著茶杯,一手拿著兩塊壓縮餅干,邊吃邊走,路上還笑著“責怪”游澤華,差點兒耽誤了他的大事。
“這就是鄧老放壓縮餅干的地方。”游澤華指著角落里兩米多高的儲藏室說,以前這里堆滿了鄧稼先從北京王府井外文書店淘回來的書,里面經(jīng)常放著壓縮餅干,大概四五斤,除了早上來不及吃飯會拿兩塊,他晚上加餐時也會用上。
鄧稼先晚上加班時,游澤華想叫廚師加個餐,鄧稼先卻說:“這么晚了,你麻煩別人干什么?”
相離:“三個遺憾”和臨終的話
由于長期遭受輻射,鄧稼先患上了直腸癌,前往北京住院治療。游澤華回憶,1986年做完第二次手術后的某天早上,鄧稼先覺得身體好些了,就想出去走走。
“在醫(yī)院門口,我讓鄧老等一會兒,我去喊司機,結果出來才發(fā)現(xiàn),他已擠公交車走了,但我知道鄧老去哪了。”游澤華說,他趕緊擠上另一輛公交車,到了王府井外文書店,鄧稼先果然在那里看書。一直看到上午10點多,鄧稼先突然提議到天安門走一走。
“鄧老對天安門廣場有特殊的情懷,我和他去過很多次,包括他從美國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天安門廣場看看。對他而言,那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游澤華說。
游澤華記得,那天天氣很好,人很多,鄧稼先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坐了下來,看著游澤華說:“小游,我今后還有時間來嗎?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你來看看我吧,給我講講祖國的變化。”游澤華忙回答:“只要您身體好了,我隨時都陪您來。”鄧稼先又說:“不用等到100周年,50周年的時候,你就來看看我吧。”此次出行一周后,鄧稼先就逝世了。
游澤華回憶,鄧稼先的第二個遺憾是,希望能再去一次山西的導彈基地。1984年底,鄧稼先在北京開完會后,坐車前往山西導彈基地,下車時就有些走不動了。不過,基地司令員建議鄧稼先去山西的五臺山放松一下。但到了五臺山后,望著長長的上山階梯,鄧稼先最后沒能登上去。他不甘心地問:“小游,我還有機會再來嗎?”游澤華回答:“等您身體好了,我再陪您來。”游澤華知道,沒能登上五臺山,是因為鄧稼先擔心自己的身體無法支撐再去導彈基地,卻沒想到這真成為鄧稼先永遠的遺憾。
鄧稼先去世前一直掛念著四川。游澤華說:“在病床上,鄧老曾多次跟我說:‘小游啊,你一定要和醫(yī)生說,我想回四川看看。單位有同事來,你要告訴他們,讓他們把好消息告訴我。”那時,躺在病床上的鄧稼先還在進行總體規(guī)劃設想,確定中國原子武器的后期發(fā)展方向。“實際上,當時他已很難受了,他就坐在床上,墊個小墊子,紙上寫滿了字,反復修改了不知多少次。”游澤華說,“可惜,這三大遺憾一個都沒實現(xiàn)。”
游澤華還記得,有一天,鄧稼先突然問他:“小游,你今后想干什么呢?”游澤華回答:“我想學醫(yī),學會后可以幫助別人。”鄧稼先點頭回答:“那好。”
如今,游澤華履行約定成為了一名醫(yī)生。他時常想起鄧稼先去世前對妻子說的話:“如果有來世,我還是選擇中國,選擇核武器事業(yè),選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