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2021年5月9日,英國蘇格蘭民族黨連續第4次贏得議會多數席位,黨魁斯特金留任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
近日,英國地方選舉落下帷幕。此次選舉被譽為“超級星期四”,產生新一屆威爾士和蘇格蘭地方議會,并選出英格蘭地區100多個市鎮議會5000多名議員及13個城市市長。由于這是英國正式脫歐、新冠疫情暴發后第一次全國性選舉,因此具有重要風向標意味,結果也格外令人關注。總的來看,此次選舉顯示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在英國南北截然不同的境遇。在英格蘭,保守黨得以鞏固2019年大選以來的優勢地位,但在蘇格蘭,選民繼續支持蘇格蘭民族黨,這將對保守黨政府發起嚴峻挑戰。
在英格蘭地區,保守黨新拿下13個市鎮議會,增加了235位保守黨籍市鎮議員,表明英格蘭選民對約翰遜兩年的執政總體滿意。而保守黨在哈特爾普爾下院議員補選、蒂斯河谷市長等傳統工黨支持區的獲勝則更有象征意義,標志著保守黨得以延續2019年大選的勢頭,挺進傳統工黨的“心臟地帶”。
如何解釋保守黨在英格蘭的春風得意?盡管疫情對英國經濟沖擊巨大,且脫歐后遺癥將持續顯現,而首相約翰遜近期又卷入“裝修門”等爭議事件,但宏觀經濟形勢和負面新聞并未影響保守黨在英格蘭地區的選情,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發揮作用。
首先是“疫苗紅利”。英國抗疫表現糟糕,死亡病例超過12萬人,是歐洲疫情最嚴重地區,其間政府失誤和失職受到廣泛批評。2020年4月開始,約翰遜的民意支持率一路下滑,一度低于在野黨領袖斯塔默,但2020年底開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項目為其扳回一城。相比歐洲大陸疫苗接種狀況頻發,英國倒顯得果斷高效,民眾對政府信心回升。
其次,脫歐持續發揮影響。此次保守黨在英格蘭東北部地區站穩腳跟,仍是受惠于脫歐影響。這些地區均在2016年公投中高比例支持脫歐,此后獨立黨在該地區獲得相當多支持。約翰遜上任后,扛起硬脫歐大旗,成功完成脫歐,使地區選民滿意。有研究表明,獨立黨選票大部分投給保守黨,脫歐立場對英國政治生態的影響仍在繼續。
最后,約翰遜政府的政策宣誓也給予選民較大期待。盡管保守黨已連續執政11年,但約翰遜政府做出了明顯的政策創新,通過創造有活力的全新政府形象淡化了民眾“審美疲勞”。在政策上偏離保守黨經濟自由主義教科書,放棄緊縮計劃,加大政府干預,將拉動落后地區發展作為重點施政目標,使選民對其政策抱有較大期待。
相比英格蘭,蘇格蘭形勢將讓約翰遜無法輕松。蘇格蘭民族黨在此次選舉中再獲勝利,雖以一席之差未能獲得絕對多數65席,但仍在蘇格蘭議會保持絕對優勢。蘇格蘭民族黨繼續維持強勢地位,這一結果并不令人意外。
首先,聯合主義政黨邊緣化、民族主義政黨主流化已成蘇格蘭政治的基本面,此次選舉是多年趨勢的延續。自1999年蘇格蘭議會創立以來,蘇格蘭民族黨從一個抗議型政黨轉型,逐漸搶占了傳統政黨的政治空間。2007年蘇格蘭民族黨首次執掌蘇格蘭地方政府,使務實執政和民族主義主張有機結合、互相借重。2010年以來,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地區每次選舉中均保持了第一大黨局面,牢固把控蘇格蘭地方政治。而聯合主義的保守黨與工黨則江河日下,難守陣地。
其次,英國脫歐為蘇格蘭民族黨帶來絕佳機會,加劇南北政治分化。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蘇格蘭以62%比38%的比例支持留在歐盟,與英國其他地區做出的選擇截然不同,這為蘇格蘭民族黨再提獨立提供絕佳機會。蘇格蘭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在脫歐與否、脫歐路線以及脫歐后權能回歸方式等問題上針鋒相對,蘇格蘭民族黨批評保守黨忽視蘇格蘭民主權益和切身利益,將不受歡迎的政策強加給蘇格蘭。蘇格蘭獨立議題再起,南北政治隔閡愈加深刻。
最后,疫情也鞏固了蘇格蘭民族黨和領導人斯特金的聲譽。疫情期間,蘇格蘭政府利用其在公共健康領域的獨立權限,推行了有別于英格蘭的更審慎嚴格的防疫政策,與民眾保持良好溝通,贏得蘇格蘭民眾認可。這讓蘇格蘭民族黨得以再次證明其執政能力。
2017年以來蘇格蘭民族黨已經以多種形式表達二次獨立公投的愿望,此次選舉將被蘇格蘭民族黨解讀為更有力的“民意授權”,第二次獨立公投導火索正式點燃。
對于約翰遜政府來說,英國南北截然不同的政情代表不同類型的挑戰,且均是長期博弈,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在英格蘭地區,保守黨面臨的主要是治理挑戰。保守黨得以攻入工黨“心臟地帶”——傳統工業區,但這些勝利決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2019年大選后,約翰遜就清醒指出“這只是借來的選票”。如果說,幾年前民眾對現狀不滿可以找到脫歐這一出氣口,脫歐之后任何政治勢力都很難再轉移視線,掩蓋英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構性問題。約翰遜政府提出的“振興落后地區”是正視問題的表現,但說易行難。解決技能、生產力、基礎設施投資等經濟結構性問題絕非一日之功,也不能靠喊喊標語就實現。當前,保守黨對這些地區的政策和資金傾斜以及發出的其他積極信息均為其爭取了一定民心和耐心,但最終考驗政府的仍是應對結構性問題的實際進展。
而在蘇格蘭,保守黨面臨更緊迫的政治挑戰和更深刻的憲政危機。一方面,圍繞二次獨立公投,中央政府和蘇格蘭將直接公開博弈。約翰遜政府有籌碼,但沒有王牌。根據《蘇格蘭法案》,合法的公投需要中央政府授權,因此約翰遜可以用緩兵之計拖延,但這也有風險。因為在英國的政治語境下,“選舉賦予了蘇格蘭舉行公投的合法性”這一說法并非毫無根據,而英國管理蘇格蘭的不成文原則仍是要順應民意。約翰遜政府既要抵擋蘇格蘭民族黨的各類攻勢,盡量拖延二次獨立公投的舉行,又要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尊重蘇格蘭民意,避免為民族主義者送上更多子彈,這需要極大的政治技巧。
另一方面,無論二次公投舉行與否,維護聯合王國統一的任務已十分緊迫。聯合王國的傳統紐帶——新教認同、帝國歷史以及福利制度已逐漸失效,上世紀末的放權改革非但沒有扼制民族主義,反而成為其合法追求分離的平臺。近年來后知后覺的中央政府終于開始思考聯合王國統一問題,約翰遜上臺后也在機構設置、資金投入以及宣傳工作上有所動作,但是相比問題的長期性和結構性,這些努力仍顯得微不足道。約翰遜政府能否對維護聯合王國統一發揮正面作用,這是對一個合格領袖和政府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