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 彭洪林 高新章 陳顯 吳林庭 陳金良

摘 要: 宜昌三峽大老嶺保護區辦公室發現灰腹綠蛇,該發現豐富了灰腹綠蛇的分布地,進一步證明湖北地區有繁殖種群。
關鍵詞: 灰腹綠蛇;分布地;種群
中圖分類號:Q9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020(2021)01-0089-02
Rhadinophis frenatus was Found in Dalaoling Nature Reserve in Three Gorges in Yichang
Tan Yan Peng Honglin Gao Xinzhang Chen Xian Wu Linting Chen Jinliang*
(Th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Dalaoling Nature Reserve in Three Gorges in Yichang,Yichang,Hubei China 443000)
Abstract: One Rhadinophis frenatus was found in the office of Dalaoling Nature Reserve in Three Gorges in Yichang.The discovery enriched the distribution and even proved the breeding population of this species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Rhadinophis frenatus;Location of distribution;Species
灰腹綠蛇Rhadinophis frenatus隸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Chordata爬行綱Reptilia有鱗目Squamata蛇亞目Serpentes游蛇科Colubridae綠蛇屬Rhadinophis[1]?;腋咕G蛇原名灰腹綠錦蛇,原隸屬錦蛇屬,其在分類學上應歸為哪個屬尚存在爭議,目前國內學者[2]認可的為綠蛇屬,即Burbrink和Lawson于2007年通過分子系統學研究證實灰腹綠蛇與錦蛇屬其他物種在系統進化樹中分支較遠,與綠蛇形成單獨分支,因此應歸入綠蛇屬?!吨袊鴦游镏尽酚涊d灰腹綠蛇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國外分布于印度、越南[3]。近年新增分布地湖北[4]、陜西[5]。
1 材料與方法
2020年6月10日,大老嶺工作人員在大老嶺保護區新宮(31°02′45.41″N,110°56′58.35″E,海拔1 267.9 m;31°02′45.40″N,110°56′58.31″E,海拔1 265 m)發現了灰腹綠蛇,其中一條在辦公室內(圖1-3),工作人員拍照錄像后放生;另一條在與地面垂直距離為3~4 m的電線上(圖1-1)。
2 形態特征
兩條蛇長度約100~120 cm,全身翠綠色,腹部淡黃綠色,腹鱗兩側有側棱,吻部較長,眼睛大而圓,瞳孔圓形、黑色,無頰窩,無頰鱗,頭左右兩側各有一黑色帶紋自鼻孔經過眼部延伸至頜角,頭部近頂鱗溝左右各有三個鱗片或邊緣有黑色斑紋(圖1-1)。
3 生境描述
保護區時值草木繁茂、雨水充沛的時節,在電線上的灰腹綠蛇的小生境為人工林,周圍的優勢樹種為水杉、落葉松和雜灌木,電線下面有小溪溝,溝邊石堆較多。
4 討論
此外,宜昌三峽大老嶺自然保護區于2017年至今在保護區境內之之拐、大石包、崔家灣等地公路上、樹枝上和林地上(海拔為1280~1500 m)發現灰腹綠蛇(圖1-2,4),雖部分保存有圖片,當時誤認為是別的種類未進行報道,由于缺乏相關設備也沒有制作標本。
宜昌三峽大老嶺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北宜昌夷陵區境內,西陵峽北岸,毗鄰興山縣、秭歸縣,屬于中亞熱帶北緣-暖溫帶南緣氣候類型,為中亞熱帶北緣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內地形多樣,5萬多畝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植被具有多樣性特征,保護區自實施天保工程以來,人為干擾較少,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保護區境內不同年度不同地點多次發現了灰腹綠蛇,成體、幼體皆有,且發現地地理位置為5 000 m范圍內、海拔高度相差不大,表明灰腹綠蛇在大老嶺保護區境內存在一定種群,且生存繁殖穩定。崔繼法報道灰腹綠蛇發現地點興山縣[4]與大老嶺保護區毗鄰,氣候類型相差較小,生境相近,表明灰腹綠蛇在大老嶺至興山片區屬自然分布,有繁殖種群。本報道再次證明灰腹綠蛇分布于湖北境內,有利于大老嶺保護區本底動物資源調查,也為該物種的生物地理提供了資料。
參考文獻
[1]Burbrink FT,Lawson R.How and when did Old World ratsnakes disperse into the New World [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07,43(1):173-189.
[2]蔡波,王躍招,陳躍英,等.中國爬行綱動物分類厘定[J].生物多樣性,2015,23(3):365-382.
[3]趙爾宓,黃美華,宗愉,等.中國動物志(爬行綱 第三卷 有鱗目蛇亞目)[M].北京:科學出版社,146-149.
[4]崔繼法,吉晟男,王志先,等.湖北省發現灰腹綠蛇[J].動物學雜志,2018,53(4):664-667.
[5]黃汝怡,彭麗芳,黃松.陜西省發現灰腹綠蛇[J].動物學雜志,2019,54(5):771-772.
(責任編輯:鄭京津)
收稿日期:2020-06-18
作者簡介:譚艷,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保護學,資源微生物。
陳金良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