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一璞
習近平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習近平將偉大成就的光榮歸于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次大會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奮斗與光榮。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向世界作出了五個“莊嚴宣告”,清晰梳理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進行的接續奮斗,準確闡釋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給中國、給人民、給世界帶來的“三個深刻改變”,深刻總結了偉大的建黨精神這一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科學解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和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這三個重要歷史命題之間的辯證關系,明確提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九個“必須”堅持的行動指南,號召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2021年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
習近平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一篇光榮莊嚴的宣告書。“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實現小康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表征,蘊含著古今相通的人文關懷,閃耀著人本主義的民族光輝,是中國人民的千年夢想。“足寒傷心,民寒傷國”。貧困始終是困擾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頑疾,百年黨史亦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意氣風發,與貧困作斗爭的歷史。經過長期艱辛探索,中國終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小康建設道路。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將偉大成就的光榮歸于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拓展了世界各國社會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百年來的歷史書寫了黨帶領中國人民斗爭、建設、發展與創造的波瀾壯闊的社會圖景,是黨帶領中國人民久久為功的接續努力。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有著不同的階段性奮斗目標與行動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從四個階段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的艱苦努力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并作出了四個莊嚴宣告:
在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莊嚴宣告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莊嚴宣告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戰勝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莊嚴宣告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明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莊嚴宣告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五個“莊嚴宣告”,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實現民族復興的決心與志氣,不畏強權、獨立自主發展的信心與骨氣,守正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恒心與底氣。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與清醒劑。習近平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將百年黨史中最精華、最科學、最鮮活的部分呈現給人民,是一篇充滿馬克思主義科學光輝的理論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科學解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和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這三個重要歷史命題之間的辯證關系,即“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為擺脫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悲慘境地所進行的救亡圖存,以事實說明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才能給予中華民族覺醒的力量和思想的武裝,只有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百年前,秀水泱泱中飄蕩著小小紅船,紅船上誕生了一個新生的政黨。一百年間,這個從新生到成熟的政黨,始終保持著朝氣蓬勃的面貌,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指導思想是政黨的精神旗幟,“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正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準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無產階級所矢志堅持的人民立場,才引得無數中國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們以黨的綱領為奮斗目標,以黨的宗旨為行動準則,信仰真理,走向光明。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九死未悔;受酷刑,遭折磨,他們毫不懼色、絕不退縮。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切懷念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為中國共產黨建立、鞏固、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一輩革命家,為建立、捍衛、建設新中國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近代以來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頑強奮斗的所有仁人志士。在他們身上,黨的歷史是如此鮮活。在他們身上,黨的精神是如此生動。在他們身上,黨的奮斗是如此壯麗。
百年黨史既是偉大的社會革命發展史,也是偉大精神的鍛造史。“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國家、民族與人民的寶貴財富,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之源,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青春正好,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為內涵的偉大建黨精神,并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形成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根與魂。我們應該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根脈,串聯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完整體系,將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集成并發揚光大。
習近平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一篇誠摯殷切的行動指南與號召書。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踏實走好腳下路,奮勇開創新未來。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九個方面做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九大行動指南,既解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為何能夠成功,又揭示了未來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歷史的經驗,更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人民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根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人民力量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依靠。人民就是大地,黨是大樹,唯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種血肉聯系,魚水情深,是任何勢力都無法分割的。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是保衛紅色江山、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柱石,也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同時,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應對好自身在各個歷史時期面臨的風險考驗,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
全面小康已經建成,中國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奮斗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這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的新時代里,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青年提出殷切期盼。他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體中國共產黨員提出光榮號召,號召全體黨員以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為榮,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向人民,向歷史繼續交出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