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泗連
有人曾說:快樂是件奇怪的東西,絕不因為你分給別人而減少。有時你分給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民間故事《漏》,學習如何把一個故事復述給其他朋友聽,學會講故事的方法,也是學會了分享快樂的方法。
第一步,初讀課文,理清故事結構,分清故事中出現的人物。
根據課后練習的提示,先初讀課文,了解故事中的角色,體會故事的趣味。可見,要復述這個故事,先要知道故事中有幾個角色。
《漏》這篇故事中有老公
公,老婆婆,一頭驢,一只虎,一個賊這五個角色。同時,整個故事中,最有趣的就是那個隱藏的、不曾出現的、卻是真正主角的“漏”。分清角色,我們就完成了學習復述的第一步。
第二步,把握關鍵詞,梳理人物移動的位置,串聯段落大意。
借助示意圖和文字提示,按照地點變化的順序,復述這個故事。一開始,故事發生在房子周圍;之后發生在逃跑的路上;然后就遇到歪脖老樹。這是一棵很重要的樹,也是故事的“分水嶺”。圍繞著這棵樹,老虎和賊先是分開逃跑,之后再碰到一起,一同滾落山坡,故事也由此進入高潮。最后,故事情境回環到房子里,老公公和老婆婆依然在談論“漏”。
屋子,路途,老樹,山坡,屋子,這五個地點的變化就是故事發展的順序。梳理好順序,就能理清故事的脈絡,再次為復述做好準備。
第三步,了解角色,理清順序,找到故事中的規律點。
故事發生的地點不同,每個地點都可以看作是故事的“節點”。如果能在每個節點上找到規律,就可以化難為易。而這個故事的情節推演,就有著顯見的規律:
規律一:互相指認對方為“漏”。即老虎認為賊是“漏”;賊認為老虎是“漏”。
規律二:老虎總是在下位;賊總是在上位。例如,在屋子的時候,老虎在驢圈里,而賊則在屋頂;逃跑的時候,老虎在路上跑,賊則在老虎背上;遇到歪脖老樹,老虎是在樹跟前歪著身子,賊則是躥上樹。
復述時,只要記住地點的變化,并在每次變化時,都依據“規律”來進行復述,就簡單多了。
用自己的語言把很長的故事連綴起來,就好像串聯起了一個個跳躍的音符,不但故事完整連貫,還富有美的享受。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覺得如何呢?
方法延伸
復述的方法
1.畫圖復述。就是將課文的主要內容畫成圖,再根據圖復述出來。
2.列提綱復述,又叫小標題復述。就是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列成提綱或寫成小標題,再按照所列的提綱或小標題進行復述。
3.抓關鍵詞復述。即抓住一段話或一篇文章里關鍵性的詞語進行復述。在復述課文段落時,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4.表格梳理。有的課文內容較多較復雜,在復述時可以采用畫表格的方式,先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復述,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