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常瑞 朱志軍 李曉坤
摘? 要:教育是我國發展之大計,高等中醫藥院校承擔著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的任務。自2017年起,我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和培養都發生了重大變革。在新形勢下,如何改進非全日制研究的教學培養模式,提高其培養質量,從而培養合格實用的中醫藥人才,這是高等中醫藥院校需要丞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探討了高等中醫藥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遇到的普遍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實踐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實用的中醫藥高級人才。
關鍵詞:高等中醫藥院校? 非全日制研究生? 培養模式? 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2(c)-0207-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Part-time Postgraduates in Higher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U Yang? CHANG Rui? ZHU Zhijun? LI Xiaokun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46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major pla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take the task of training high-level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2017, major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of part-time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ode of part-time researc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practical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art-time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rough practic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and practical senior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t-time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我國對于高層次的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職人員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攻讀研究生的人數也在日益增長。目前我國根據培養形式的不同可把研究生劃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全國統考),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內進行學習的研究生。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明確提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在管理制度的改革下,對于高等中醫藥院校而言如何更好的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具有較好的探索與實踐意義。
1?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現狀
我國自1995年起,在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在職人員中開展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工作,這對我國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以及提高我國在職人員的教育素質和職業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發展,報考中醫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規模和數量也在逐步增長。對于中醫藥在職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培養目標,培養中醫藥非全日制研究生使其在臨床工作為中醫藥現代化和中醫藥創新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2?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中遇到的問題
隨著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規范化和成熟化,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其存在的問題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存在的問題若不能及時的解決將會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2.1 入學資格審查不嚴
我國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入學前需要進行入學資格審查。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在職人員,大部分的在職人員都已經脫離了學校教育,有時也會有一些未達到要求的人員通過入學資格審查,這與缺乏嚴格和細致審查有關[1]。如果入學審查不夠嚴格就會影響生源結構也會導致非全日制研究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低等問題。特別是對于中醫藥院校,培養的大多數是治病救人的醫生,所以在進行入學資格審查時更應慎之又慎。
2.2 管理難度大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習方式不一樣,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是采用半脫產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沒有課程安排的情況下,這些學生主要是在單位工作。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學校里面沒有統一的住宿地點并且學習和活動的時間也較為分散。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組織關系歸口比較復雜,所以在黨團管理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些原因導致了非全日制研究的日常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難。
2.3 課程學習松懈
《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教研[2014]5號)文件規定,要高度重視課程學習在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作用,課程學習是我國學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必備環節,在研究生成長成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見我國對于研究生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非全日制研究生最大的特點是工作和學習同時進行,這些學生主要是利用假期或者周末進行課程的學習。這樣可能就會產生工學矛盾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兩者的關系就會導致課程學習松懈。對于一些身處管理崗位的學生,不能保證到校學習時間,甚至有一些學生是抱著交錢混學位的錯誤想法。中醫藥知識博大精深,更加需要非全日制研究生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所以對于中醫藥院校的培養單位應該要嚴防非全日制研究生課程學習松懈的問題。
2.4 財政撥款不足
按照《財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文件規定,國家不為非全日制學生撥款,非全日制學生也不能享受國家助學金。關于獎助學金這一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就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全日制研究生不但可以享受國家助學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會得到學業獎學金等。目前一些高校通過自籌資金為非全日制研究生設立獎學金,這對激勵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好學業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上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如人才落戶困難或者入職被拒等問題。雖然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有明確要求在各種招聘中,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但是有一些地方或者招聘單位暫未貫徹執行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相關規定[2]。而一些用人單位對于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可以享受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政策,但非全日制研究生并無此政策。
3? 建議
3.1 優化教學模式
在如今的新形勢下,如何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學質量,是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管理部門和相應的任課老師的共同努力,優化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中加以落實。首先,要考慮到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中授課模式存在教學時間短的缺陷,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集中授課的知識[3]。在課堂上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畢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年齡相差比較大,對于一些年紀較大的學生而言,如果在課堂中沒能很好地調動其積極性那就得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中醫藥院校在教學中更應要注重這一方面并且中醫藥院校在對非全日制研究生進行授課時要從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轉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除了傳授學生知識外,更應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探索,這對提升中醫藥院校的學生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意義[4]。中醫藥知識內容繁多枯燥,這需要任課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醫學上的一些模型進行教學或者模擬臨床的情景,學生學習興趣高了其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提高。其次為了更好的貫徹長期教學的理念,可以運用現代科技通過網絡教學、視頻答疑與交流等多種模式來進行教學,在進行網絡教學的時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自制力。
3.2 加強教學與培養管理
想要改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強教育管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生源情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抓好學風建設,同時研究生院應明確要求各學院的各專業做好考勤記錄,對于經常缺勤的學生按照學校規定進行處理。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課程、考試、答辯以及論文等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學生延期畢業,在后期通過評估后才能夠畢業[5]。使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自覺落實。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的同時進行學習本身就存在工作和學習搶時間的問題。單從學習的角度講,知識的積累是離不開時間這個維度的,創新研究和實踐探索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實現,而時間又無法更多地獲取。擠時間來學習是所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學習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處理好求學與工作的關系是每個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專業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在這方面,學校應配合相關院部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這方面的思想工作。同時在宿舍應優化校內宿舍配置,盡最大限度滿足學生校內住宿的需求,切實方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6]。
3.3 設立相應的獎助政策
為避免出現同一班級內的不同學習方式學生因享受待遇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歸屬感或自卑情緒,學校可自籌資金設立“非全日制研究生獎學金”,激勵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好學業。參照全日制學業獎學金評審辦法設立的該獎學金,在學生覆蓋范圍、獎學金級別及資助額度上均與全日制研究生完全一致。另外,受政策影響,對貧困學生不能享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校可安排大額臨時救助金解決學生因擔心無法繳納學費而不能正常學習的后顧之憂。學校應該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和社會資源,為非全日制研究生設立相應的獎學金。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以及回饋母校的意識[7]。
3.4 挖掘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優勢
2020年,教育部頒發《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通知出臺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無疑是利好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雖然不享有應屆生待遇,但仍可以研究生學歷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和本科學歷不同的是,碩士學歷也可以像應屆生一樣不受戶籍限制跨區域報考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崗位。特別是在報考一些需要工作經驗的崗位時比同屆應屆生面臨更小的競爭壓力。以2020年江蘇省為例,省級機關91個崗位中有33個崗位要求研究生加兩年基層工作經驗(繳納兩年社保即可),這些崗位大部分是省級機關部門的崗位,招錄范圍涵蓋各類專業,報錄比甚至比應屆生崗位還小,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畢業后可以直接報考這些崗位,而全日制研究生則需要畢業兩年后才可報考。
4? 結語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雖然存在著局限性,但其在人才培養方面仍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推動中醫藥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中醫藥院校應該對培養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討,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實用的中醫藥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 魯祥友,潘雨陽.新政策下提高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路徑[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9,37(4):98-100.
[2] 趙強.破除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玻璃門”[N].中國城市報,2020-09-07(A02).
[3] 程新,李昆太,黃林,等.地方院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制度改革與優化[J].教育教學論壇,2020(45):110-111.
[4] 常學輝,姬文搖.中醫藥高級人才培養之我見[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2):12-13.
[5] 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全面提升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水平[J].教育發展研究,2016(3):14.
[6] 劉瀟.提高資源環境學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研究——以武漢大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7(17):220-221.
[7] 李玉全,劉寧,王海霖.大學生考研的重要性分析及激勵措施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