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年文,里程輝,張秀美,李宏建,王 宏,宋 哲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營口115209)
矮砧密植是世界蘋果發展的方向,是現代蘋果產業的重要標志[1]。矮砧栽培可以控制樹冠大小,具有結果早、產量高、果實品質優、技術簡化、省工省力、便于機械化作業和標準化生產等優點[2-4]。我國絕大部分蘋果產區為山地,肥水供給受限,遼寧省山地丘陵蘋果園較多,多數果園無灌溉條件,矮砧蘋果的優勢很難發揮[2,5]。喬砧蘋果根系較深,適應性強,對水肥條件要求不嚴格[2,6],適合在缺水山區栽培;但是,存在樹體高大、結果晚、早期土地利用率低、操作不便、難以機械操作等問題[6]。
為探索適合蘋果栽培的“喬砧矮管”新模式,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從2014 年開始,利用1 年生平邑甜茶高接大苗和“兩頭忙”嫁接苗[7]2 種蘋果苗木進行快速成園試驗,實現栽后第2 年見果,第4 年成形,第5 年豐產。現將蘋果喬砧密植快速成園技術總結如下。
試驗園在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內,海拔20 m,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8 ℃,1 月平均氣溫-9.2 ℃,7 月平均氣溫24.6 ℃,極端最低氣溫-31.7 ℃,年降水量686 mm,無霜期178 d,平均年日照時數3 000 h。土壤為輕沙壤土,pH 值6.5 左右,有機質含量為1.13%,全氮含量0.64%,速效磷含量70.3 mg/kg,速效鉀含量107 mg/kg。
試驗園于2014 年和2016 年分2 次建園,均為老果園淘汰后立即建園。2014 年建園,蘋果品種為‘望山紅’,行株距4.0 m×2.0 m;2016 年建園,蘋果品種為‘王林’,行株距4.0 m×1.5 m。砧木均為平邑甜茶,試驗園均為南北行向,周邊有蘋果樹,沒有專門配置授粉樹。
(1)建園。拔除老樹后,立即平整土地,清除殘根,在原定植行挖深、寬均為60 cm 的定植溝,用行間土(生草多年)回填,在定植溝的中上部,每667 m2施腐熟的牛糞或羊糞3 000~4 000 kg。栽樹時,每株施木美土里生物有機肥0.5 kg(有效活菌數≥2 億個/g),防再植障礙。栽后立即灌水,灌2 次水后覆蓋黑色地膜。2 次建園的成活率均為99%。
2014 年采用“兩頭忙”方式建園。砧木為2~3 年生平邑甜茶,距地面60 cm 處粗度1.5 cm 以上;品種為‘望山紅’,接穗一般留2 個芽。4 月從苗圃中起出平邑甜茶,在室內采取舌接法,在苗木60 cm高處嫁接,然后定植。
2016 年建園。砧木為平邑甜茶,在苗圃內培養2~3 年;品種為‘王林’,接穗一般留2 個芽。2015年春季,在苗圃內用舌接法在苗木60 cm 高處嫁接,嫁接后在苗圃內培養1 年。2016 年春季,苗木基部粗度2~3 cm,高度1.8 m,平均有4 個以上分枝,定植。
(2)土壤管理。樹盤覆蓋園藝地布。行間自然生草,草高30~40 cm 時刈割,留茬5 cm,全年刈割4 次。定植當年7 月上旬,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 次,氮磷鉀的比例為25∶10∶10。進入結果期后,在果實采收后的10 月中下旬,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3 000 kg,加鈣肥50~100 kg、氮磷鉀復合肥60 kg,復合肥用量為全年的25%。全年土壤追肥2 次,第1 次在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每667 m2施氮磷鉀復合肥120 kg,氮磷鉀的比例為25∶10∶10,用量占全年的50%;第2 次在8 月下旬至9 月下旬,每667 m2施氮磷鉀復合肥60 kg,氮磷鉀的比例為15∶5∶25,化肥用量占全年的25%。條狀溝施,溝深30 cm。每次施肥后都應及時灌水。采用滴灌,在4 月上旬(萌芽前)、4 月下旬(開花前)、5 月下旬(花后)、8 月中旬(果實膨大期)、11 月中旬(封凍前)灌水。其他時期灌水視降水情況而定。
(3)整形修剪。樹形采用高紡錘形,樹體結構為:樹高3.5 m,干高1.0 m,主枝30 個,枝干比1∶3~5,主枝角度110~120°。株距2 m 的冠徑2.5 m 左右,株距1.5 m 的冠徑2.0 m 左右。
‘王林’定植當年,中心干上的分枝全部疏除,不定干。當嫩梢3 cm 左右時抹芽,中心干延長枝保留1 個壯梢當作延長頭,其下方10 cm 左右的芽抹去,防止競爭,促進下部的芽萌發,防止產生光禿帶。中心干上的新梢長15 cm 左右(半木質化)時,用牙簽開角,角度在80~90°;立秋后拉枝,角度在110~120°。為了促進成熟,防止凍害,8 月下旬對所有未停止生長的新梢摘心。定植后第3 年春季到秋季管理技術基本相同,第4 年樹形基本完成,不再抹芽、開角和拉枝。
‘望山紅’萌芽后,留個健壯的嫩梢作中心干延長頭,其他梢摘心。中心干延長梢長30 cm 左右時,立竹竿綁縛。中心干延長梢長30~40 cm 時摘心,促進其成熟和分枝。‘望山紅’定植第2 年后的管理同‘王林’。
冬季修剪時,疏除枝干比大于1∶3 的主枝,以及交叉枝、重疊枝和背上直立枝,如果保留的主枝數不足5 個,則全部疏除。骨干枝延長頭不短截,疏除競爭枝。培養平斜枝和下垂結果枝組,保證單軸延伸。以疏為主,基本不短截、不回縮。
(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控采用物理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果園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樹上懸掛黃板或誘捕屋,樹干上綁誘蟲帶。秋季落葉后,及時清除病枝、落葉、病蟲果,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病菌和越冬蟲卵;萌芽前全園噴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的病菌、蟲卵,減少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花序露紅時,噴布5%甲維鹽乳油3 000倍加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加60%苯醚·甲硫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防治蘋果花腐病、蘋果霉心病、蘋果白粉病、卷葉蟲等。落花后1 周,噴布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加4.5%甲維高氯水乳劑1 000倍+20%阿維四螨嗪懸浮劑2 000 倍加20%吡蟲啉可溶性液劑2 000 倍加果蔬鈣肥1 000 倍液,防治蘋果炭疽病、蘋果輪紋病、蘋果苦痘病、卷葉蟲、葉螨、食心蟲和蚜蟲等。套袋前噴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倍加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加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1 500 倍加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加果蔬鈣肥1 000 倍液,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苦痘病、葉螨、蚜蟲、食心蟲等。果實膨大期,可噴37%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2 000 倍加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加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 000 倍加12.5%阿維螺螨酯懸浮劑2 000 倍加50%噻蟲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防治蘋果輪紋病、蘋果炭疽病、食心蟲、葉螨、蚜蟲等。摘袋后,噴布50%甲基硫菌靈干懸浮劑1 000 倍加果蔬鈣肥 1 000 倍液,防治蘋果炭疽病,提高耐貯性。
(5)冬季防寒。幼樹期間,為了防止樹體發生凍害和日燒,上凍前樹干涂白、埋土、綁草把,涂白高度為80 cm。
(1)樹體發育情況。每年秋季落葉后,調查樹高、干徑、冠徑、外圍1 年生枝長、主枝數、長中短枝數量,單株小區,重復3 次。
干徑調查包括砧木和品種的直徑,用數顯游標卡尺測量嫁接口上下5 cm 處的直徑。在樹冠外圍隨機選取10 個1 年生枝條,測量長度。調查長枝、中枝、短枝數量,折算每667 m2枝量。
(2)產量和品質。果實成熟后,稱量株產,折算平均單位面積產量。以單株為小區,3 次重復。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糖度計PAL-1 測定,可滴定酸含量用NaOH 滴定法測定,硬度用GY-4 型硬度儀測定。
從表1 可以看出,望山紅/平邑甜茶和王林/平邑甜茶均有“小腳”現象,但不太明顯。2 個組合樹體生長較快,整齊度較高,望山紅/平邑甜茶2 年生樹平均高3.58 m,達到高紡錘形整形需要的高度,第5 年冠徑2.50 m×2.06 m,樹冠基本成形,株間開始交接;王林/平邑甜茶2 年生樹平均高3.70 m,達到高紡錘形整形需要的高度,冠徑1.95 m×1.78 m,樹冠基本成形,株間開始交接。2 個品種新梢生長量大,有利于快速成形,提高果園覆蓋率。

