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杰
以前春節的深圳給人印象就是一座空城。許多門店貼出放假的紅布告,從東門到華強北,從羅湖到福田,往日的人流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深南大道,北環大道,車少得可憐,空曠得讓人可任性撒野。公園里掛了一些紅燈籠,在風里晃著,散著一點年味。這樣冷清空寂的感覺總讓人想到老家過年的情景:院門剛貼的紅對聯墨跡未干,二響炮已崩響,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們忙著到處拜年兜利是,人們拱手互道恭喜發財。于我來講,這樣的情景已久遠了,只能在親友群發發祝福和撒下紅包來分享老家過年的喜悅。深圳的花市和年貨博覽會一般會在春節前舉辦,留守城市的人聚攏在一起忙著備年貨,人們選購著象征富貴、好意頭的各種花木,如年桔、蝴蝶蘭、黃金果,發財樹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零食攤前更是擠滿了人,這也是當時深圳春節的高光時刻。空城的深圳,此刻聚在一起的人們感受著彼此的溫暖,這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春節期間,除了大型購物城,許多飯店都關門謝客,老板回老家過年了。大年初一在家自己包餃子,全家人其樂融融,坐一起說說笑笑,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成了每年春節的招牌節目。吃完飯后,一家人會去爬山,新的一年登高望遠之意。記得有一年,帶著七十歲的老母親爬上了海拔587米的羊臺山,在刻著“羊臺疊翠”的石頭前合影,身體硬朗的母親讓我很是欣慰和開心。母親有近二十年沒在老家過年了,跟著我在深圳生活,看著母親的銀發在風中抖動,我們在遠離故鄉二千公里的深圳過年,此刻我深切感受到什么叫親人之間的相依為命,深圳的年因為母親的陪伴讓我更覺心安,讓我覺得這個奮斗了二十多年的城市就是我的第二家鄉。
深圳的年這幾年是越來越熱鬧了,留守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人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如春的深圳過年,享受著這里的繁華和快樂。空城的深圳早已成為歷史。深圳各類主題的迎春花展是春節期間最好的去處,人民公園的月季花展,觀瀾湖的櫻花展,園博園的茶花展等,鵬城處處花海,處處洋溢著喜慶吉祥。每年錦繡中華都會舉辦熱鬧的廟會,世界之窗、歡樂谷、光明農場、歡樂海岸也不甘示弱,紛紛推出春節慶賀活動,民俗文化濃郁的皇崗村、坂田村等地方也都推出舞獅舞龍表演來賀歲迎春。如今春節的深圳是花海,更是歡樂之海。
每年春節我都會去弘法寺祈福,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今年,我也要為我們這座城市祈福,愿疫情早點過去,做好防護,平安過年。非必要不返鄉,非必要不離深。這個春節,我們同深圳一起過。今年是我的深圳年,也是我們的深圳年。
王向陽
陜西鳳翔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青年書協常務理事,寶雞市書協副秘書長、創作委員會主任。作品入展或獲獎主要有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堯山展,陜西書法最高獎——第二屆“陜西書法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