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
百年前,面對內憂外患,清代詩人龔自珍寫下《己亥雜詩》,發出“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告??稍诋敃r,這吶喊盡管滾燙,卻徒留一聲嘆息。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廣大人才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迎來一個又一個春天,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黨的領導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中華大地上不斷書寫著英雄譜。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始終是第一資源。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新征程上,只要繼續牢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充分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就一定能實現“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
加強政治引領。黨管人才,“管”的首要一條也是根本一條,就在于團結引導,加強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推動廣大人才在偉大事業中自覺發揮作用、發揮更大作用??谷諔馉帟r期,無數青年才俊義無反顧地奔赴延安,在那里“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新中國成立之初,以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知識分子,在西北荒原上踐行“黨讓我們去哪里,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諾言……我們黨猶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引得人才近悅遠來,匯聚起愛國奮斗的磅礴力量。新時代做好人才工作,關鍵是要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引領人才更加自覺愛黨愛國,更加堅定跟黨走,實現“增人數”與“得人心”相得益彰。
點燃發展引擎。黨管人才,目的在于用好用活人才,讓人才切實發揮作用。人才支撐發展,發展造就人才。一方面,敢為事業用人才,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引導人才面向所在領域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發展需求和社會需要、面向人民群眾新期待,勇挑重擔、創新創造、攻堅克難,真正將人才動能轉化為發展效能。另一方面,在事業發展中鍛造人才、使用人才,激發其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志氣和骨氣。通過為人才提供機遇、搭建舞臺、厚植沃土,點燃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引擎”,引領廣大人才更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自覺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增強環境引力。黨管人才,要把服務人才成長作為重要職責,筑牢“人往高處走”的“高處”。環境之于人才,恰如土壤之于種子。體制活、環境優,則人才聚、事業興。要越“管”越“活”,就必須堅持服務導向、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增強服務實效,努力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社會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工作環境,待遇適當、后顧無憂的生活環境,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于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從而讓人才如魚得水、茁壯成長。
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廣大人才將人生出彩匯入民族復興洪流,正壯大著國家興旺發達的中堅力量,播種著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