表1 ‘望山紅’和‘王林’樹體生長狀況
從表2 可以看出,2 個品種枝量增長快,均以中短枝為主,為早期豐產奠定了基礎。1~6 年生‘望山紅’中短枝量占總枝量的67%以上,1~4 年生‘王林’中短枝量占總枝量的70%以上。5 年生‘望山紅’平均每株主枝數29.3 個,667 m2枝量6.5 萬個以上,達到矮砧高紡錘形每667 m2枝量6 萬~8 萬個的標準[8],整形基本完成。4 年生‘王林’平均每株主枝數24.3 個,667 m2枝量約為5.6 萬個,接近矮砧高紡錘形每667 m2枝量標準,整形也基本完成。

表2 ‘望山紅’和‘王林’樹體枝類組成
以平邑甜茶為砧木的‘望山紅’和‘王林’,均易成花,結果早,豐產性強。‘望山紅’2 年生樹開花株率10.1%;3 年生樹開花株率100%,平均株產2.5 kg,折合667 m2產量207.5 kg;6 年生樹平均株產22.8 kg,折合667 m2產量1 892.4 kg,基本達到豐產。‘王林’2 年生樹開花株率100%,平均株產2.8 kg,折合667 m2產量310.8 kg;4 年生樹平均株產22.6 kg,折合667 m2產量2 508.6 kg,達到豐產(表3)。

表3 ‘望山紅’和‘王林’產量
從表4 可以看出,樹齡4~6 年時,‘望山紅’平均單果重322 g 以上,樹齡7 年(2019 年)時由于天氣和結果過多等原因,平均單果重為286.1 g;4 年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3%以上,果肉硬度均在8.0 kg/cm2以上。樹齡2~4 年時,‘王林’平均單果重266 g 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果肉硬度9.3 kg/cm2以上。2 個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均符合鮮蘋果標準[9]。

表4 ‘望山紅’和‘王林’果實品質
(1)在苗圃培養砧木,建園前根據需要高位嫁接,然后直接定植的建園方法,具有機動靈活、成活率高、生長勢強的特點。
(2)用平邑甜茶高接大苗或采用“兩頭忙”嫁接的苗建密植園,具有早果、豐產、整齊度高的優點,可第2 年結果,第4 年成形,第5 年豐產,傳統喬砧栽培在定植后5~6 年才開始結果。
(3)喬砧密植栽培,采用高紡錘形樹形,參照矮砧管理模式,技術簡單,便于機械化操作,省工省力,可實現“喬砧矮管”。
(4)用平邑甜茶高接大苗建園,可以克服矮砧栽培對水肥條件要求較高的缺點,為山地、瘠薄地蘋果建園探索出一種新的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