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2013年,沈陽市大東區白塔小學參與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師生邊學邊做,邊反思邊提高,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平臺中提升了能力,收獲了成長。
一、教師是語文主題學習的領路人
教師是語文課程的實施者,學校通過五項行動推進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實驗初期,我們首先力求轉變教師的觀念,讓教師認同主題學習實驗。學校積極搭建學習和討論平臺,邀請語文教研員來校進行專題培訓,讓教師理解實驗理念,了解操作方法,迅速投入到實踐中。
(一)專業引領
學校組織教師培訓活動,派送教學骨干外出“取經”。我們曾先后派出十余名語文骨干教師到濰坊、林州、北京、赤峰、諸城、海南等地學習和交流,回校后請外出學習的教師開設教研論壇,實施二次自主培訓,在學習、體驗、引領、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學校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由沈陽市首席教師張曉巍主任和沈陽市名師夏君代為項目負責人,大東區名師趙溦、孫春紅等組成骨干聯盟,全體語文教師組成實驗團隊,定期開展研修活動,研發課型、推廣經驗,組織編纂《課文與叢書配套指南》,制定了單元整體推進策略。
(二)學科建模
學校梳理語文主題學習幾大課型的課堂教學流程,結合學情,實驗團隊的教師積極研討、群策群力,繼“1+X閱讀課”后陸續整理出單元預習課、單元導讀課、集中識字課、略讀拓展課、單元復習課等六大常規課型模式,幫助教師掌握常規課型的授課方法。
(三)評價驅動
學校積極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優秀教師”和“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整體推進優秀團隊”評選活動,將實驗開展的情況作為教師技能考核的指標之一。
二、學生成為語文主題學習的行路人
在語文主題學習模式下,學校培養學生“四愛”(愛語文、愛讀書、愛寫作、愛生活)、“四能”(能聽、能說、能讀、能寫),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讀——博觀而約取
學校借助語文主題學習平臺,加強學生課內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通過對語文主題叢書的課前預讀、課上品讀、課后展讀三步讀法,訓練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通過“親子讀叢書”朗讀展示,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學校還將叢書閱讀融入到各年級表現性評價中,以評價促學習。
學校還經常組織開展“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系列讀書活動。給學生“優美讀”“悟法讀”“體驗讀”的空間。學校倡導“入情入心”的朗讀,開展美文朗讀活動。通過“為你引讀(教師)”“為您朗讀(學生)”“為愛伴讀(親子)”三個層面的美讀活動,讓朗讀激發情感,實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功能。學校開發和利用校外資源,與豫瓏城內的大象書店合作,教師經常帶領學生去書店開展活動:讀書、上讀書課、假期進行小導購實踐、易書活動等,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書為友。
(二)誦——厚積而薄發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讓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啟迪智慧。學校堅持每天開設“晨誦、午讀”微型課程,日積月累地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熏陶。學校梳理了6個年級的《誦讀計劃》,計劃中包含全部小學、初中必背篇目,配以《弟子規》、成語接龍等。堅持誦讀的孩子在這6年中會積累豐厚的文學素養,為未來的語文學習與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寫——發現而表達
學校定期開展寫作創作活動。低年級開展漢字起源、生活中識字、精華摘抄、古詩配畫、課文插圖畫等活動,將識字與興趣培養作為重點。中年級開展口語日記、創意日記、叢書讀書筆記等活動,讓學生行走在小段寫作的快樂中。高年級進行深呼吸作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系列等,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讓讀書與認知同步,才是打開世界大門的最佳方式。學校開展研學活動,讓孩子真實、立體地揣摩書本、認識世界。比如,學校以“白塔”為話題,讓學生尋找學校百年的記憶,帶學生走入汗王宮、豫親王府,探尋三百年前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帶著思考去讀書、發現、再讀書、再發現,在這一過程中長知識、長見識,獲得更豐厚的人生感悟。
三、師生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中共同成長
經過幾年的語文主題學習實踐,學校欣喜地看到了師生的共同成長和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教師的成長
教師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們主動、積極地研究,教研氛圍比以前濃郁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了較大的轉變,教學能力逐步提升。近幾年,學校涌現出一批語文骨干教師,夏君代、趙溦、范嘉容等教師在區、市、省乃至全國語文主題學習的賽場上展示了優秀成果。夏君代老師在2017年全國語文主題學習大賽中榮獲現場課特等獎;趙溦老師曾多次在省、市語文主題學習教研活動中開展經驗交流及業務培訓。
教師的成長帶來了課堂的改變。隨著六大課型的逐步推進,語文課堂教學對“四愛”“四能”的指向性更強,語文課堂更寬、更廣、更厚。
(二)學生的收獲
經過幾年的熏陶,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的提升,學生喜歡語文課、喜歡閱讀、喜歡寫作。中高年語文成績在歷屆市、區質量監測中優勢明顯,在沈陽市兩屆校園朗讀比賽、“詩與遠方”詩詞比賽、“絲路春光”征文大賽中獲得佳績,累計獲獎達到幾百余人次。多名學生的優秀作文被媒體刊登。我校的王思潼同學獲得了2018年遼寧省朗讀大賽特等獎;2020年第四屆“書聲滿校園朗誦大會”季軍。
濃郁的教研氛圍也帶動了其他學科的教師,集體教研、讀書、實踐、反思已悄然成為學校管理與教學的常態。學校多次承辦語文主題學習現場交流會:2015年承辦大東區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交流研討會;2016年第十屆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東北區實驗觀摩會之校園文化參觀活動也在我校舉行;2018年,我校在大東區學科巡展中了展示語文主題學習成果,為區域實驗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啟迪。以會議為平臺的學科教學交流提升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品質,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更增強了學校踐行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自信。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真正立足于閱讀,它培養了孩子,改變了教師,激活了課堂,提升了學校品質。它讓人心懷夢想、富有擔當;它滋養生命,讓師生蓬勃向上。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教師也成為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學校深感肩上的責任之重。學校要將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深耕細作、追求品質,為孩子們愛上語文、愛上中華文化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李晶)